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灌南

方言民俗

日期:2025-01-13

来源:灌南县

浏览次数:

选择阅读字体:[ ]

【方言】 灌南方言属江淮方言。境内曾分属古海州、涟水,方言也大致分为南北两片。其间有一条江淮官话区洪巢片内部划分的小区方言同言线:东起堆沟港镇、田楼镇,中经三口镇、新安镇,西经涟水县高沟镇向西南延伸。同言线以北接近古海州音,与中原官话相近,其语音特征为:平卷舌都念做卷舌,后鼻音往往读成前鼻音,阴平是曲折调214,阳平是高升调35,上声是高降调41 或42,去声是高平调55,无儿化韵,尤以汤沟、孟兴庄两地一带最为典型,这一片方言进一步向中原话靠拢。同言线以南原属涟水县,其语音特征是,平卷舌都念做平舌,后鼻音也往往念成前鼻音,阴平是低降调21或31,阳平是高升调35,上声是曲折调212,去声是高平调55,有儿化韵。县城新安镇(史属海州)话正好处于古海州话和古涟水话的中间地带,其特点是:没有平舌音,入声不易读准,后鼻音也往往念成前鼻音,而词汇、俗语等则南北兼而有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趋于讲普通话,一些方言俗语慢慢地被普通话所取代,有相当一部分方言俗语使用频率很低或不用,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活泼的方言俗语仍在广泛运用。

【民风民俗】 灌南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地处江淮、齐鲁之间,吴越文化和齐鲁文化在此交汇,又因儒家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南北文化在此交融渗透,故而形成了文化和风俗的多元性,风土民情和岁时习俗,既具中华传统,又具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全县民风民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陈规陋习逐步被新的礼仪和生活习俗所取代,地方习俗渐趋大同。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婚嫁有催妆、迎亲、闹房、送房、回门、会亲等习俗;生育及寿诞有满月、百日、周岁、十岁、二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等喜宴习俗;丧葬有设灵堂、守灵、哀奏、挂铭旌、送葬等习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不断普及、现代文化的丰富多彩,人们在服饰、饮食、宅居、休闲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明城市和卫生县城的创建,更使城市形象和居民的文明素养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