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通知
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入春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广大干群狠抓以抗旱、施肥、除草为重点的春季田管,有效地缓解了秋冬连旱、越冬低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苗情不断转化升级,预计全县小麦成穗数与常年持平。当前,全县小麦已进入孕穗期,今后一段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频发时期。据分析,今年小麦穗蚜有重发趋势,白粉病中等到偏重发生,赤霉病属气候性病害,根据久旱必有必阴的天气规律,今年小麦赤霉病有可能偏重发生,加之近期旱情持续发展加重,后期干热风、烂场雨等灾害发生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抗灾夺丰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对此,各地必需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全力夺取小麦增产增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夺取小麦增产增收的责任感。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方面对粮食生产充满期待,抓好今年的小麦生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决定组织实施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夏粮丰收,全年主动。各乡镇要进一步增强夺取夏粮丰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做到环环紧扣,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紧抓不放,坚持措施配套,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到位,做到丰收不到手,管理不放松,全力以赴夺取夏粮的增产增收。
二、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控和防灾减灾工作。做好小麦穗期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保障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加强监测预报,准确把握小麦穗期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组织全面防治,做到抓住适期,选对药剂,用足药量,药肥混喷,防促结合。对高感品种要坚持两次防治不动摇,保证效果。大力开展小麦穗期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动农民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技术,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强灌浆强度,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最大限度挖掘增产潜力。要及时掌握小麦生育进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提前预警,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对近期干旱较重的麦田要迅速组织灌一次跑马水,速灌速排,保证田间连续积水时间不超过24小时,对受倒春寒危害冻害较重的麦田要结合抗旱,增施一次恢复肥(穗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要立足预防烂场雨,精心准备和组织小麦跨区机收作业,确保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三、切实强化农业生产指导服务。目前,距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不足2个月时间,各乡镇要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制定完善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方案,指导农民落实各项田管措施,要落实工作责任,在关键时期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咨询,提高技术到位率,要切实抓好高产增效创建,在万亩片率先落实抗灾增产技术,适时开展示范观摩,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