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完成省级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任务,高质量实现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以创建省级生态县和省级生态乡镇为目标,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巩固提升生态建设创建成果,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建设“强富美高”新灌南,努力开创全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二、创建目标
全面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确保2017年年底所有指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2018年3月通过省级生态乡镇技术评估,2018年6月创成省级生态乡镇。
三、主要任务
(一)确保创建指标全面达标。
生态乡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内容包括5项基本条件和18项建设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质量等诸多方面。各村、园区、镇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协调联动,全面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加快重点工程建设。2017年,生态乡镇创建要着力抓好十大重点工程建设。
1.污水处理设施保障运行工程。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提高污水收集率,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制定并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办法,做好污染源在线监控,加强出水水质监测,强化日常运行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
2.生态绿色创建工程。2017年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要求5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建成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 m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2017年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要求田楼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考核并获命名。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合理布局乡镇建成区功能分区布局,建设环境优良的居住小区,完善自来水、排水管网、道路、通讯设施、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医疗机构、适龄儿童入学、防洪等措施,做到街面道路平整、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水体无黑臭现象。强化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政策,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治理工程,粪便综合利用率≥95%。
4.生活垃圾长效管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垃圾清运、处置设施建设,规范垃圾中转站、压缩站、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模式,做到无暴露、无抛洒垃圾现象,乡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70%。
5.区域集中供水建设工程。巩固农村小水厂整合成果,进一步完善同源同价同质同服务制度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保护区内的违法设施和排污口,全面取缔通榆河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设施,确保全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区域性统一供水合格率达到100%。
6.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
7.医院“两废”处置工程。规范医疗废水和医疗危险废弃物管理,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废水排放达到卫生标准,医疗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8.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加快办理工业污染源的相关审批手续,实现省级生态乡镇的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率100%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执行率100%的要求。切实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清理取缔违法违规项目,集中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加强环境保护治理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企业的清理整合力度。确保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工业用水重复率≥50%等省级生态乡镇创建指标。
9.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完成PM2.5年均浓度下降任务,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强化工业废气、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污染专项整治,做好油气回收项目、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治理,强化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完成重点工业企业VOCs综合治理,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任务。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
10.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积极推广绿色农业、节水农业、清洁农业,培育优质稻米、时令葡萄等特色生态产业,壮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规模。
四、实施步骤
(一)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周密部署,全面发动(2017年3月)。乡镇制定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省级生态乡镇创建任务分解表、重点工作考核细则,细化责任,落实措施。
第二阶段:重点突破,整体推进(2017年4-5月)。突出抓好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运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长效管理、医院“两废”安全处置、创建氛围营造等重点工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督查,全面推进,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完成评估报告、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及指标完成情况说明的编写,制作创建宣传片、技术资料片和生态环保重点工程集锦,收集、分析、汇总创建台帐资料,并装订成册,按要求上报省、市、县环保部门。
第三阶段:组织申报,迎接考评(2017年5-9月)。做细准备工作,做浓舆论氛围,迎接省级生态乡镇技术评估和验收现场考核。各责任单位要巩固创建成果,打造创建亮点,查漏补缺,提升水平,确保顺利通过技术评估和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镇环保所负责创建任务分解、沟通协调、项目推进等具体工作,乡镇各部门要迅速成立创建机构,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二)强化责任落实。省级生态乡镇创建任务已纳入《田楼镇2017年度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分解表》。各村、园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间,要进一步落实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创建责任,要严格实行定人定责目标管理,确保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创建目标任务。
(三)强化宣传发动。要采取社会宣传、文化宣传、新闻宣传等多种手段,全面加强生态创建的舆论引导。镇环保所要制定生态乡镇创建宣传与氛围营造实施方案并抓好督查。各村和各有关部门要更新橱窗、宣传栏内容,要通过会议、培训、咨询、演出、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创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主要道路两侧、公交站台和人群集聚区要设置创建公益广告、宣传灯箱,主要建筑物要刷写创建墙体标语。镇新闻媒体要开辟创建专题专栏。单位户外液晶屏、公共场所电子屏要滚动播放创建滚动字幕,扩大受众面。同时,要多渠道做好对外宣传,扩大田楼生态创建影响力。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联席制度,定期研究创建工作,按季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着力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创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镇政府牵头,对创建工作按月进行督查,通报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各项工作。要出台配套的考核细则,并纳入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未完成创建任务的村、社区不得参与生态文明考核评先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