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01430892X/2017-00284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科技、教育,教育,意见
发布机构: 灌南县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17-11-23
文号: 灌教发〔2017〕113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指导思想 …

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道德水平为重点,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考评,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学生喜爱、社会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教师的希望和要求,以“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为标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少数教师身上存在的思想懈怠、工作懒散、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赌博、工作日饮酒、收受家长礼品、接受家长的宴请等违反法规纪律和违背职业师德要求问题,引领教师秉持教育理想,履行教育使命,立足岗位奉献,为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

1.思想政治素质强。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政治理论,尤其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神圣职责。

2.职业道德水平高。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3.教学工作业绩好。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精心育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社会满意程度高。努力克服解决在少数学校和教师 中存在的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和教育良好声誉。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增强责任意识。一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引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全县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成为理想坚定的“信念之师”、人格高尚的“品行之师”、学识渊博的“学问之师”、敬业爱生的“仁爱之师”,做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二要丰富教育内容。健全师德教育内容,将时事政治、职业理想、道德情操、教育法规、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纳入师德教育内容,激发全县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师全员培训中,师德培训优先给予保障,确保师德培训不少于40学时。三要完善教育制度。建立暑期师德专题教育制度、日常师德教育制度、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班主任上岗师德教育制度,推行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全体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师德典型案例评析制度,引导全体教师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强化考核督查,规范师德行为。一是规范师德考核。将学校师德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评、校长职级评定、民办学校年检等评估考核内容。各校要在每学年或学期的教师评教中,将师德师风评价单列,并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细则,建立健全个人自评、同行互评、家长和学生参评、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相结合师德评价体系。设立教师资格注册师德红线,实行一票否决制,凡严重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教师不予注册。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师德集中督查月,县教育局将把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全面掌握全县各校师德建设情况。建立师德状况调查分析制度,定期听取“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家长代表等对全县师德师风的评价,认真分析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对策措施。三是加大问责力度。建立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教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对教师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出现违反师德行为并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各校要及时调查并向县教育局报告;对出现严重失德行为并造成较大影响的教师,县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并实行“一案双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学校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3.加大典型培育,提升教师形象。一是注重宣传树典型。构筑立体的报道网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全县涌现的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等典型事迹。二是组织活动育典型。通过举办师德模范、师德标兵巡回报告、先进教师师德展版、一线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活动,引导全县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增强正面能量。三是评选先进推典型。定期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定期开展典型师德案例和学校师德建设优秀项目评选活动,努力营造比爱心、比责任、比奉献、比业绩的浓厚氛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组织科、人事科、基教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任组员,负责对全县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组织科为师德师风建设牵头科室,负责统筹协调师德师风建设及师德教育工作;人事科负责将师德师风与全员聘任、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挂钩兑现工作;组织科、督导室牵头建立不良师德惩治机制和问责机制,调查违反师德行为,对违纪违规教师及相关责任人会同有关科室提出处理意见。各学校(幼儿园)也要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落实管理责任。校长(园长)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工范围和分管领域内的教职工队伍建设负有直接责任,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做到管业务与抓队伍相统一。各校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工会等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3.强化结果运用。各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教师个人师德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价结果在教师晋级、评优评先和质量绩效考核中作为重要依据。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当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得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先评优,并视情予以低聘或转岗到其他岗位。降低聘任岗位等级的人员在新聘岗位一个聘期内,不得竞聘原聘岗位或高于原聘岗位等级的岗位。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灌南县教育局

                                   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