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楼镇2017年秋季秸秆综禁工作
情况汇报
(2017年10月26日)
根据会议安排,就田楼镇秋季秸秆综禁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前期准备工作
田楼镇现有25个村,1个社区,土地面积9.7万亩,其中新沂河内3万亩,河外6.7万亩,水稻、玉米等秋熟作物种植面积约6.4万亩。今年秋季秸秆综禁工作坚持还田与离田利用相结合,还田面积约为95%,离田面积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前期我镇秸秆综禁主要落实“三抓”:一是抓宣传从早着手,提高干群思想认识。利用镇村干部会、党员活动日集中学习等平台,逢会必讲秸秆综禁,统一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思想,为工作开展提供思想保障;二是抓规划编制因村制宜。以村为单位,镇综禁办会同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深入村和社区,协助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秸秆综禁工作责任网、作战图,镇统一汇总把关,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和“立体交叉、不留死角”的巡查防控体系在组、村、镇三级建立健全和完善,确保挂图作战,有的放矢;三是抓秸秆堆放点设置确保实用。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26个村(社区)认真排查适合堆放秸秆的场地,确定1-2处秸秆草场堆放点,并设立醒目标志,通过相关会议以及村组干部入户宣传,让群众知道秸秆堆放点位置,有利于集中收运、集中堆放,杜绝乱扔乱抛,为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黑一片田、不污一条河”目标夯实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及综禁工作特点
今年我镇秋季秸秆综禁工作涉及面广量大,且时间跨度长,作业机械保有量和精细组织亟待提升。对照田间地头清、沟渠路旁清、家前屋后清的“三清”要求,下阶段重抓四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宣传,在全镇营造秸秆综禁氛围。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以及广播喇叭、张挂横幅标语、发放告知书、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并结合生态乡镇创建、“263”专项整治行动以及“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全方位、全覆盖宣传秸秆利用的好处,焚烧秸秆的危害,提高党员群众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村悬挂张贴标语横幅不少于50条;新港大道、204国道等干道沿线重点区域不少于80条。利用宣传车、小喇叭等工具流动宣传,营造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秸秆综禁责任。镇村两级成立秸秆综禁组织机构,以村为实施单位,全面推行包干责任制,坚持镇三套班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田块制度不动摇,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秸秆综禁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以及驻村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以村为主体、组为补充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巡查、技术指导和应急处置等三支队伍,全程服务服从于秋季秸秆综禁工作,特别是对秸秆乱堆乱放、收割机械装置配备等进行巡察、督查和应急处置,发现露天焚烧秸秆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处罚,打击个别人、教育影响一大片。坚持全镇一盘棋,村村搭建值班棚,组组设立值守点,做到点上有人值守,线上有人巡查,面上有人负责,天空上密切关注,全覆盖监管防控。
三是进一步细化管理,保证综合利用实施到位。为稳步推进秋季秸秆综禁工作,研究并印发《田楼镇2017年秋季秸秆综禁实施方案》、《田楼镇秸秆还田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不断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按照“还田机械落实到位、作业合同签订到位、作业路线明晰到位、机械作业跟踪到位”的要求,提前做好机械和作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合理调配等基础工作,确保收割时节人员机械拉得出、打得响;对规划还田地块,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控制好进田机械。收割机械必须加装粉碎抛洒装置,收割还田保持同步作业;二是控制好收割茬口。跟踪督查,降低秸秆留茬高度,保证在限定范围内,便于机械实施还田;三是坚持还田作业标准。严格执行“收割—粉碎—还田”标准化作业模式,秸秆粉碎达到控制规范要求。对规划离田地块,采取交保证金方式,明确专门人员定人看机具,严格把好收割茬口关,整草打包田收割后5天内必须清运完毕,严禁沟头路边抛洒,降低焚烧风险和压力。
四是进一步量化考核,严格督查不打和牌。将秋季秸秆综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村绩效挂钩,镇村干部捆绑,一视同仁。通过加大追查问责力度,强化应急值守和督查,对危险区域和重点时段,镇村安排人员歇人不歇岗,严防死守,严格监控,不留死角和盲区。镇督查组全方位、全天候监督巡查,对照责任清单、还田离田任务以及县镇“三清”验收的评估结果,严肃纪律不动摇,奖惩到位不含糊,务求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