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工作
2018年,田楼镇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扣“高质快速、实干实效、赶超跨越”主题主线,担当实干,砥砺奋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中小企业园西区4万平方米厂房入住企业6家,汉普顿二期全面建成,1.4万平方米三幢两层标准厂房年底竣工;东区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对外招商,新引进振凯精密机械、正润生物科技等项目3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5400万元,1-10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75万元,其中国税3735万元,地税1540万元,预计年底全部完成;纳入考核的14项指标中,序时进度综合考核位列全县第三。新增城镇就业目标400人,实际完成431人,完成率107%;返乡创业40人,返乡就业700人,100%完成任务。镇村联动合力创卫。创卫与公共空间清理、交通干线整治、黑臭水体治理、“263”专项行动等工作紧密结合,集中整治见实效,国道镇区段3公里绿化景观带和2公里人行步道样板路段全面建成;合浦、振东2个垃圾中转站完成改造任务,小海、长茂2个新建垃圾中转站年底建成;镇区及老田楼街道等区域改造疏通20公里20多年未通畅的黑臭河道。城镇建设大力推进。长安家园4万平方米6幢楼房主体即将竣工,北侧38亩地块新完成挂牌;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金玉华庭项目启动建设;长顺、茂华2条断头路实现贯通。乡村振兴蓬勃发展。流转5000亩土地发展葡萄、西兰花种植和稻田龙虾、豆丹等特色养殖业。成片造林1200亩,小海村创成省级美丽乡村。民生事业做细做实。长茂中学抓巩固提升,继续保持升入四星级灌南高中人数乡镇第一位置;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保费位于全县第一方阵;投资540万元的500亩大棚西兰花、李二圩道路提档升级、冷库等6个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150人,其中帮扶低收入人口就业504人。党建堡垒坚实有力。对照基层党建堡垒工程“六个一”行动要求,突出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承担的重点工程:1、省国土厅实施的“田楼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项目区内266户、2.47万平方米房屋征收一周内全面完成,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亩;三兴窑厂二期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国土部门验收。2、连盐铁路沿线新“三改”项目顺利实施,铁路小区4幢住宅楼通过联合验收,进度全市沿线最快。3、完成204国道辅道、产业大道镇区段近5公里铺设工程。4、加强通榆河一级饮用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新建4个污水收集罐,保证东北区域25万人安全饮水。5、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成投运;合浦、小海污水处理站通过省级验收;新盘、浦二庄、路北3个污水处理站年内建成;茂兴、大蟒牛等9个村新铺污水主管网1.8万米。
创新亮点工作:1、注重生态保护,率先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2、连盐铁路绿色长廊建设全面启动,承办全市春季绿化观摩现场会,绿化工作受到市级表彰。3、加大公共空间整治清理,4月16日,全县公共空间整治观摩会在田楼召开。4、禁控违工作代表灌南县接受市检查,获得市嘉奖。5、积极做好债务化解工作,成功化解1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分析
卫生镇创建基础差、短板多,功能配套尚不完善;政府化解债务面临诸多困难;基层党组织“双带型”领头人缺乏,存量土地盘活、信访积案化解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症结亟待破解。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灌南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田楼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高质发展、担当作为、务实创新为标杆,以错位对接响水,深度服务临港,做强交通枢纽为导向,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培强产业、做强城镇”工作思路,奋力拼搏,强力攻坚,致力构建人气足、商业旺、街景美的特色小镇,提升县城副中心、区域中心镇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创成国家级生态镇。
一是精选招商,聚力发展工业经济。始终以绿色环保和安全为前提门槛,招引企业精细过滤,择优选强,让更多优质、高效、环保的中小企业入驻田楼。打好工业强镇牌,将2019年作为招商年,通过组团招商、亲情招商、以商引商等渠道方式,专门班子专线对接,盯住一家、落地一家、见效一家。中小企业园西区1.2万平方米多层厂房完成招商,东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总投资2.2亿元的正润生物科技项目确保上半年投产达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00人,返乡创业40人,返乡就业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150人。
二是提高站位,合力加快镇村建设。对照县城副中心、东北区域中心镇定位,将存量土地资源盘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对接协调国土等部门,借助兴鑫钢铁等实力企业,加快政府东侧、长茂小学西侧等存量地块开发建设。长安家园北侧38亩摘牌地块全面启动,确保主体工程出形象;长安家园、金玉华庭等城镇开发项目建成使用。重抓宣传引导,积极稳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完成长茂、路北6个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力争年内长茂村集中居住点启动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三是优化结构,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葡萄、西兰花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稻虾特色养殖规模,争取资源,对东盘、林丰等村5000亩农田基础设施全面改造,拓建省级绿色优质稻麦万亩连片生产基地,推动市级农产品“一村一品一店”创建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品种特色化、经营规模化。坚持分步实施、区域联动,有序推进新沂河生态、灌河流域农耕、新港大道沿线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文化名片以及田楼东庵旅游、头图龙王传说、新盘乡村民俗文化等为特色标签的美丽乡村建设,建成1个精品村,6个重点村,7个整洁村。以连盐铁路绿色长廊为重点,对接万年达等企业,植树造林,提升绿化覆盖率。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产权交易全部纳入平台操作,公开透明,推动阳光政务、村务工作。
四是生态优先,着力服务重点工程。紧密协助环保、水利等单位抓好灌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治理,推进通榆河饮用水源地常态监管,提升区域水质;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以及“263”信访件处置处理等工作;全镇域实施“覆拉整”工程,长茂、小海2个垃圾中转站以及新盘、路北3个污水处理站上半年投运,为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夯实基础;做好连盐铁路后续工程跟进服务,加强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保证铁路通无障碍通车。
五是保障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助学,创优田楼教育品牌。重抓投入硬化设施,提升卫生院医疗救助服务水平。“两险”征缴实现应保尽保。依托光伏、西兰花基地、冷库等扶贫产业,让更多低收入户借助产业扶贫得实惠。全面实施以七佑线为主的20公里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方便群众交通出行。在完成浦二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基础上,推进二图、佑兴、合兴、路北4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实现26个村(社区)活动阵地全达标。加大投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法治广场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宣传、调解及维权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六是筑牢基石,群力实现信访稳定。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强化信访积案化解,信访重点案件、重点人群坚持班子成员包案制,定期会办难题,认真分析研判,积极稳妥解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环境。
七是强化管理,培优基层党建堡垒。以推进落实“六个一”行动为引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出、选好带头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抓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对照“雁阵”培育计划,突出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的选优配强,提升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