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95/2017-00213 信息分类: 其他,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7-12-14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灌南县发改委

2017117日)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县发改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发改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委承担的4个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7%。现将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中心抓谋划,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一抓规划计划。坚持把年度计划与长远规划相衔接,顺利编制完成《2017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并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局评估,对涉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四大类28个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完成《灌南县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度监测评估报告》。二抓经济监测。牵头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坚持按月向县政府常务会作月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完善省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做好4家龙头企业的季度监测,为研判经济走势作支撑。三抓调查研究。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调研,开展“聚焦供给侧、产品大走访”等主题调研活动,形成《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关于灌南县木材加工企业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聚焦供给侧,产品大走访灌南县汤沟两相和酒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聚焦锻造铝轮毂 实现汽车轻量化基于江苏珀然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报告》、《灌南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报告》等10篇,为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翔实可靠的决策咨询资料。

(二)紧扣发展抓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狠抓年度重大项目。坚持以项目为王,积极协调部门联动,超前谋划储备项目。实行重点项目月报制度,定期开展项目督查,及时跟踪项目进度。8个省集中开工项目1-10月份完成投资2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7%40个市重点项目1-10月份完成投资8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4%,其中,2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开工率达96%二是全力以赴争资金。加强国家重点投向和政策研究,精心指导项目单位申报资金。2017年争取社会事业条线的中央资金1200万元、农口水利条线中央资金5486万元、保障房建设资金460万元三是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对涉及我县的442014-2017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展大督查,确保资金用到位、项目建到位。2014-2017年千亿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渔民上岸安居工程项目、海防区人造乔木林项目等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三)扬优展长抓转型,推行绿色生态发展

一是培强培优龙头企业。4家市级强优企业全年预计实现产值547.2亿元,同比增长14.6%;利税65亿元,同比增长1.1%32家县强优企业全年预计实现产值630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77亿元,同比增10.5%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2017年纳入市重点项目的服务业产业项目4个,1-10月份完成投资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6.7%。新西湖商贸中心、灌南现代物流产业园和南方家园建材城被评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精心培育特色小镇,重点打造汤沟酒文化小镇、新安镇菌菇文化小镇和新集稻渔生态特色小镇。三是积极推进沿海开发。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沿海开发新优势,沿海发展 “突破新型工业12个重要事项、灌河治理工程14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列入市沿海开发的6个重大项目,1-10月份完成投资1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四是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积极打好“减煤攻坚战”,1-9月份我县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5.03万吨,完成年度减煤任务的2.5倍。年内排查出燃煤锅炉483台,改造或关停整治281家。亚邦、宏耀等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热电联产、减量替代、清洁能源推广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精心草拟《灌南县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方案》,并顺利经县委常委(扩大)会谈讨论通过。   

(四)破解难题抓协调,释放创新发展动力

一是主动参与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省不见面审批,精简流程、简化环节,确保实现“3550”目标。深入实施县三个一改革工程,梳理权力清单,做好项目审批工作交接,并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在线审批阳光发改系统规范运行。1-9月份窗口审批(核准、备案)项目107个,总投资189.9亿元。二是扎实开展去产能工作。组织和鼓励钢铁、船舶等重点行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过剩产能。开展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清理整顿违法违规钢铁项目,全面排查中频炉企业,实行一企一册管理,并做好排查回头看工作。三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完成县自来水厂规范合法改制,保证新组建的水务集团健康运行;参与县化肥厂和包装材料厂的企业破产工作,截至目前,县化肥厂破产工作进入职工安置程序,包装材料厂破产工作进入立案阶段;组织开展县印刷厂改制和供销造纸厂破产的先期调研工作。

(五)心系群众抓扶贫,提升对外良好形象

一是开展阳光扶贫工作。发改委挂钩李集乡小垛村,对19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提供帮扶资金5700元。深入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先后38人次走访农户近500户,在“访贫问需”活动中,主动为烧伤村民乔南华一家捐款2万元,切实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二是开展“双进双促”活动。委班子成员走进汤府酒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厂房建设、资金贷款等生产难题。委全体人员走进农村家庭,梳理医疗、就业、养老等问题12件,走访参与率、走访覆盖率、问题办结率均实现100%三是开展“双城同创”活动。积极开展挂联共建、健康教育、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双城同创”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50余份,开展义务劳动60次,参加挂联共建414人次,覆盖英雄北路、军民路、惠泽路多个路段,确保责任区卫生无死角、背街小巷大变样,助力“双城同创”成功。

(六)激发活力抓队伍,打造廉洁高效团队

一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容错办法》《问责条例》等主题学习、大局意识担当奉献主题征文、七一党员知识测试、党员固定学习日、捐书、学习十九大报告等活动,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二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我的家风故事”、大家谈“家规”、掌上纪律课堂等系列活动,收看《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警示教育片,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三是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严格工作纪律、上下班纪律,在全委开展公开服务承诺、我的个性签名等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开展摄影比赛、掼蛋比赛、热爱灌南 奉献家乡大讨论等积极向上的机关文化活动,提高职工参与度,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以来我委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肯定和表彰。先后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优秀农村经济监测点、被市发改委评为沿海开发系统先进集体,被县政府表彰为“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南北共建园区考核荣获全省第13名的好成绩,省政府奖励资金1000万元,是历史上奖励最多的一年;在苏北发展创新领军人才方面获得突破,成为灌南县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今年连云港市唯一的一家获得苏北创新领军人才奖;我县珀然锻造成功获得军民融合引导资金贷款贴息项目。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然我委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承担指标压力较大,工作上缺少抓手。发改委所承担的4个考核指标,除固定资产投资外,GDP、城乡收入等3个指标是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缺少抓手,压力较大。二是职能调整有待强化。行政审批局成立后,项目审批、核准及备案等职能从发改委剥离,发改委由直接审批单位变为后方单位,职能由审批变为监管,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三是对上级预算项目管理有待加强。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缓慢、工程实施变更较大和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制约了项目的推进,影响了下年度项目争取,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改进。

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发改委将紧抓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大重点工作谋划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和钢铁、化工产业发展新趋势,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主体战略,和新一轮石化产业布局规划调整的叠加机遇,坚持“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淘汰落后、突出特色”导向,实施做大做强开发区、调优调绿化工园区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绿色、安全、高效发展。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着力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要调整耗煤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减煤工作力度。落实差别化电价政策,运用价格和市场手段,倒逼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要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进重点用煤行业及其他重点用煤单位“煤改电” “煤改气”工作。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整治淘汰燃煤锅炉。要将项目建设作为促进沿海开发的主抓手,加强港口开发开放、载体平台打造、基础配套完善,深化陆河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沿海发展空间。全力抓好食用菌产业园冷链物流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在建服务业项目建设,力争其尽快达产达效。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及新业态,促进企业进驻灌南现代物流园。

(二)强化经济调研分析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组织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展年度监测评估,高质量形成评估报告。完成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编制工作,并提交县人代会审议。二是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强化与县有关部门交流合作,坚持每月形成月度经济分析报告,提交政府常务会、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讨论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农村、园区、企业一线,掌握基层、企业的第一手资料,围绕产业发展、富民增收、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中心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撑。

(三)强化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2018年拟编排纳入市重点项目96个,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创新载体和环境保护等五个领域,项目总投资39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5.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9个,新建项目57个,2018年计划完工项目67个。二是加强项目协调管理。推行宽准入、严监管继续实行项目进度月报制度、难题会办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推进难题、制约要素。协同财政、审计、住建、环保等部门对所有在建项目做好项目稽查、对所有竣工项目做好项目验收。继续加强上下跑动,开展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争取工作,让更多社会事业项目、棚改基建项目、水利防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四)强化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开展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同县市审批局在项目审批、备案方面的协调配合。强化部门联动监管,着力提升监管水平。进一步发挥发改委的政策引导和监督职能,严控审批门槛,将不符合产业政策、违法违规的项目杜绝在萌芽状态。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转续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开展钢铁、船舶行业的产能核查,开展地条钢清理整治回头看,去除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继续参与县化肥厂、包装材料厂、供销造纸厂的企业破产,以及县印刷厂改制工作,确保改制程序合法合规,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五)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干部职工工作本领。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纪检部门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坚持开展警示教育、专题党课等活动,预防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发生。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精准扶贫、“双进双促”、服务企业、文明创建等活动,提升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