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灌南县发改委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五大发展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主基调,围绕“全面脱贫达小康”总目标,全面提升工作标杆,千方百计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一、经济指标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9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3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1.7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1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同比下降28.2%;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投资90.6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6元,同比增长7.9%;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6元,同比增长9.1%;实现外贸进出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83万美元,同比下降2573万美元。就发展现状来看,全县经济运行向好趋势明显,但向好基础不够牢。
从同比运行情况看,对照去年同期,11个考核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8个指标增幅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2个指标增幅由正转负;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外贸进出口等3个指标增速由负转正。
从环比运行情况看,对照二季度或8月份,11个考核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5个指标增幅扩大;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个指标增幅回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继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没有变化。
从目标完成情况看,对照市考核目标,11个考核指标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指标达到序时进度;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等10个指标未达序时进度。
(二)预计全年完成情况
就发展趋势来看,完成全年目标考核任务压力很大。具体来看,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投资指标能完成年度目标;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贸进出口等4个指标趋于平稳,预计基本完成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6个指标距离年度目标预期有较大差距,完成难度大。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从三次产业看,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服务业增势良好。
农业:平稳增长,设施农业稳步发展,三农保障支出不断扩大。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全县67.48万亩小麦实现亩产419.2公斤,总产28.3万吨。创建小麦万亩示范片11个,水稻千亩方15个,小麦万亩示范片攻关田亩产达刷新全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水稻生产已具丰产基础,预计实现平均亩产658公斤,较上年增产20余公斤。成功举办灌南县第一届优质稻米展销会。
设施农业稳步发展。1-9月份新增高效设施农业8710亩、设施葡萄2000亩,新建青刀豆生产出口基地2000亩、紫玉淮山药100亩,“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扩展至1.3万亩,创建市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4个。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市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香如食用菌成功实现上市。新增“三品”品牌38个。
三农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保障支出体量规模不断扩大,1-9月份累计支出4.8亿元,其中1.45亿元资金用于保障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灌河治理、灌北干渠拓浚、灌北灌区建设等10个水利重点工程建设;1.52亿元资金用于发放涉农补贴,共惠及项目55项、农户25.7万户;0.4亿元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等支农惠农项目。
工业:稳步回升,应税销售收入增幅扩大,重点行业发展格局稳定。
工业经济回升势头显著。1-9月份全县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7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月提高0.1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自4月份回归上行轨道,平稳回升,1-9月份实现89.1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回升进一步拉动地方财政,1-9月份工业实现地税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国税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0.0%(若剔除道博化工股权转让影响,实际增长19.1%)。
应税销售收入增幅进一步扩大。1-9月份全县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76.3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较1-8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1-9月份2家钢铁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拉低全县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6个百分点;除2家钢铁企业外,全县其他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化工行业增势强劲,1-9月份实现应税销售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0.3%。
重点行业发展格局稳定。化工、钢铁两个行业仍居主导地位,产值占全部工业的84.7%,1-9月份分别实现产值296.4、106.8亿元,增长10.4%、14.4%,分别拉动产值增长6.3、3个百分点。冶金、木材两个行业高位增长,对工业经济贡献显著,1-9月份分别实现增长29.6%、39.0%,对总产值的贡献率为5.4%、6.5%。酿酒行业受原料成本及自身发展约束,6、7、8、9月份分别下降1.4%、6.8%、10.0%、10.1%,降幅逐月增大。
服务业:增势良好,旅游业长足发展,房地产延续高位增长。
服务业增势良好。1-9月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1.7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较上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主要体现在物流运输、旅游等2个方面:1-9月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56万吨,内河港运行整体优于沿海港,实现增长8.3%。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1-9月份共接待游客51.0万人次,同比增长4.7%,实现旅游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5.9%。
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全县房市销售状况良好,共成交商品房4496套,同比增长69.7%,实现销售面积54.7万㎡,同比增长67.0%;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平稳,9月份全县城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3934元/㎡,略降1%。二手房交易市场总体平稳,9月份成交108套。全县房源供应充足,截止9月底,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135.5万㎡,同比增长31.0%。
(二)从三大驱动看,规模投资持续增长,消费市场小幅回落,对外贸易平稳增长。
规模投资持续增长。从增速看,规模以上投资呈波动式回升。得益于入库项目数增加、项目支撑力增强,投资指标自4月份浮出水面后,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尤其第三季度逐月回升,7、8、9月份分别实现增长12.6%、16.2%、18.1%,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再度增强,与其他县区差距逐步缩小。从支撑看,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进入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速,1-9月份实现投资90.6亿元,同比增长24.8%,占规模以上总投资的71.3%,拉动投资增长16.7个百分点,在四县区位次排名第一。从结构看,房地产投资成为服务业投资的重要支撑。1-9月份完成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较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对服务业投资的贡献率达87.5%。
消费市场小幅回落。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较上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从行业分类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等三个行业运行较好,分别实现增长48.2%、6.9%、7%,餐饮业下降9.2%。从地区分类看,城镇消费仍为主导,占全部消费的七成以上,1-9月份实现增长19.2%。从先行指标用电量看,1-9月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用电量3012.0、1027.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3%、26.8%。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从进出口数据看,6、7、8三个月进出口总额增幅稳定在±1%以内,9月份小幅回升实现2.5%增速,外贸进出口绝对数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分析,有宏观因素,化工、板材外需疲弱,订单不足,导致出口形势不佳;有中观因素,产品内外销售平台缺乏,板材行业货运物流不通畅;有微观因素,龙头企业体量规模小,产品缺乏竞争力。外资形势表现欠佳,1-9月份实际利用外资183万美元,连续4个月没有增量。
(三)从运行质量看,财税收入大幅回落,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企业增长面不断扩大。
财税收入大幅回落。1-9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同比减收7.7亿元,下降28.2%,降幅较上月扩大6.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6.4亿元,同比减收7.4亿元,下降31.0%,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3.6%。地税受营改增影响,失去“以票控税”手段,1-9月份减收8.3亿元,下降39.0%。国税得益于增值税划分比例调整,1-9月份增收1.1亿元,同比增长44.0%。
金融运行总体稳健。1-9月份,各项存贷款稳步增长,贷款增量同比大幅上升。截至9月末,全县存款余额175.9亿元,比年初增加29.0亿、同比多增9.7亿。贷款余额131.2亿元,比年初增加14.4亿元,同比多增8.7亿元。截止8月末,全县不良贷款余额1.6亿元,比年初增加0.1亿元,不良贷款率1.28%,比年初略降0.02个百分点,信贷资产总体风险可控。
企业增长面不断扩大。1-9月份16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90家企业实现增长,60家企业超全县平均水平,15家企业实现1倍以上增速。开发区、化工园区、金属加工区、船舶园区等四个园区产值规模占全县的98.9%,除船舶园区负增长外,其余3个园区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分别实现11.5%、14.5%、10.3%的增速,较上月提高2.4、0.4、0.4个百分点。
三、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思路
从全县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1-9月份我县经济运行态势基本稳定,部分指标出现积极变化,规模投资、规模工业投资、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的方向发展,房地产旅游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筑底蓄势态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深层次矛盾影响,我县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从指标运行看,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等多项指标增幅在全市排名末位;外贸进出口指标一直维持低位增长,尽管9月份小幅回升,但从全国外贸形势及我县进出口商品构成来看,完成3%增长的年度目标依然有难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持续走低,年内难以扭转颓势;实际利用外资指标4个月没有新增,从在手在谈项目情况看,四季度也难有较大突破;多项经济运行指标距年度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完成难度大。
二是从主要构成看,工业经济向好基础不牢。规模工业增加值指标回升缓慢,1-9月份实现9%的增速,仍低于考核目标和去年同期。7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负增长,占总数的46.4%,企业生产疲乏直接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同比持续下降,工业应税销售收入低位运行,这些关联指标对工业经济增长支撑乏力。加之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新增长点、主导产业市场好转不稳定,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不牢。
三是从重点项目看,项目推进仍存在诸多困难。18个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0.3亿元,1-9月份完成投资39.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7.5%,但全县重点产业项目推进仍存在各类问题:海迪化工、恒隆作物等化工项目因环评限制批复,目前进展较为缓慢;优化科技项目由于未开展地下水二级以上评价,项目环评未被受理;永凯化学、诚信集团用地手续欠缺,分别有42亩、600亩土地性质需要调整。企业投资方实力有限,投资信心不足,观望情绪重。
当前,全球经济总体上保持缓慢复苏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随着各项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实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从国家已经披露的9月份和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如工业、消费等趋稳回升的迹象是比较明显的,这些处于积极变化中的指标构成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重要支撑。从我县1-9月份发展实际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逐渐趋好,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等季度指标逐季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投资等月度指标呈波动性回升等,但财税收入、外资外贸等指标落后序时进度较多。从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看,钢铁、化工、酿酒均稳中有进,景气度不断回升。从龙头企业表现看,各类优势资源快速集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雏形。从单体企业投资强度看,实施“腾笼换凤”战略,采取倒逼机制,对投资强度小、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不大等类型企业进行兼并整合重组,确保单体企业投资强度不断扩大。从全县近期一些项目的签约、开工、投产情况看,重点在谈、签约项目数量有所增加,全县在谈、签约项目情况逐月好转,重点在建项目推进情况相对较好,这些都会对下一阶段全县经济运行形成利好因素。
总的来看,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运行总体会延续今年以来的平稳发展势头,部分指标增长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财政、外资等指标可能会持续下行,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还需要加大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四季度是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全县上下要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坚定不移地加大落实国家“供给侧改革补短板” 的实施力度,多措并举顶住下行压力,筑牢向好基础,提升质量效益。建议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督查为手段,敦促进展有序。跟踪11个主要经济指标、6个提质增效指标进度,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态势以及微观企业发展现状,测算预计全年指标完成情况,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查找差距,梳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跟踪18个市重点项目进度,落实建设进度月报制,重点敦促4个替换项目加快推进进度、1个未开工的上海航道局疏浚基地项目加快手续跑动,力争年内有突破。
(二)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指标。针对外贸指标,积极为外贸企业争取扶持发展资金,充分利用会展以及各类国际商会平台,为优势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针对财政指标,强化财源培植,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大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的财政和金融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壮大主体财源;针对外资指标,拓宽外资领域,以工业项目为主,大力推动一、三产利用外资,壮大引资增长点。
(三)以服务为抓手,稳固工业回升。工业经济仍是全县保增长的主要力量。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深化年”活动,继续做好企业的对接帮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一些效益不佳、经营不善重点工业企业止滑促增;积极支持化工、钢铁等优势产业技改升级、优化改造,保持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巩固工业经济向好的基本面。做好新增企业的申报入库工作,应入尽入,为全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以项目为主导,促进投资拉动。投资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以市级重点项目和县级重点项目为切入点,积极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部门协调和跟踪调度,按时间节点要求稳序推进项目建设,力促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围绕“招商引资突破年”目标,加大招商力度,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政府引导及扶持,力促项目落户。
(五)以计划为引领,谋划明年发展。充分摸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初步测算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增速以及支撑情况,梳理在谈在手重点项目,编排2017年续建、新建工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项目以及预计新增效益情况。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优培强企业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将其融入全年经济工作中,为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支撑,力促经济在上升区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