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关于水稻大田杂草化除技术意见
近年来,随着灌南县机插秧、抛栽秧等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稻田草相复杂,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危害重。因此,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根据不同播栽方式和杂草种类,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和防治方法,切实做好水稻大田化除工作。
一、移栽大田化学除草
防除稗草、莎草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混生田,可使用乙·苄类型除草剂。在秧苗移栽后4—5天活棵时,每亩用20%乙·苄可湿性粉剂30克,拌细土或尿素,于傍晚均匀撒施,施药后田间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
二、机插秧田、抛秧田化学除草
机插秧和抛秧秧龄短、秧苗小,灌水易淹心,要选用对路药剂,确保秧苗安全。每亩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20—150克,于抛秧后或机插后5—6天,拌细土或尿素撒施,施后保持2—4厘米浅水层4—5天。
三、直播稻田化学除草
1、土壤封闭:一般在播后窨水自然落干后进行,即播后2—4天内用药。通过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可控制第一个出草高峰的发生。旱直播稻田可每亩选用36%丁·恶(水旱灵)乳油120—140毫升;水直播稻田可每亩选用30%丙·苄可湿性粉剂12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用药后板面保持湿润3—4天,以后正常管理。
2、茎叶处理:于秧苗2叶1心期—3叶1心期,每亩用4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70克,对水30—40公斤排干田水喷雾,隔天上水,并保水5—7天。或拌细土10—15公斤,田间保水3—4厘米撒毒土。
对于前期除草效果不好的田块,中期要加强杂草的补除工作。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稻田,每亩用10%吡嘧磺隆20克,对水30—40公斤排干田水喷雾,隔天上水,正常管理;或拌细土10—15公斤,田间保水3—4厘米撒毒土。以千金子为主的稻田,每亩用10%氰氟草酯乳油80—100毫升;以稗草为主的稻田,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80克。对水30—40公斤喷雾,用药前排干田间积水,药后1—2天上水,并保水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