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发改委社会发展科和经济体制改革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灌南县发改委社会事业条线和经改条线在县委、县政府暨县发改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紧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国家省市省市发改委的部署,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聚焦富民、关注民生、把握政策、谋划发展、项目申报、特色小镇、改制维稳、政策资金争取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了灌南县社会事业积极、健康、稳健发展。
一、全力抓好项目储备和资金争取工作,一抓项目的储备。密切关注社会事业发展动态和投资取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同时积极与市发改委保持联系,并根据国家省市发改委的安排,做好2017年社会服务领域、“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计生领域、2017年省级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社会事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监管等项目申报争取,开展县级公办医院建设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同时按“动态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国家投资取向对社会事业类向上争资金项目储备库进行更新、补充、调整,对项目库动进行态维护,精心筛选好项目,并扎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抓资金争取。今年我县社会事业条线争取到中央资金项目1个----灌南县妇幼保健院迁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4131万元,并成功争取到中央资金1200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近3倍,该项目也是全市唯一争取到妇幼健康保障工程专项中央资金支持的项目。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图纸审核阶段,预计本月即可开工。另外,我们还组织筛选了卫生、教育、民政等十几个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下一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的重点对象。同时我们抓好中央预算内项目在线平台月度调度工作,及时反映我县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资金拨付情况。
二、积极搞好项目治理工作,根据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以及《关于做好2014—2017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自查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发改投资传【2017】193号)等文件要求,我委下发专门文件进行落实,对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等督查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并会同县卫计委、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实地督到项目实施工程进度、项目申报材料、项目建设手续、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执行情况以及资金票据等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这就从在项目实施各环节上,从严把关,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中央预算内项目大检查工作,在市发改委的直接指导下,我们规范了项目建设相关材料和资料,如田家炳中学和田楼中心小学两个中央资金项目就是在年中完善了施工手续,这为以后进一步提高项目争取成功率,打下了极其重要前题和基础。
三、进一步做好富民增收工作,为贯彻落实全市富民增收大会精神,分析我县富民增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聚焦富民的主攻方向和关键举措,动员全县上下共同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创造过硬的富民成果,努力提升百姓生活的获得感,我县发改委社会事业条线把聚焦富民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咬定富民增收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紧扣《关于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实施意见》(连发【2017】10号)和县委县政府在今年4月10日签订的富民增收目标任务承诺书指标,绘好“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制定“任务书”,细化量化阶段性指标任务,以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文件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灌发〔2017〕4号)等文件为抓手,集中精力,集成政策,加强监管,确保把含金量高、务实性强、切入点准的激励政策落实到点到位,在创业富民、就业富民、农民增收、脱贫攻坚、重点群体激励、公共服务提升六大方面做了详尽的细化部署,有力有序地推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序时完成。同时,为了解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我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返乡农民工进行就业创业所采取的政策举措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进行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建议,获得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四、培育创建特色小镇工作,培育创建特色小镇申报了汤沟镇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灌南县的市级的特色小镇。2017年我们继续加大了培育创建工作的力度,围绕省关于培育创建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在申报市级特色小镇的基础上,通过一到三年的努力,培育创建1-2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省级特色小镇。
五、改制维稳工作,2017年,我们在原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的信访维稳工作方面重点抓排查、抓落实,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稳定意识,努力把遗留问题解决在本科室、本单位、避免把矛盾上交或推向社会。2017年,完成了县自来水厂的企业改制工作,保证了县自来水厂的企业改制程序规范,合法有效;保证了新组建的水务集团建康运行。参与县化肥厂和包装材料厂的企业破产工作,使这两厂破产工作顺利合法展开,通过与职工面对面接触谈心,有效减轻职工对企业破产顾虑,化解了很多矛盾冲突,目前,县化肥厂破产工作正进入职工安置程序,包装材料厂破产工作进入立案阶段。参与了县印刷厂改制和供销造纸厂破产的先期调研工作,为下-步这两厂的改制和破产奠定好基础。接待已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60余人次,解决或破解他们提出的问题20余件,只有一件因时间久远,情况复杂而正在调处中,这些工作有效保证了职工利益,有效保证了社会安定。
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事业类投资项目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投资结构不够优化,如何进一步扩大应用新兴投资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领域的推广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富民增收工作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点:1是自身条件发展受限制的问题,用地指标少,创业用地不足,旅游资源基础薄弱,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难度大。2是扶贫攻坚推进的问题,村集体经济增收难,脱贫成果巩固难,特殊农户帮扶难。
三、当前我县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贷款融资困难,特色小镇建设推进资金投入压力较大。
2018年社会科和经改科的工作计划
一、全力做好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及时组织教育、卫计、民政、文广体旅、人社等相关部门研学政策,紧紧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认真摸底排查项目,指导各部门项目申报。目前,2018年的项目申报已经开始,总投资4160万元的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综合实训基地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项目完成了土地预审、城乡规划、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并列入项目储备库。我们将继续督促各有关单位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在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前或下达后及时开工。对已开工的项目加大督察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投资计划。并及时完成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库中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调度任务。
二、全力做好富民增收工作。创业富民,创业可以实现高质量富民。我县将发挥重点群体创业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政策配套、能力培训、环境营造,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鼓励城乡居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通过创业致富。产业富民,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加快产业发展是增加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抓手。农民增收是富民工作的重点,我市将紧紧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强基础、农民就业创业拓渠道,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脱贫致富是富民工作的难点,我们将大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推动各项惠民政策、民生项目、基础工程等最大限度向经济薄弱村、低收入人口倾斜,切实提高富民强村发展水平。
三、全力做好特色小镇的创培工作。继续督促各特色小镇抓紧编制完成专项规划,不断加大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力度,倒排时间进度,确保取得实效。加大统筹协调,整合资金投向,集中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筑牢特色小镇建设的财力支撑。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招商,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工作,全力推进全县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支持特色小镇开发与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特色小镇资金,为小镇培育提供持续、稳定、多元的资金供给,帮助小镇发展产业、挖掘文化、提升服务功能。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我们将继续围绕苏政办发〔2017〕108号
省发改委《关于当前深化全省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要求,通过扎实有效去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精准加力补短板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落实。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