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道明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探索“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城乡教育联动互助办学机制,努力打造灌南教育品牌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教育品牌建设,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资源优化、教师交流、教育管理、教师队伍专和学校文化建设上,努力探索建立“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城乡教育联动合作办学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整合优化学校布局。2017年新实验中学、未来星幼儿园投入使用,百禄中小学联动工程成功实施,实验幼儿园、苏州路幼儿园从小学顺利剥离,利用实验中学原有资源举办的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运行有序,整合县第二实验小学和第三中学成功组建苏州路实验学校。
二是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近年来,我县先后出台校长教师支教、流动等系列政策举措,鼓励县城骨干教师挂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按“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动态调整”的原则,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
三是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出台《灌南县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联盟制办学实施方案》,在城区组建以品牌学校为核心的教育集团4个、在城乡组建以优质学校牵头的教育联盟9个,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校管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互动合作。以集团化、联盟制办学为载体,城乡学校实行资源共享、活动同步、管理互动、同质共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教育改革工作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全市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今后,我们将坚持加大投入,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坚持内涵发展,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坚持引育并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灌南县教育局
2018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