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合执法为抓手,切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2017年,灌南县积极探索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屠宰企业内部管理,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督,全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组建联合执法队伍。自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以来,灌南县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批发、零售市场的肉品经营一直由县农业部门(海渔局)监督管理。按照《农业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农质发〔2014〕14号)要求,县海渔局及时将市场监管职能移交县市场监管局。针对我县生猪屠宰管理执法情况,为推进全县“放心肉”工程,灌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座谈会等方式,决定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公安、农业(海渔)部门参与,成立全县生猪屠宰管理执法大队,负责全县生猪屠宰执法工作。自5月19日执法大队组建以来,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已形成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常态化管理机制,有力促进了生猪屠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落实联合执法经费。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是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畜产品消费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在原有8万元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又增加预算16万元,专门用于联合执法工作,并配备专用执法车辆,多方面保障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联合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联合执法效果凸显。自成立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执法大队以来,全县生猪进点屠宰量为39028头,屠宰进点率县城以上达99%、乡镇为95%;共出动执法车辆136辆次、执法人员956人次,查处违法违纪行为82起,打击私宰窝点1个,处理私宰肉4100千克,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据县执法大队负责人说,下一步工作重点将集中力量打击私屠滥宰等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从市场查起,采取倒逼机制,深挖私宰窝点。
制度健全,人员、车辆、经费三保障,推进了联合执法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方向开展,肉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也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及肉品市场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