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上墙 村务监督阳光
田楼镇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近日,笔者来到灌南县田楼镇三兴社区,只见社区里小区墙壁上,都挂着以廉政警句、廉政格言、廉政漫画为内容的标牌,形成了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田楼镇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弘扬了正气、树立了新风。
敲廉政教育“警示钟”,力促廉政文化进农村。去年,该镇在三兴社区建成了全镇第一个农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每年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6次,通过组织各村村居、机关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结合典型案例,认真开展讨论,深刻汲取教训,真正做到了关口前移、警钟长鸣,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筑牢了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浦东村党支部书记参观完警示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真是为我们农村干部办了一个好学校啊!”同时,该街道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技惠农短信平台和群众文艺演出等为载体,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将廉政教育不断向村组延伸,在广大农村力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新风尚。
紧财务管理“安全阀”,切实规范农村干部用钱行为。该镇依托农经服务中心,成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实行了“三资代理”制,给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对各村的“三资”实行代理服务,取消了村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三资”报账工作。取消了村级账户,在代理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的银行账户,按“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从单纯的资金管理延伸到资产资源管理。同时积极建立农村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明晰资产产权,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规范农村财务收支审批,力促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配民主监督“反光镜”,积极开辟群众监督渠道。为进一步促进村务管理走上规范化,该镇在26个村(居)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群众选举产生,他们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依法行使监督职能。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立,使村干部行使职能、处理村务完全处于“阳光”之下,同时也使群众的意见建议得以采纳,在村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村民选我们当村务监督员,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大家。”大莽牛村村务监督员陈习文深有感触地说。今年,村里进行部分基础设施改造,由陈习文和几名老同志组成的监委会全程跟踪监理,不仅节约了成本的支出,而且提高了工程质量。村民们说:“有村务监督员监督把关,现在我们大家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