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灌南县汤沟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灌南县汤沟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
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2号)和《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3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气象为农服务不动摇,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构建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粮食安全保障等需求以及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为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公共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基层农村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我镇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中。
(三)坚持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集约化发展思路,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把气象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教文卫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共享化。
三、目标任务
年内,建成一个气象信息服务站,达到“六个有”建设标准。
1.有固定场所。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设在镇综合服务办事大厅由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实施,并悬挂牌子。
2.有信息设备。气象信息服务站配备一台计算机和宽带网络以及传真机、打印机、电子显示屏等设备。气象信息,直接连通各类气象服务网站,通过网络获得并传播服务产品,配备气象为农服务图书、宣传品、服务材料等。
3.有信息员。农技中心安排一名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人员兼任。
4.有定期活动。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及时发布各类气象服务信息和涉农信息,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及时更新和维护气象信息橱窗和宣传栏内容,向气象部门反馈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
5.有管理制度。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制定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信息审查、信息员职责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公开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每项制度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落实到位。
6.有经费保障。镇政府将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所需资金主要用于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
四、服务标准
(一)服务内容
1.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利用镇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和电脑、网络、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接收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每日定时发布我镇天气预报有关信息;根据我地农作物情况,定期发布气象部门制作的农用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指导我镇级周边农业生产。
3.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宣传板报橱窗、广播等进行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为农民提供气象知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使用气象信息的技能。
4.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及时收集当地农民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并定期向气象部门反馈;参与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
(二)服务要求
1.做到服务公开。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对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予以公开,使服务对象了解服务站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提高服务站的使用效率。
2.保证服务时间。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18小时,在农忙季节延长工作时间,满足农民需求。
3.服务响应及时。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保持服务渠道畅通,对服务需求及时给予积极响应,讲求工作实效。
4.填写服务日志。信息员要认真填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日志》,如实记录当天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定期将工作日志上报到县气象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成立由朱崇华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翟伟任副组长,农技、农经、财政、学校、卫生院、行政村为成员单位的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农技中心,具体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进行信息服务资源的聚合与共享,逐步推进信息服务站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制定保障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措施。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强化管理,确保任务分工到岗,责任落实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工作。
(二)强化队伍建设管理。镇政府高度重视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为气象信息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将日常工作纳入考核体系,调动气象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检查考核。镇政府把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办法。对因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力的给予批评;对重大灾害性气象信息不传播或传播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严肃查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