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县局各分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方式,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结合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在全系统范围内全面落实土地执法工作领导负责制度,将土地执法工作逐一分解,明确分工,落实到人,特制定土地执法工作领导负责制,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附件:土地执法领导责任制
灌南县国土资源局
2018年5月3日
土地执法领导责任制
为真正落实土地执法“分区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片警式”监管制度,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真正成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职能部门,成为参与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的综合部门,成为维护群众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部门,成为提供资源公共信息的服务部门,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现根据各级要求和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县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大部署,创新和改革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方式,在我县建立健全、深化完善村级土管员、基本农田管护员、信访信息员、土地监督员“四员一体”的村民委员会土地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行、落实土地执法领导责任制度,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
1、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精细创新。建立和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责任制、巡回检查、举报、办案、土地的违法案件统计、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守则、档案文书管理等制度,并落实到位。土地执法监察信息网络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勤政廉政,秉公执法,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土地执法监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持证执法。对单位及个人的违法用地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及时纠正。做到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用地案件,定性准确,程序合法,无行政复议撤消案件,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现的违法用地案件能够严格依法从快查处,按时报结,全年结案率达到100%。对历史遗留的违法用地案件能够如实查清,并对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处理。积极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执法模范乡镇”活动。
2、土地管理工作秩序规范高效。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用途管制的规定,依法审批建设用地。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无闲置、撂荒耕地现象。规范土地出让行为,依法管理土地市场。非农建设项目用地实行用地许可证挂牌制度。依法进行土地登记、发证,切实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形式多样、广泛、深入,形成全社会土地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土地信访工作规范,能依法、及时、就地处理信访问题,无重大赴京到省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真正将土地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工作措施
1、构建机制,实现“分区监管”。以县、乡(镇)、村为单位,分别明确和落实土地(矿产)执法等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责任,按照“分层级、包区域、定人员”的原则,建立健全和构建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包区监管工作机制。
2、划分区域,实现“包干负责”。按照行政管辖区域合理划分包干区域,从县、乡 (镇)、村在全县每一个田头地块都要明确相对应的具体包干责任人员,按照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矿产)执法等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分别落实包干目标、职责和责任等,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监管制度的工作网络全覆盖。
3、分解细化,实现“责任到人”。局主要领导对全县的土地执法工作负总责,局分管领导和局各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对所包干区域的监管工作负责,国土资源所所长对所辖区域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涉地信访等监管工作负责,国土资源所其他工作人员对所包干区域的监管工作负责,村级土管员对本村民委员会所管辖的包干区域的监管工作负责,局机关各科室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配合局执法大队做好土地执法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
四、工作制度
1、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度。严格按照“关口前移、分片包干”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从县局、国土资源所、村级土管员“人人有职、个个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保护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田头地块,全面实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2、实行村级土地管理责任制度。在我县建立健全、深化完善村级土管员、基本农田管护员、信访信息员、土地监督员“四员一体”的村民委员会土地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土地管理中的政策宣传作用、土地动态巡查作用、信访矛盾的化解作用、违法用地案件查处中的配合作用,着力规范村民委员会在本村土地利用、土地动态巡查、农村村民宅基地申报和日常土地管理会议等具体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前沿阵地”地位。
3、实行管理内涵延伸覆盖制度。建立项目用地跟踪机制,实行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包项目制度,批前跟踪服务,批后跟踪督查,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在提供全程服务的同时,做好项目的落地开工、开工后抓早日竣工工作,在摸清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实行全程跟踪包干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在执法监察上,实行“上下联动、层级负责”,建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在耕地保护上,实行“一票否决、责任连带”,全面落实耕地保护长效管理措施,将保护耕地的责任层层分解,实现责任传递。在依法行政上,实行“量化考核、过错倒查”,制定和完善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考评制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4、实行片区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严格按照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的要求,严格落实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备案报告制度,做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坚决将初始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现率、制止率均达100%。采取项目用地突击巡查、农保区专项巡查、乡镇交叉巡查、项目用地挂图跟踪巡查等多种方式,随时掌握建设用地动态,做到以责促巡,以图管巡,确保巡查效果。
5、实行履行“制止权”职能制度。建立与县公安局、县法院等多部门联动制止机制,切实履行制止权职能,完善现场制止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对违法用地案件处罚到位。对违法用地上的在建构筑物,根据在建构筑物的现状和政策宣传教育的效果,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可以适时采取“劝拆”、“帮拆”、“联拆”、“强拆”等拆除方式,提高现场制止违法用地行为的有效性。
6、实行季度通报点评制度。在局全面推行、落实“片警式”监管制度工作考核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严格落实检查汇报制度,局各科室、各国土资源所要按照工作职能对各区域内的“片警式”监管制度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每个区域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每月汇总一次并上报局执法大队,及时做好台账资料的记录,每季度形成一本完整的台账资料记录本。县局每季度通报“片警式”监管制度的工作落实情况,明确下季度工作重点和要求。
灌南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2018年5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