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1-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及“双过半”建议
县发改委
(2017年6月16日)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产业强县、工业立县”的要求,以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加大难题会办力度为抓手,以提升产业层次、促进转型升级为引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挑战增多的形势下,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全县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1-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7.0%(季度数据);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7.3%(季度数据);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1.2%(季度数据);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亿元,同口径下降25.8%;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9元,同比增长8.4%(季度数据);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7元,同比增长9.1%(季度数据);实现外贸进出口1.0372亿美元,同比增长9.7%;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527万美元,同比增长7.34倍。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17.2%。
从环比运行看,6个非季度指标中,规上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投资、外贸进出口等3个指标持续向好,预计上半年能继续保持此增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进一步收窄,1-5月份比1-4月份收窄了9.1个百分点,基于去年5月全面营改增的低基数,预计上半年该指标降幅会继续收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受环保督察企业停产影响,增势趋缓;实际利用外资指标完成率低,5月份没有新增。
(二)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数与“双过半”形势分析
上半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同比增长7.9%左右;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2亿元,同比下降23.35%;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投资77.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0元,同比增长9.5%;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0元,同比增长9.7%;实现外贸进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5.7%;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达到序时进度。
就发展趋势来看,全县实现“双过半”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11个主要经济指标中,预计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5项指标能够完成“双过半”任务,与5月份预计相比,增加了实际利用外资这个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落后序时进度1个百分点以内,基本完成“双过半”任务;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等5项指标差距较大,难以完成“双过半”任务。
|
指 标 |
单位 |
1-5月份 |
2017年市考核目标 |
序时进度 |
上半年预计 完成情况 |
||
|
实际数 |
士% |
计划数 |
士% |
||||
|
1.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 |
亿元 |
63.18 |
7.0 |
|
9 |
落后2个百分点 |
难以完成 |
|
*2.服务业增加值 |
亿元 |
26.45 |
7.3 |
|
10 |
落后2.7个百分点 |
难以完成 |
|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59 |
7.3 |
|
10 |
落后2.7个百分点 |
难以完成 |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5.4 |
11.2 |
|
12 |
落后0.8个百分点 |
基本完成 |
|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 |
亿元 |
9.52 |
-25.8 |
|
8 |
落后33.8个百分点 |
难以完成 |
|
6.规上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80.4 |
23.5 |
|
12 |
完成 |
完成 |
|
7.规模以上工业投资 |
亿元 |
55.6 |
17.2 |
|
14 |
完成 |
完成 |
|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829 |
8.4 |
|
9.5 |
落后1.1个百分点 |
完成 |
|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5117 |
9.1 |
|
9.7 |
落后0.6个百分点 |
完成 |
|
10.外贸进出口 |
万美元 |
10372 |
9.7 |
|
8 |
完成 |
难以完成 |
|
11.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1527 |
增7.34倍 |
8500 |
|
缺口2015万美元 |
完成 |
*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个指标为人代会考核指标。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重点行业分化严重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1-5月份,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14.1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7.3%,与1-4月份持平。支撑性指标运行向好,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134.4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7909.9万元,同比增长94.5%;实现工业增值税3.5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企业所得税2.7亿元,同比增长76.3%。化工企业全面停产直接影响5月单月用电量下降15.3%,1-5月份累计完成工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
重点行业分化严重。钢铁行业形势转好,2家钢铁企业延续高增长态势,1-5月份实现产值200.7亿元,同比增长25.0%;实现入库税收0.84亿元,增长346.4%。化工行业受停产整改影响,5月单月实现产值11.7亿元,同比下降17.9%;但1-5月份累计产值仍实现15.2%的增长,实现入库税收4.12亿元,增长22.5%。冶金行业增速较快,1-5月份实现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63.8%。酿酒食品、板材、船舶等行业表现欠佳,1-5月份分别下降21.1%、16.6%、24.8%。
(二)投资规模持续扩张,项目招引稳步推进
投资规模持续扩张。1-5月份,全县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同比增长23.5%。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仍占主导,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17.2%,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53.6%。服务业投资占比增加,完成服务业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61.3%,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占五成,同比增长60.8%。1-6月份新增5000万以上入库项目38个,5000万以下入库项目95个,计划总投资124.65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上半年全县投资的稳定增长。
项目招引稳步推进。1-5月份,全县有在手招商项目信息56个,其中5月份新增1个。颐高互联网+创业园、馨而美家具、畅颌汽车零部件等24个纳入市级层面重点招商项目。全县新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98.1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超3亿元项目5个。全县新开工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9.98亿元,分别是江苏畅颌汽车零部件项目、江苏馨而美家具项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连云港奥恒制衣项目和连云港中井服智能井盖项目。
(三)限上消费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价微升量猛增
限上消费增长较快。1-5月份,全县预计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7亿元,同比增长19.7%。从行业数据看,四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零售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7%,批发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增长49%、14.9%、17.4%。从行业规模看,全县纳入限上贸易企业和大个体共117家,其中零售企业28家、零售大个体29家;零售单位占比为48.7%,近五成。
房地产市场价微升量猛增。房地产市场价微升量猛增,销售状况持续火热,1-5月份成交商品房5137套,同比增长106.5%,实现销售面积60.9万㎡,同比增长101.8%。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微升,5月份城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4077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1%。全县房源供应充足,截至5月底,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133.3万m²,同比增长1.9%,去化周期10.9个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稳步上升,5月单月成交275套,市场逐渐成熟。
(四)财税收入运行平稳,金融信贷支撑有力
财税收入运行平稳。1-5月份,我县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2亿元,同比减收3.31亿元,同口径下降25.8%,实际增长37.05%。其中,税收收入7.07亿元,同比减收3.48亿元,下降32.9%,税收占比为74.3%。从征税部门看,国税完成3.7亿元,增长71.3%,总量继续位居四县区首位,主体税种呈现三增一降,除消费税外,所得税、增值税、车购税都实现增长;地税完成3.3亿元,增长34.9%,制造业、房地产、商业服务业占据地税收入主导地位。
金融信贷支撑有力。截至5月底,全县贷款余额152.5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同比增加8.96亿元。从贷款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据主要份额;从贷款投向看,工业贷款、个人贷款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县存款余额204.2亿元,比年初增加24.4亿元、同比多增8.3亿元。从存款结构来,活期存款同比增加较多。全县不良贷款余额1.53亿元,比年初下降0.01亿元,不良贷款率1.01%,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积极创新融资工作方式,努力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1-5月份,融资到位资金15.3亿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增势趋缓。从生产数据看,5月份当月实现工业总产值60.12亿元,比4月份减少2.41亿元;1-5月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6%,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增长动因看,部分行业恢复性增长和产品价格上涨是此轮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钢铁、化工两个重点支柱行业表现突出。从落后因素看,酿酒食品、板材行业市场需求量持续走低,行业竞争加剧,整体产销不佳,生产收缩。
二是环保督察将导致二三季度化工行业税收大幅度下降。随着“263”和“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化工行业环保整治压力越来越大,转型升级难度较高,对园区提升、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环保督察摘牌压力越来越大,至5月份化工园区不得不进入全面停产等待验收阶段。5月份全县化工企业单月实现产值同比下降17.9%,环比4月份降幅进一步扩大,预计停产的负效应会持续发酵,6月份以后化工行业税收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三是产业项目推进问题较大。截至6月中旬,38个市重点项目中,正常推进项目24个,存在问题项目14个,其中未实质性开工项目9个(市重大项目库中显示为7个),暂停实施或开工后暂停实施项目5个。其中市对县考核的27个重点产业项目中,有11个项目未开工或暂停实施,占40.7%。目前导致重点项目迟迟未开工或暂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多个项目用地性质尚未调整到位,二是化工园区环保限批没有解禁。该指标在市考核中分值为10分,按市发改委传达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新建项目9月份以后开工的原则上不再保留,进行同类型替换;续建项目无法推进的,进行同类型替换。
四、市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2017年我县纳入市重点项目3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23个,续建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92.8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4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4.7%。
(一)分行业完成情况
1.产业发展类项目27个。2017年计划投资53.3亿元,1-5月完成投资2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7.5%。其中农业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11.7亿元,1-5月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1.4%;工业项目21个,年度计划投资38.8亿元,1-5月完成投资1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服务业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1-5月完成投资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8.6%。
2.基础设施及城建类项目8个。2017年计划投资31.6亿元,1-5月完成投资1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1.7%。
3.民生工程类项目1个。2017年计划投资2亿元,1-5月完成投资1.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5%。
4.创新创业载体类项目2个。2017年计划投资6亿元,1-5月完成投资0.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8%。
(二)未开工项目情况
截至5月底,在建项目31个,未开工项目7个,其中农业项目1个,工业项目4个,服务业项目1个,创新创业载体类项目1个。江苏灌南牧原农牧有限公司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连云港市奎武消防设备器材安装有限公司年产30万台件消防设备器材项目、灌南银得隆木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等3个项目因土地性质调整未到位,尚未开工建设;灌南县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700吨菊酯、10000吨手性s胺项目因环评限批,尚未开工建设;灌南国丰垃圾秸杆发电项目、灌南金融中心项目、灌南县汤沟酒文化特色小镇等3个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未完成。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目前距上半年结束仅有14天时间,已进入冲刺“双过半”的最后时期,全县上下要紧盯目标序时,聚焦项目建设,聚力招商引资,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保证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狠抓经济运行调度,全力冲刺“双过半”。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控,深入分析全县经济增长动力和支撑因素,研判经济运行新动态、新变化,加强组织调度、搞好协调服务,采取有效的稳增长举措,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要针对1-5月份目标完成情况,认真分析研判短板指标和存在问题,找准差距、落实责任、制订措施、狠抓突破。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实际利用外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要专门组织有针对性的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落实攻坚举措,力争尽快突破。
(二)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全力突破招商引资。以全县38个市重点项目、51个县重点项目为抓手,细化目标,狠抓落实。一是围绕既定目标,按照分解到各乡镇和园区的指标任务分解表,列出计划和工作推进时间表,加大工作落实力度,进一步把目标细化分解,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双过半”目标顺利实现。二是各重点项目责任主体要确立责任担当意识,积极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复杂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帮助投资主体排忧解难,严格按照项目投资计划落实推进,特别是未开工项目要设法攻坚克难,突破开工瓶颈,尽快开工建设。三是针对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问题原因,加大难题会办力度,明确解决路径及时间节点,在较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围绕“招商引资突破年”年度目标,立足现有产业布局,突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围绕产业链招商,现有产业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主动对接钢铁、化工、机械电子、板材家具等产业上下游企业,强力推进“1+N”产业链招商,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良好效应。
(三)狠抓企业服务工作,力促企业提质增效。牢固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引资”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持续推进“企业服务深化年”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服务,切实将该办的事情办好办到位,做到热情周到,讲诚信、守承诺。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等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入开展“培优培强”“双进双促”“富民增收”等活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政策信息、投资融资、人力资源、项目审批、创业创新、减负减扰等方面服务,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补短板、增后劲。
(四)狠抓目标督查考核,全面加大落实力度。要按照量化分解的考核体系,紧扣序时、紧盯问题,严格督查,不打和牌。要强化日常巡查,切实避免平时不抓紧,年终忙应付现象的发生,真正使督查成为发现问题、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对严重滞后的指标,要“盯事、盯人、盯结果”;对久拖不决的问题,要加大难题会办力度;对久未开工的项目,要找准症结强攻关,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