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城乡居民17.88万户,走访企业635家,梳理一般性问题8620个,已经解决7360个
“感谢潘书记,帮我们家争取了光伏扶贫项目,以后每个月都能有200元固定收入。”田楼镇大兴村村民高佃友紧紧握住该镇党委书记潘龙飞的手,久久不肯撒去。原来,在“大走访”活动中,潘龙飞发现高佃友家人口多、负担重,三个女儿都在读书,爱人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居住条件也很简陋,但平房的屋顶可以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便主动与扶贫工作站、农商行等相关单位联系,提供帮办服务。“一开始以为只是走走形式,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条路那么快就被修好,以后我们夜晚出行可安全多了。”提起“大走访”带来的变化,大兴村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全面走访是基础,而如何把问题解决好却是关键。我县在“大走访”活动中创新提出“项目化管理”模式,保证帮办质量:通过走进村企听建议,走进农户听呼声,让企业和群众提意见、出题目;实事项目确立后,以文件形式明确责任单位,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可以随时向责任单位提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协调各方资源,合力解决难题。在项目效果评定上,由群众代表、村干部代表、第三方代表、责任单位负责人、县分管领导五方共同评议,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干得好与坏由群众评。5月初以来,全县各单位确立的710个重点帮办事项中,已经完成的630个获得群众好评,23个初步完成但因群众不太满意已经安排挂牌督办,余下的57个年度项目正按序时进度推进。
“杨罗村吃水难问题,已解决;宋习军家庭困难,却肯吃苦耐劳,镇里可否给其安排一个公益岗位;旻煜胶囊用电增容难,联系供电公司尽快解决……”在百禄镇党委书记蒋国荣的《走访记录簿》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流水账”。“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企业心里有了底,有了归属感。”旻煜胶囊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潘恩兵感慨说,“蒋书记在得知我们企业现有49千瓦的用电容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立即联系镇农电站负责人一起商讨,最终在供电公司的帮助下,用电容量增加到了88千瓦,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自“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随着一项项民生问题的破解,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是“水涨船高”。我县的城乡道路更加宽阔,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这些都是全县干群上下齐心、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结出的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全县参访党员干部5608人,走访城乡居民17.88万户,走访企业635家1220次,梳理一般性问题8620个,已经解决7360个;各单位确立710个重点帮办事项,已经完成630个。106家参访单位中,除9家有城区居民走访任务的单位以外,其余97家单位已经全部实现“三个全覆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