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
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
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
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
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
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
灌南县发展改革委服务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推行县直部门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灌发〔2018〕3号)、县督查办《关于推进落实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灌督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委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发展为目标,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重大投资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增效,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一、强化机制,服务形式落地见效。
(一)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和承诺书内容,制定印发《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深化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年度计划》和《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并将一单一书、年度计划、工作制度、服务程序、考评办法编制成服务企业工作手册,印发各涉企岗位人员。
(二)明确责任分工。委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李丙松分管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由审批科周跃华对接县督查办,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涉企科室、个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并每月报送涉企事项到周跃华处汇总。
(三)准时报送材料。每月28日之前准时报送服务企业“两表”,申报典型事项,服务亚新钢铁和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有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申请事宜属于职责范围的,首问人员应当场登记受理。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二是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人要求办理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必须一次性清楚地告知需办事项的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对手续、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资料。三是限时办结制。申请人在申请事项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或无法办理的,需延长时限或终止办理的,需征求申请人意见,并上报领导同意方可执行。
(五)建立帮办服务程序。对要求帮办服务的项目和企业,根据申请办理事项,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接待,对帮办事项分类登记受理,按不同类别,走不同程序全程帮办。
二、加强学习,服务意识水平提高。
(一)加强学习。加强对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学习,并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全面服务企业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坚持企业至上。始终把服务好、监管好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加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严格考评,服务业绩奖优罚劣。
制定《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严格考评奖惩。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服务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按期完成项目进展表和投资分解表,填报市级项目系统。编排春季、秋季集中开工项目,准备开工仪式相关材料,圆满完成对接活动市县联动。积极参与调研督导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会办,把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提出的,做到有一个马上解决一个,没有提出的,做到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加强指导,努力帮助解决。(二)服务临港产业区亚新钢铁、兴鑫钢铁新上项目,已出进展情况专报三期,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市县领导调研临港产业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存在的不足:服务企业工作联动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委内工作分工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各涉企岗位人员各做各的事情,岗位之间联动还不够协调,报送汇总信息较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两表”常没有内容可填写,报送督查办空表。
四、突出重点,服务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着力营造“主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集中力量抓项目手续完善,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推进,集中力量抓项目难题会办,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全县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纳入市级重大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2.5亿元。
(一)强化项目调度。实行重大项目月报制度,加强项目日常动态监测。根据投资额、形象进度与现场照片相吻合进行调度审核。加大项目督查力度,按项目完成工期倒排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责任,明确项目完成时限,进行督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二)强化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和手续还没有完善的项目,成立专门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服务新上项目手续办理。县各相关部门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项目手续办理的沟通协调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明确项目手续代办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全程服务企业项目手续办理,全力打造好企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难题会办。对前期手续办理结束的项目,包干到县相关领导,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分管领导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周五统一上报,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会办。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