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索引号: 014309826/2018-00103 信息分类: 政府文件, 农业、林业、水利,通知
发布机构: 灌南县田楼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8-10-30
文号: 田政发〔2018〕47 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村委会、各有关单位:

《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田楼镇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12号

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

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地建设地点

江苏省灌南县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覆盖田楼村、佑兴村、合兴村、路北村、六圩村、小海村、

大莽牛村、浦东村、耿冯村、大兴村、三兴村、长茂村、茂兴村、三庄村、二庄村15个村,总建设规模3.5万亩。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建设期,基地统称“田楼镇绿色优质(稻麦)基地”。

二、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一)建立基地生产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乡镇、村、户生产管理体系,乡镇、村两级技术管理台账齐全,农户应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基地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二是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到村和农户。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三是在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基地范围、基地面积、基地建设单位、基地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有效期等内容。四是建立生产管理档案,统一农户生产档案,统一田间管理记录。

(二)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一是在“五统一”的基础上,各基地单元、农户按规定填写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建立基地农事操作和生产资料档案。二是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实行市场准入制,从源头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三是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清单。

(三)建立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一是委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技术指导,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基地建设技术攻关、推广和技术指导小组。二是建立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三是建立示范基地。实施水稻种植集中连片,新技术推广应用较广的基地,建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协同发展。

(四)建立技术培训制度一是建立乡镇、村绿色食品知识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管理者、技术人员、农民的培训。二是建立农技推广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镇村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绿色食品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进行绿色食品技术推广服务。三是通过培训使基地农户每户至少有一人基本掌握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五)建立基地环境保护制度一是加大基地环境的保护。不得在基地方圆5公里内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建有污染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对基地的污染。二是基地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确保无害。三是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为绿色水稻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六)建立基地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基地检查制度。经常性地要检查基地农户对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构建基地消费监督网。加大绿色食品水稻的宣传力度,帮助消费者了解绿色食品水稻,逐步建立由消费者组成的社会监督网。三是建立监督管理队伍,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四是定期抽检。委托检测机构对基地环境进行定期抽检,及时掌握标准化生产基地环境现状。

三、绩效指标

(一)建成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5万亩。

(二)绿色食品企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销售合同所覆盖的面积占基地总面积80%以上;其中绿色食品企业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所覆盖的面积占基地总面积30%以上。

(三)基地产品单产增加3%以上,基地农民户均增收50元以上。

(四)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

四、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农经服务中心、农技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的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组建基地建设办公室,承担基地建设日常事务。基地创建相关村也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乡镇、村两级层层签定责任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

(二)强化宣传培训,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以镇农技推广中心为桥梁,以村服务组为基础,以科技示范户为前沿的“三级一户”农技服务体系,结合县农委农民培训教育工程,对生产基地农户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培训,重点宣讲生产操作规程、基地环境保护、良种良法、投入品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其它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知识。

(三)夯实生产环节,规范原料基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合理规划、规模发展的原则,按水稻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以基地单元为单位、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对地块进行统一编号,各村组、各生产主体在基地显要位置竖立标识牌,建立信息管理档案。推广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强化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县、乡镇、村、户四级生产管理体系,实施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统一印发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农户生产管理档案。

(四)强化农资监管,保障农资规范使用。制定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及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等制度,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定期公布基地允许使用、禁用和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在基地设立农业投入品专供点,逐步实行农业投入品连锁配送服务,并对专供点实行统一管理,严禁在基地销售绿色食品生产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

(五)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奖惩制度建立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监督管理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基地建设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进行监督检查或抽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基地区域内环境质量及生产过程的安全。建立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确保标志规范使用。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对提供重要线索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

(六)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与基地农户签订长期收购合同,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带动基地健康发展。

附件: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附件:

田楼镇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稻麦)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潘龙飞    党委书记

         副组长:李祥文    副镇长

           :赵学兵    党政办主任

         陈冬艳    财政所所长

卢凯红    农经服务中心主任

         郑广武    农技服务中心主任

     安监所所长

孙玉军    田楼村支部书记

周寿猛    佑兴村支部书记

刘汝凯    合兴村支部书记

单银才    路北村支部书记

殷树全    六圩村支部书记

潘树军    小海村支部书记

李胜男    大莽牛村支部书记

毛国祥    浦东村支部书记

陈祥军    耿冯村支部书记

陈祥军    大兴村支部书记

成正德    三兴村支部书记

王玉军    长茂村支部书记

侍以军    茂兴村支部书记

     三庄村支部书记

陈克模    二庄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镇绿基办),设在镇农技服务中心,李祥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郑广武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基地建设的指导协调与日常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0518-837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