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幼儿园),局机关各科室: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的实施意见》(灌发〔2017〕6号)和《关于开展“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方案》(灌委〔2017〕20号)精神,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主题行动部署要求,确保教育系统主题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结合实际,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主题行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的意义
围绕“创新教育、精致学校、高效课堂、幸福师生”总体目标,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工作热情,推动工作落实,创优教育品牌。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局机关人员带头转变作风,履职尽责,提升服务学校和师生的水平,引导教干队伍转变办学理念,依法治校,强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展现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形成人人热爱教育事业、人人塑造教育形象、人人乐于奉献教育的良好局面,不断推进灌南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参与对象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师生、局机关人员。
三、行动内容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教育系统实际,选择切合主题行动的实践形式和活动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主题行动。在“四个层面”具体实施“四比四提升”行动计划。
(一)机关比作为,提升服务能力
1.以局机关各科室为主体,以“热爱灌南,我该怎么做”为问题切入点,开展自我剖析、集体讨论、民主评议、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大讨论。每名机关人员进行查摆剖析,撰写心得体会,制定改进措施,推进作风转变。
2.组织“热爱灌南大讨论”“我为灌南教育作贡献”征文评选活动,择优刊登在灌南教育、灌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并推荐上报县委宣传部汇编《热爱灌南大讨论优秀文集》。
3.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行共产党员模范岗,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增强机 关共产党员服务意识和能力。
4.开展“双进双促”强县富民活动,组织安排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及联系服务企业,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会办协调、帮扶慰问等形式,促进企业发展、农民致富。
5.定期召开教育现代化创建推进会,局党委集中听取局机关各科室推进情况汇报,明确创建目标,查找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6.设立“灌南发展讲坛”,适时利用机关周前会、固定学习日等,宣讲灌南人文、历史及取得的建设成就,不断激发热爱灌南、奉献家乡的情怀。
7.征集“我为灌南教育发展献一言”的金点子、好建议,集思广益,不断探索灌南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8.发掘灌南地方历史、掌故、传说、风物特产和革命斗争史,编辑一本《灌南人文知识读本》,作为各学校地方课程教材,增进广大师生热爱灌南的情感。
(二)学校比发展,提升教育内涵
1.以“热爱灌南,奉献教育,我该怎么做”为主题,开展集体讨论、自我剖析、分组辩论等多种形式的大讨论。学校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教干进行认真查摆,深入反思,谋划学校发展规划,转观念、强管理、有温度,以人为本,提升质量,进位争先。
2.组织“热爱灌南奉献教育大讨论”征文评选活动,择优将优秀文章上报教育系统主题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 向家长推送一份《创文明新风,做文明灌南人倡议书》,以此引领社会大众开展素质提升行动。
4. 利用好县博物馆、英雄广场、二郎神遗迹文化公园、硕项湖湿地等资源,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寻访、参观和游览等活动,让师生了解灌南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光芒闪耀的人文历史和引人自豪的建设历程。
5. 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生社团,弘扬家乡优秀民俗文化,引领学生了解、喜爱地方特色文化。
6. 组织师生开展“最美校园”摄影比赛,举办“最美校园”图片展,感受校园美,调动师生喜爱校园、留恋校园的热情。
7. 开展社会与家长满意学校星级评比活动,以此引导社会与家长关注学校、监督学校、评议学校、理解学校,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教师比奉献,提升职业情操
1. 以“美丽灌南、幸福教育”为主题,举行演讲、绘画、征文和摄影等比赛,增强教师热爱家乡、奉献教育的情感。
2. 开展青年教师“启航行动”、名师“领航行动”、班主任全员培训活动,更新思想观念,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 举办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开展“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热情和水平。
4. 举办学科教师优课竞赛“大比武”,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争做学科带头人。
5. 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选树优秀典型,成立“最美教师”宣讲团,展现“最美教师”潜心育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传递教育正能量,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6. 继续开展“铸师魂、强师能、正行风”活动,组织“师德师风大讨论”“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签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提高师德修养,积极争当人民满意教师。
(四)学生比素养,提升道德品质
1. 举办“我骄傲,我是灌南人”演讲、征文比赛,引导学生发现家乡变化的动人处和闪光点,感受灌南魅力和风采。
2. 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队会、团会、艺术周展演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家乡情结。
3. 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重阳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家风家教”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晒家风家规、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
4. 以“法制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青少年学生演讲、书法和手抄报等比赛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
5. 开展“八礼四仪”系列活动,举办“精彩仪式”评比,展示“八礼四仪”教育成果,让学生知晓礼仪、运用礼仪,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6. 开展“县歌”、“校歌”、“家乡歌谣”大家唱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喜爱校园的美好情感。
7. 开展“灌南县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让学生心中有标杆,学习有方向。
四、实施时间
“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主题行动计划从2017年初启动,按照三年实施计划,今年为集中推进阶段,确保取得明显成效。明年初进行总结完善,建立相关制度,列入今后的行动计划,逐步迈入常态化轨道。
五、组织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各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主题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基教科,于祥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学校(幼儿园)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行动落到实处。校长作为“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主题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班子成员和全体师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注重宣传引导。县教育局在灌南教育网开设主题行动专栏,各学校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电子屏、标语等,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大张旗鼓的宣传“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主题行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调动广大师生参与主题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与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灌南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报道主题行动开展情况,大力宣传主题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积极营造浓厚氛围。
(三)创新工作形式。县教育局把“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主题行动纳入学校综合考评。各学校要将主题行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相结合,统筹并带动各项工作开展,做到主题行动与开展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同时,各学校要结合本行动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制定符合实际的行动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并将方案和任务分解表上报教育系统主题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强化督查指导。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实行党委领导包片、科室负责人包校,并把主题行动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强化过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解决问题,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通过每周下发简报形式,对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实效突出的学校及个人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学校及有关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确保主题行动扎实推进,促进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任务分解表
灌南县教育局
2017年2月21日
灌南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7年2月2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