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灌南县发改委
(2018年5月16日)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新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两加两法”为抓手,以提升产业层次、促进转型升级为引领,集中力量抓项目,集中要素稳增长,集中政策惠民生,全县经济运行平稳。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指标完成情况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4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同比增长4.0%(季度数据);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亿元,同比增长10.7%(季度数据);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投资31.8亿元,同比下降6.8%;实现工业技改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高新产业投资6.17亿元,同比下降45.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6元,同比增长8.6%(季度数据);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3元,同比增长9.1%(季度数据);实现进出口总额7727万美元,同比下降8.3%;完成实际利用外资7118万美元,同比增长366%。
从目标上看,部分指标完成较差,落后较多,完成“双过半”比较困难。具体表现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4个指标完成序时进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个指标分别低于序时进度3.5、0.6、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产业投资、进出口总额等4个指标落后序时进度较多。
2. 提质增效指标完成情况。
1-4月份,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工业增值税3.3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企业所得税3.17亿元,增长57.0%。
(二)经济运行的特点
1.从运行质量看,经济增长的质效持续稳健,具体表现在财税收入、消费拉动、金融信贷、房市楼市、对外贸易等五个方面。
财税收入增长稳健。1-4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同比增收1.0亿元,同比增长13%。税收收入完成7.4亿元,同比增收1.6亿元,同比增长28.5%,税收占比86.6%。分税种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增长较快,分别实现44.3%、62.1%和123.6%。分部门看,国税完成税收4.4亿元,同比增长48%;地税完成税收3.1亿元,同比增长8.2%。
社会消费拉动平稳。1-4月份,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亿元,同比增长7.2%,大个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13.7%。旅游经济大幅增长,1-4月份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同比增长38.1%;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52.8%。
金融信贷持续稳定。截至4月底,全县存款余额237.7亿元,比年初增加9.8亿元,从存款结构来,86.8%的存款增量来自于住户个人存款。全县贷款余额177.1亿元,比年初增加19.1亿元。从贷款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量占主导,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3.4%。信贷资产质量良好,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0.01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1%。
房地产业稳步向好。随着“棚改”安置货币化、返乡置业的持续推动,“洼地”因素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价涨量升。1-4月份商品房成交量、成交面积分别增长41.9%、40.0%;4月份城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4835元/㎡,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1.2%。从商品房供应看,至4月底,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126.3万m²,累计可售套数1.1万套。二手房市场成交稳定,4月份二手房交易总量为300套,其中住宅281套。房地产业当前已成为县域税收的支柱行业。
对外贸易逐渐趋稳。受化工企业停产、化工园区生产不稳定影响,在手订单的执行、新订单的签订大幅下降,外贸总体指标有所下滑。1-4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727万美元,同比下降8.3%,降幅较1-3月份缩窄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302万美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1-3月份缩窄8.6个百分点。
2.从发展后劲看,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在固牢,具体表现在固定投资、项目招引等两个方面。
投资增速止跌上扬。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有所好转。1-4月份,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增幅较1-3月份扩大38.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投资同比下降6.8%,降幅较1-3月份缩窄21.5个百分点;实现房地产投资7.31亿元,其中4月当月实现4.19亿元,比1-3月份还多1.07亿元。
招商引资渐有成效。1-4月份,全县新签约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6.1亿元,其中4月份新增签约项目7个;新开工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8.5亿元,其中4月份新增新开工项目3个。1-4月份完成实际利用外资7118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9%;在手外资项目6个,分别为裕灌食用菌项目、海外融资项目、海迪化工项目、意大利Gewiss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加拿大RCC投资项目、城投公司合资项目等。
(三)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全县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1-4月份,我县经济运行态势基本稳定,规模投资、工业应税销售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部分落后指标出现企稳迹象,“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县经济运行也暴露出诸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单一、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减弱等一些问题。
1.工业生产不容乐观。1-4月份,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5.7亿元,同比下降20.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9%。从当月情况看,4月份单月,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同比分别下降5.2%、14.7%,完成工业用电1.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8%;从行业发展看,重点行业增长乏力,其中,钢铁、木材加工两行业分别同比增长5.4%、8.1%,化工、酿酒食品两行业分别同比下降47.9%、15.7%;从园区经济看,化工园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3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1.6 %,落后序时进度13.4个百分点,工业入库税收完成2.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9.8%,落后序时进度5.2个百分点。
2.投资增速调基虚增。4月份,统计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同期基数进行调整,投资指标面上虚增。1-4月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8%、0.6%,若按调整前数据计算则同比分别下降16.3%、29.8%。
二、市级重点项目
(一)项目推进情况
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1个,其中新建类项目43个、续建类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251.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38.6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4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29.7%。
1.产业发展类项目43个。总投资188.2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102.8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27.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26.8%。其中,农业项目6个:总投资24.2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11.4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24.6%。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139.6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80.2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2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26.7%。服务业项目5个:总投资24.4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11.2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29.5%。
2.基础设施及城建类项目8个。总投资25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11.7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41%。
3.民生工程类项目3个。总投资6.7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4.7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25.5%。
4.创新创业载体类项目1个。总投资10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5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28%。
5.生态环保类项目6个。总投资21.4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14.3亿元,1-4月份完成投资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总额的42.7%。
(二)项目推进中的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开工率偏低。32个新开工产业项目中,已开工23个,开工率72%。江苏润普食品股份科技有限公司食品添加剂项目、连云港硕项湖毅而玛管业有限公司PE管材项目等9个产业项目主要涉及前期手续办理、土地性质调整、环保限批等原因,目前未开工。二是部分项目投资进度缓慢。从最近我们征集的重大项目难题会办情况看,仍有37个项目存在难题,一直未达序时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向稳,但稳中有忧,化工园区停产整治,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此,市、县先后召开“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提出了今后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计划。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看待今年以来的喜忧得失,既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问题和风险,准确研判形势,抢抓机遇、突破瓶颈,加紧化解不利因素和影响,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基础。
一是牢牢紧抓“目标”这一重点。二季度时间已经过半,实现上半年“双过半”任务艰巨。要有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盯核心指标、工作进度、薄弱环节,算清目标差距和任务欠账,认真把脉开方,科学对症下药,进一步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各个经济综合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对各自承担的主要经济指标、关键指标及落后指标做好监测分析,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协作机制,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尽快突破“化工”这一难题。深化自查自纠,全面掌握园区真实情况,坚决配合省环保督察组,集中力量做好化工园区彻底整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生态修复、安全防范、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暗管排查等一系列工作。邀请国内知名嗅辩专家团队对园区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气味辨识,重点落实园区气味整改工作,清查园区重点污染物分布和污染来源,重拳出击,扭转园区过去气味大、污染重等问题。努力整改,快速摘牌,逐步恢复化工企业生产,尽可能减少各项损失。
三是始终牵住“项目”这一牛鼻子。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活动,全力抓好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加大难题会办力度,主攻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项目落地服务,将新增土地指标优先配置到重点项目上去,遵循“以投入供土地”,切实提高项目的实效性和拉动力。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代办机制,成立专门项目服务领导小组,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确保61个市重点项目二季度开工率达90%以上。要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通过“春秋两季开工、半年集中观摩、年底考核评价”等活动,力促重点项目快落地、早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