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楼镇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
工作打算
(2017年6月8日)
今年以来,田楼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布署,突出经济建设和环境打造两条主线,统筹推进“双进双促”、“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以及“双城同创”等主题行动,通过明责任,抓实干,实现各项工作高开高走,出新出彩。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5月份,累计完成财税收入 2773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328万元,地税完成44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1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4%、27.9%、19.7%。新引进万事兴环保科技、中天汽贸两个项目,其中注册资本2300万元的万事兴环保科技即将投产建设,中天汽贸已投入经营;新签约化妆品注塑包装项目1家;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2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01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完成工业增值税1006.62万元。
一是目标考核体系量化。强化镇村目标考核体系管理,将相关指标以目标责任状形式进行细化量化,便于各村、各单位对照实施。二是重点突破工业经济。全面打造灌南沿海产业中小企业园为主的镇域经济发展支撑点,实施园区环境出新、项目集聚、管理升级、效益提升四项工作。投入630万元,补植绿化面积41000㎡,新增林木21500㎡,实现园区绿化、硬化无缝衔接。投入3800万元,新建东区生活服务中心,西区集中办公中心、多层标准化厂房,职工健身休闲中心,园区环境整体实现出新。三是城建控违效果明显。组建控违办,抽调精干力量对全镇26个村(社区)实施分片管理,包村定人,跟踪考核;重视违建控制的同时,坚持疏堵结合,严格政府会办制,按规划实施,履行报批程序,先后会办5批次,解决362户急需建设主附房屋的实际问题,杜绝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违规行为。四是国省干道及经济薄弱村整治见实效。重抓204国道、新港大道、沿海高速等干道沿线环境整治,特别是新港大道沿线店招店牌及拆违出新,发放整改通告350多份,先后拆除不规范店招店牌160多个,拆除违章破旧建筑2150平方米;累计投入434.7万元,为经济薄弱村及重点村清理沟塘165个,挖土29万方;清理土石堆、杂物堆近1923吨;完成改圈改厕170个;墙体粉白出新16.2万平方米,树木粉白11.12万株;新增墙体画2400平方米;建成户前路13条,26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20亩。五是强力推进重点工程。204国道辅道征地基本结束,其中茂兴段路面施工接近尾声;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污水管网工程基本结束,预计6月底可试运行;合浦、小海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六是创新举措精准扶贫。按照先试点后普及的原则,在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中实施光伏发电项目,为精准脱贫夯实基础。头图、林丰等村已有180多户报名申请,有42户正式安装,开始收益。七是党建工作步入正轨。以党员活动日的正常开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每月10、20日党员活动不动摇,镇村联动,精选课件,常抓常新。八是信访维稳管防到位。实行班子成员包案制,信访重点人群提前做好稳控工作,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以及江苏发展大会等重点时段,没有发生一起去京赴省越级信访案件。九是统筹做好民生事业。振东小学教学楼主体完工;林丰小学、幼儿园主体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全镇普遍展开,已有45户完成屋面加固安装,开始收益。
二、存在问题分析
全力发展经济、改善环境的同时,我镇清醒认识到:加快田楼镇崛起振兴,打造名副其实的县城次中心,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财力不足,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抓税源、抓收入的水平不高;二是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对镇域发展规划研究不够深入。三是环境长效治理、农业结构调整、存量土地盘活、信访积案化解等基础、长远的工作还需花大力气、下真功夫,逐步有效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抬高标杆,加大力度,合力同心,创新实干,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推进田楼崛起争先。
一、抓规划,夯基础,精心描绘镇域发展蓝图。按照县城次中心和东北城区中心镇定位,尽快将也已修编好的镇区总规、控规和镇区改造提升方案提交给县规委会审议,,积极对接县融资平台,镇区国土部门支持,在启动镇政府北侧地块的同时,进一步盘活金河湾二期工程、原长茂卫生院地块、原204国道轧花厂地块和老地税局地块,对老204国道响水接线段和产业大道镇区段彻底进行环境改造,提升镇区品味与形象。
二、抓工业,增财税,形成镇域发展强劲支撑。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园提档升级,年内确保新增两家企业在西区投产;东区5万平方米厂房完工,并有企业进入兴业投资。积极做好轩海二期、晋光化工等技改项目实施推进工作。做好化妆品包装注塑项目入驻服务工作,实现工业经济质的提升。同时通过引进贸易物流等短平快项目,增强可用财力。
三、抓环境,促统筹,不断做靓做美镇村形象。把环境整治与“双城同创”、美丽乡村创建以及扶贫开发等工作统筹部署安排,精心组织调研,提前谋划2018年环境整治规划方案,为下一年度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保障。以小海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围绕村部、道路、污水设施以及沟塘整治提升和绿化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村域环境的综合治理,以点带面,促进镇村面上的整体提升。突出204国道与新港大道、沿海高速出入口与新港大道两个交汇节点的出新见亮,以摊点整治和交通秩序整顿为切入口,规划设置欢迎标语和宣传牌,刷新田楼镇对外形象。同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以及交通、财政等相关单位支持,将产业大道和原204国道镇区段绿化、人行道改造列入县重点工程,力争年内启动实施。
四、抓特色,扩规模,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坚持上下联动促流转。村级任务分解与镇集中联片相结合,因镇制宜,通过出台奖励政策,加快成片制土地流转步伐,村村抓,户户应,强力扩展农业适度经营规模;二是强化农业招商扩规模。主动与徐州、苏州等地农业龙头企业和客商对接,引进外地工商资本,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做好林丰、李二圩等村土地集中流转,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不低于3000亩;新增优质稻米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三是搭建电商平台全覆盖。密切协助阿里巴巴公司做好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工作,实现村淘全覆盖,利用电商平台阵地,将本地出产的葡萄、西瓜、优质大米和豆丹、龙虾等农产品上线销售,扩大知名度,形成田楼特色农产品品牌。
五、抓扶贫,定项目,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通过项目扶贫、党员干部结对、创业就业带动、政府兜底等方法,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确保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东盘全程农业机械化等项目实施步伐,年内安装光伏发电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确保达到100户;加快林丰、东盘两村村部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确保经济薄弱村如期脱贫。
六、抓组织、强队伍,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将“最美田楼人”评选等特色活动融入“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一是抓党建促工作。以量化有效型党组织建设为导向,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以每月10日、20日作为基层党建抓手,结合“双进双促”、“双城同创”、“两学一做”等活动以及“三会一课”,在全镇域开展大讨论,统筹推进,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员活动日、民主测评等工作,不走过场,追求实效。二是目标考核抓推进。严格按照“完全目标责任体系”要求,将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点信访难题量化细化,明确三套班分工,责任部门推进,分工干部联系各村,站所与村具体推进。组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进企业,在踏实干事创业中强党性、聚人心、促和谐。严格认真落实每日推进,每周通报,难题及时会办,把接收任务、分解目标、难题会办、督查考核四步工作推进机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促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三是难题会办保稳定。通过难题会办,主动靠前化解住房老户、拆迁安置、土地补偿等历史遗留和疑难问题,消除信访积案,促进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七、抓民生,办实事,尽职尽力推进社会保障。本着服务群众的原则,注重为民办实事、解民忧,以实招促发展。全面推进道路提档升级工作,全面推进七佑线、大莽牛中线等32条、70公里村组道路一事一议、农路提档升级等项目,解决道路破损、断头路等实际问题;全力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全新打造教育卫生形象。做好振东小学、林丰小学和幼儿园附属配套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卫生院全面启动居家养老以及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商会促发展、扶贫献爱心的作用,以“林丰一家人”等爱心公益组织为骨干载体,为老弱病残提供帮扶救助,以此推动社会养老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