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届政府部门及2016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2年以来,县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一系列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水利服务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共完成水利工程投资18.1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8%和73.9%。先后获得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省文明标兵单位、省水资源管理先进集体、省水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省节水型先进单位等殊荣,连续五年获得市水利目标考核一等奖。主要特点和成效如下:
一是参与区域供水,服务民生需求。全力推进硕项湖备用水源建设,完成区域供水管网建设,建成覆盖11个乡镇和5个园区的供水管网,为全县80万群众将饮上高品质、深度净化的自来水做好准备。完成全县211座小水厂资产登记、产权确认和资产复核工作,加快推进资产评估、回购洽谈进程,为如期实现区域供水做好准备。在全市率先完成北六塘河饮用水源地省级达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通榆河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为田楼水厂的常态取水提供水源保证。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加大水利投入。抓好重点水利项目的规划、申报和立项工作,为全县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先后争取资金18.13亿元,实施灌河治理、小潮河闸拆建、灌北干渠拓浚、灌河入海口应急堤防加固、6条省级骨干河道治理、灌河险工段处理防护、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城市防洪提升等重点水利工程,共计疏浚(含新开挖)河道105.61km,堤防加固68.47km,岸坡防护58.313km,新建、拆建涵闸、涵洞219座,新建、改建灌溉泵站183座,新、拆建生产桥117座,渡槽229座,路涵415座,小沟以下建筑物13611座,新建砼防渗渠道377.32公里,新建混凝土道路118km,完成土方1346万方,建成高标准农田11.8万亩。
三是做好防汛防旱,维护社会安全。不断加强新沂河防洪、灌河防汛、盐西排涝和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加强信息、工程、人力体系建设,筑牢防汛抗洪工作的基础。制订科学的防洪抢险工作预案,强化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成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应急体系。加强防汛抗洪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和运用,搞好物资仓储、准备、调度、运送,及时满足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需要。储备块石12600立方米、砂石1200立方米,防浪布14万平米,木材30立方,编织袋52万条,流动强排机组30台套。积极做好汛前检查,争取省市资金近871万元用于病险涵闸维修及堤防加固。积极协调省市,及时调度水源、全面抢修涵闸机泵,适时启动小潮河闸、盐东控制工程纳潮引水,科学调度,为全县的粮食生产备足水源。五年中没有出现旱涝灾情。
四是直面发展难题,深化水利改革。完成省级河道管护确权划界、法制水利两项省级试点工作,如期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市率先完成2006年海堤达标工程验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地下水压采方案,推行“四个一”管理、计划限量取水制度,采取计划内用水基本水价征收和超计划阶梯征收水资源费的措施,增强水资源持续发展的能力。持续开展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从受理到办结全过程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以“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为统领,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努力争取项目投入,强化管理,突出民生水利建设。全年计划投入资金2.37亿元,继续实施灌河治理、海堤达标、灌北干渠拓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乡间彩虹等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法制水利、河长制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供水安全,努力提升水利保障能力,推动全县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重点工作安排
1.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实现民生水利的快速发展。一是投资3000万元,实施北陈集、张店、田楼、堆沟港4镇15村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砼衬砌渠道26.2公里,疏浚中小沟57.9公里;新建节制闸1座;新、改建灌溉泵站16座650千瓦;建设渠系配套建筑物1565座,建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二是计划投资8000万元,实施灌河治理续建工程,实施险工段防护15.6km,拆建穿堤水闸18座。三是投资968万元,实施灌北干渠拓浚续建工程,完成东门闸站及9座生产桥,解决了河道淤积、跨河桥梁建筑物阻水严重的问题,确保灌北地区及临港产业园区工农业用水需求。四是投资1043万元,实施灌河险工段防护续建工程,进一步保护灌河沿线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五是投资1971万元实施灌河堤顶防汛道路工程,新建灌河堤顶防汛道路26.3千米,提高防汛抢险能力和工程管理水平。六是投资1200万元,实施2017年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疏浚县级河道8.1千米完成土方19万方;乡级河道29.5千米完成土方57.6万方;疏浚村庄河塘166条(座),完成土方82.7万方。七是投资1300万元,实施乡间彩虹工程,建设农桥120座。
2.以项目争取为重点,实现水利投入的持续增加。遵循“思路明确、需求准确、重点突出”的原则,在统筹谋划“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超前谋划全县水利发展和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投入,提高我县的水利的建设保障能力。继续做好中型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压采、中小河流治理及涵闸改造、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规划设计,力争北六塘河上游水系调整方案、盐西骨干河道治理、盐东控制工程改造纳入江苏省沂南地区排涝规划。
3.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实现水利效益的持续凸显。一是以改革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促使水利工程发挥效益最大化,提升水利服务发展的水平和保障能力。继续推进省级河道确权划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水价改革,巩固“河长制”管理。二是继续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强化取水、用水和节水管理,严格执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制度。开展地下水资源分层利用的研究工作,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和防洪影响评价工作,为全县的科学、快速和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三是继续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建立水政执法一站式服务体系,坚决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建立规范的水事秩序,切实保护我县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是狠抓项目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立足当前,抢抓时间,加强组织发动,精心部署安排,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一是强化约束。深度控制工期和投资计划下达,确保按时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农村水厂整合重组,实现城乡区域供水全覆盖。二是优化流程,提前准备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做到建设法人提前组建,建设人员提前介入,征迁矛盾提前协调,各个环节并联推进,环环紧扣有效衔接。三是加大督查。切实加大重点水利工程调度推进频次,通过月月查、处处到的方式,确保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督促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上足人力、机械和物料,加快施工进度,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二是狠抓安全生产,营造水利发展氛围。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网络,把“质量安全月活动”落实到工程生产的每一天,狠抓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与整改,确保人员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打造灌南水利“放心工程”、“精品工程”、“阳光工程”,维护灌南水利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三是狠抓行业管理,树立水利发展形象。通过强化管理,把全县水管资源牢牢抓在手上,坚持管好用好,管出效益。按照先易后难、分级负责、分批推进原则,有序推进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着力加大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做好病险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整改,对新建水利工程重点做好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和使用培训,确保防汛和供水安全。
四是狠抓考核落实,深入推进依法治水。统筹抓好立法、用法、执法,把依法治水工作落到实处。依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控,对北六塘河饮用水源保护区、通榆河饮用水源地等红线区域实行严格管控。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社区、灌区、学校等各类载体创建,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依法开展水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水事行为。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深入开展违章种植、无序养殖、私采乱建等三类违章行为,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切实加大水政执法队伍建设投入,加强小潮河闸水政执法基地建设,强化执法人员单兵装备,加强执法演练,提高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