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60/2016-01159 信息分类: 其他, 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9-19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约4.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1%,涉及近五分之一家庭。今年以来,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求真务实,奋力开拓创新,…

同4.7万残疾人的心一起跳动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约4.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1%,涉及近五分之一家庭。今年以来,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求真务实,奋力开拓创新,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让残疾人残有所靠

    今年以来,县残联从改善民生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残疾人的生计问题。

    为缓解贫困残疾人的生活困难,按照省、市残联的有关要求,我县于8月初按照原标准、原人头对1848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并对1896名残疾人发放低保外重残救助金。建立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制度化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读期间补贴每人每年1000元和1500元,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读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和1500元的补贴。

    在新集镇开展残疾人之家试点建设工作,按标准、区域、项目、自我服务四个类型建设残疾人之家。其中,按照省级标准建设主动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生产、加工、服务项目的企业残疾人之家2个;按区域建设村域情况相近、地缘相近的村级残疾人之家4个;按项目划分建设文娱、康复服务内容为主的残疾人之家2个,在残疾人家庭建设自我服务型残疾人之家2个。对省级标准的新集镇残疾人之家投入资金17万元,对室内外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场所等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周边30名残疾人提供全托和日托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康复、劳动、工疗、农疗等。

    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让残疾人残有所强

    今年以来,县残联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残疾人健康问题。

    我县是“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过程中的“免除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药品材料费,补助往返交通费”的“四免费一补助”做法曾在全省推广。为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今年来,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198例,并建立医疗保险报销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手术定点医院让利一点的白内障手术全免费长效机制,确保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免费治疗一例。

    全面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试点工作,经过上门筛查、需求统计、入户评估,按照“上门摸底全覆盖、入户服务到个人”的工作要求,完成汤沟镇、李集乡、北陈集镇3个试点乡镇的辅具适配及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发放辅具1341件,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342户,回访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0—6周岁是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残疾儿童在这一时期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有效降低残疾程度。目前,我县残联共对283人次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此外,县残联还投入101.94万元用于完成县内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提档升级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工作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网络,加强专业工作队伍培训,组织开展精神病人调查确诊、治疗和建档立卡工作。对全县有服药需求的贫困精神病患者给予免费服药服务,救助精神病免费服药198人,救助重症精神病人免费住院治疗26人。

    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是英国籍犹太人嘉道理家族在我国投资实施的慈善项目,全国共有18个县实施该项目,我县是江苏省实施该项目的唯一县份。具体工作中,县残联以残疾人“全人发展观”为出发点,倡导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健康康复、生计发展、全纳教育、社会融合等方面综合服务的“大康复”理念,努力促进残疾人更好地回归社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5万元,其中嘉道理基金会投入205万元,县财政配套200万元。项目举办康复、生计支持、全纳教育、全人发展培训15期;为230名残疾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1200余次;在新安小学等5所小学开展全纳教育试点工作,实施坡道改造、厕所扶手、坐便器安装等校园无障碍改造,举办残健融合联欢活动5次,为44名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组建康复互助小组20个、生计支持小组10个,定期开展活动,以小组成员互助的形式,达到康复、就业等方面的目的。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让残疾人残有所为

    今年以来,县残联从抓实三项措施入手,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残疾人出路问题。

    一是全面开展用人单位残疾人就业年审,委托县地税局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完成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失业调查系统更新工作,依托残疾人自主创业点开展“点对点”培训,举办残疾人实用技能电动车修理、电子商务、配钥匙、补鞋培训班各1期;结合嘉道理社区康复合作项目举办生计培训4期,培训400余人次。输送6名盲人参加市盲人足疗培训班,为3家盲人按摩机构申请省经费补助,完成盲人按摩机构年审工作,结合助残日活动开展就业招聘会3期。二是通过集中安置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举办专场招聘会、鼓励自主创业等方法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为自主创业残疾人免费办理工商登记,对创业典型给予免费培训、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实物支持。三是按照省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原有的就业服务机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筹建残疾人培训就业中心,现已拟定建设方案,正在进行房屋装修改造。规划建设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要设有就业服务窗口、展能大厅、电商培训中心、职业能力测评、职业指导、创业孵化等功能,将为我县有就业、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从目前情况看,残疾人仍然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既贫又弱的特殊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残疾人工作仍然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县残联沈宽平理事长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县残联将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探索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机制、新途径,力争到2020年,全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广大残疾人与全县人民同步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