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楼镇“村规民约”谱出和谐新曲
“过去,谁家有红白事情,全村的人都得跟着忙活,大操大办讲排场。特别是办丧事,一场丧事办下来至少花费近万元。自从提倡移风易俗以来,丧事简办,一场丧事至少节省五六千元,村民的负担减轻了。”11月21日上午,灌南县田楼镇七圩村党支部书记崔云兵对笔者说。
以前,在田楼镇七圩村,不管谁家有红白事大家都要随份子,主家再摆筵席。有时一个月送礼多则几千元,少则几百元。这样大操大办,不仅给村民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压力,也容易形成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有时甚至会由此引起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纠纷。
自从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移风易俗的新风吹到了田楼镇每个村民的心中,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慢慢有了变化。田楼镇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了“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活动,大力革除陈规陋习不正之风,弘扬厚养薄葬思想,积极倡导“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着力解决红白事大操大办和互相攀比等铺张浪费现象。
“过去,谁家要有了丧事,至少要办3天的葬礼,有的为了撑面子,还要请吹喇叭唱大戏等,花费少说也要几千元,给村民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振东村村民杨德宽一提到移风易俗这事儿,便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我们村青年结婚的,家里都大摆筵席,费时费力,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以来,如今,村里结婚的人家不再大摆酒席,一律改成大锅菜,在杜绝铺张浪费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乡亲间的感情。红白理事会成了村民的‘持家人’,邻里之间关系越来越好了。”崔云兵说道。
笔者了解到,为将移风易俗落到实处,田楼镇26个村(居)均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将移风易俗纳入各村《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纠正攀比心理、“面子”观念,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为移风易俗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