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县委书记李振峰主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意识形态工作及规范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听取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筹备情况。商振江、夏苏明、杨以波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园区、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并通报了聚鑫生物“12.9”爆炸坍塌事故情况。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注重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综合整治、社会共治,强力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吸取“12.9”爆炸坍塌事故血的教训,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事故巨大的危害性,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坚决杜绝一切侥幸心理,切实加大资金、设备投入,严格规范管理及操作,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不再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要立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对全县所有涉硝、涉氯企业、高危企业全面停产整治,待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再恢复生产。要进一步加强问题隐患整改,切实做到问题整改不留死角,确保真正彻底清除各类安全隐患。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服务,对所有新上项目严把准入关,对现有企业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步伐,对部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能落后、资金力量薄弱的企业实施关停或与大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有序退出,努力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积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发展壮大。
会议指出,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县召开的第一次“两会”,对于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好明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过细做好文件起草、会议选举、宣传报道、会务保障、信访稳定等工作,确保会议圆满成功。要严肃会风会纪,坚持节俭办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会议纪律要求,确保“两会”风清气正。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司法行政改革 加快依法治县进程的意见》。会议指出,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九大对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意见》的实施对加快全县法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做好经费保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加快推动依法治县进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以上率下,带头强化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相关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司法行政改革,不断深化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制度落实、“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搭建、法务公证协同体制建立等创新性改革措施,合力推动法治灌南建设。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市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会议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抓好国家安全工作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法定职责,既是保稳定的需要、也是促发展的需要,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障社会大局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为全县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县委办、政府办、机要局等重点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保密意识,提高重视程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涉密文件的保管、传阅工作,坚决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涉密文件、敏感信息的传递,切实做到涉密文件、敏感信息不上网、不乱传、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不给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炒作利用的机会。
会议听取了全县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动员和团结广大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关乎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今年以来,全县以“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为统领,结合“双城同创”“双进双促”大走访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舆论宣传主阵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把握新时代主旋律,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占领舆论主阵地,持续净化网络环境,讲好灌南故事,传递灌南声音。由宣传部牵头、公安等相关部门配合,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工作,规范对外宣传管理,做好记者采访接待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恶意炒作、造谣生事、敲诈牟利等违法行为。
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暂行办法》。会议指出,组织、人社部门根据省市相关精神要求,结合灌南实际,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暂行办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上予以通过,由县委组织部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会议强调,要对相关政策进一步进行梳理归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确保《暂行办法》务实管用、容易操作。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引人才中的主体作用,政府部门注重做好引导、激励、服务工作。教育、科技、卫生等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新政策,统筹平衡好新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关系,确保在引进新人才的同时,全面激发现有人才活力,更大力度地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