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826/2009-00030 信息分类: 其他, 其他,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田楼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09-12-02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田楼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田楼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2007年,我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部署,把新农村建设摆在全乡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抢抓机遇,加速发展

2007年,我们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和县委县政府经济战略东进,开发灌河的契机,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加速推进田楼的跨越发展。2007年全乡实现GDP2.6亿元,较上年增长18.2%,财政收入2111万元,较上年增长50.46%,新引进项目16个,超亿元项目4个,协议引资6.8亿,实现到位资金4.8亿元,外资400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5090元,较上年增长20%,大莽牛村被县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周密部署,细化措施

(一)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今年初,我们按照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实施,目前已完成路北、大莽牛、二庄、六圩、二圩、合兴、等沿主干道村规划,修订佑兴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

(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落实“工业为主,项目为纲,增收为要,富民为先,以人为本”的五为举措,着力构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认真实施现代农业工程,广泛推广机械插秧、塑盘抛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农植物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全乡2007年机插稻1000亩,塑盘抛秧1.8万亩,害虫病综合防治率达98%以上。

大力发展板块经济,着力建设万亩优质水稻基地、10万头生猪基地建设,天顺牧业已被批准为市级龙头企业。

(三)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培养科技型农民。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阳光培训”工程,2007年,举办技能培训12期,培训农民1087人次,有128人免费拿到上岗证书。2、培养法制型农民。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3、培养文明型农民,大力实施“三送”工程。在全乡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培养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从而在全乡树立了一种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以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努力改善农村面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新铺水泥路14.8公里,二是新建桥涵7座,防渗渠4.8公里,改建中低户1000亩。三是改建田楼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卫生综合楼、改善群众就医条件。2、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着力引导农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 。2007年,全乡各级共投入120多万元,粉刷墙体4.2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8个,清运垃圾100多吨,疏浚河道5条,挖土1万方,改造二庄桥口农贸市场,取缔路北马路市场。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大莽牛村被命名为连云港市卫生村。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针,扶持路北村村党支部阵地建设,目前,全乡12个支部村村有阵地。2、深入开展了争创“双强双带”活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抓好了村务公开工作,保障了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村委会改选工作已顺利完成。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领导落实。我们成立了由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乡的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一名副乡长任办公室主任,集中时间和精力具体抓好全乡新农村建设。乡党委还选派了3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进驻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大莽牛村,进一步加强了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

(二)宣传落实。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来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专题会议、标语、专栏、资料、组建工作队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要求、措施等,共召开乡村干部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次的新农村建设专题会28次,拉横幅20条,张贴标语5条,办宣传专栏12个,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从而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全面掀起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骨干落实。为了提高乡村两级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水平,我们先后组织村书记参加了市、县两级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提高了思想认识;组织试点村的书记到国内外参观考察,学习了先进经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2007年,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这方面扎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建设全面小康田楼带好头,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