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灰飞虱防治技术意见
今年我县麦田一代灰飞虱发生量大,水稻病毒病流行潜在威胁较大。因此,希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户对秧田灰飞虱防治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控工作,确保秧苗安全生长,为夺取水稻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发生情况
1、发生量:今年麦田灰飞虱发生量大,据5月26日调查,一般每亩有灰飞虱0—15.6万头,平均3.52万头,低于去年4.38万头。由于我县已普遍应用机插秧、抛秧育苗技术,秧田面积小,每亩秧池承载的灰飞虱虫量仍然较高,将达40—650万头。因此,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流行威胁较大。
2、发育进度:据5月26日麦田调查,1—3龄若虫占12%,4龄若虫占27%,5龄若虫占38%,成虫占23%。预计一代灰飞虱6月3—8日进入羽化高峰期,6月10—13日进入羽化盛末期。结合今年小麦生育进程,一代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在6月3—13日。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抓住适期,多次防治,秧田期全程药控。大力提倡统防统治,提高防效。
2、防治对象田:所有秧田。
3、防治适期:秧池揭膜后立即开展防治,以后每隔4天左右用药一次,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带药移栽。
4、防治药剂:每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或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30毫升对水40—50公斤均匀细喷雾。
三、注意事项
1、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细喷雾。
2、注意速效性与持效性药剂相结合,轮换交替使用,确保防治效果。
3、禁用高毒农药,注意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