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县委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后,田楼镇对照灌委农[2018]26号文件要求,逐条逐项,细化分解,围绕问题导向,对标找差抓好落实。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完善保障机制。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镇民政、监察、财政、国土、农技、水利以及农经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产权改革清核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出台了针对田楼镇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抽调29名工作人员担任村(社区)驻村指导员,更加便于各村有序开展工作。26个村(社区)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选出7-9人组成清产核资工作组。镇财政专门拨付资金,在镇村两级办公场所、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各方面提供保障,确保清产核资实现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台账、有档案等“十有”目标。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清产核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干群关系的密切融洽,我们通过会议、张贴告示、党建微信群、田楼e家公众号、广播喇叭等方式,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和相关政策要求在全镇域宣传,先后召开镇村干部会、业务培训会等专项会议4次,张贴发放告知书3000多份,出动宣传车20多辆(次),实现宣传覆盖到每一家每个人,让群众充分知晓并积极参与。
三是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根据时间节点及实施步骤,组织各村(社区)参与人员学习并熟练操作流程,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清查目的、明确清查对象、明确清查范围、明确清查登记时点、明确操作程序、明确台账平衡,一步一个脚印开展。目前清产核资工作已进入全面清查核实阶段,三庄、合浦两个村率先完成清查结果初审并初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重点突出农村产权交易“零交易村”排查工作,2017年5月至今,大兴、耿冯等8个村进场交易14项,完成交易10项,成交总额774.64万元。
四是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将清产核资作为镇
对村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明确纪委牵头,监察、党政办、农经等部门人员参与,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督查,确保真清查、细核实、算精准、无差错、把好关,应进则进,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对督查结果通过会议、微信群通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实现均衡推进、平衡发展。
存在问题:主要是个别村的账面记账方向不准确;有些集体资源权属不明确;一些应收应付款项年代久远,无法核清形成原因;少部分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年限较长,超出法定年限等等,给清核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规范公示把握时间节点。对照实施方案,将清产核资清查结果规范公示,并把握住时间节点,剩余24个村(社区)清产核资清查结果确保8月16日前完成初审初次公示到位。对群众反应属实问题重新核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并在8月23日前再次公示。二是对照目标抓紧完善资料台帐。对两次公示无异议的,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认结果,形成决议,8月31日前,全面完成资料归档和数据审核汇总等工作。三是联合督查形成约束机制。监察、农经、国土等相关部门联合督查,对26个村(社区)清产核资、集体产权交易“零交易村”排查等工作逐村验收,杜绝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村(社区)清产核资信息结果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录入,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三资”信息化。对18个农村产权交易“零交易村”,组织专项督查,逐村过堂,对“应进未进”及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的依纪依法处置,确保按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