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9-2020年灌南县职业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灌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10月8日
灌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10月8日印发
2019-2020年灌南县职业健康工作要点
2019-2020年全县职业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孙春兰副总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以及全国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行动方案》等为主线,以全面压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关键,以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强预防、遏制增量,摸清底数、保障存量,提升能力、确保质量,积极融入健康灌南建设,开展重点职业病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专项监测,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防范化解重大职业健康风险,以“五个强化”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全力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一、强化体系建设,提升监督执法和技术服务能力
(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制。贯彻落实国务院职业病防治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按照职责与编制相匹配、任务与人员相适应的原则,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要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内设机构,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建立上下一致、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职业健康管理体制。
(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成员单位职业病防治职责,建立健全多部门信息通报、资源共享、联合督查、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推动技术服务支撑能力提升。强化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检测评价机构监管和质量管控,发挥技术服务机构在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和职业病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培训教育、委托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健康检查,规范职业健康体检机构业务开展。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等规定,优化职业健康检查等制度,优化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职业健康检查等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水平。
(四)推动职业健康监管能力提升。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监管人员培训,县级开展职业健康监管人员、卫生监督员全覆盖培训,县(区)级开展职业卫生监督协管员全覆盖培训,重点学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职业健康相关专业知识、监督职责等,提升业务能力。
二、强化源头管理,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五)加强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突出冶金、木质家具制造、船舶修造、水泥制造、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引导用人单位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从生产工艺、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等方面入手,落实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从源头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严禁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替代“三同时”制度的全面落实。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报告编制、职业健康专家评审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约束。
(六)提升职业病危害防治能力。对存在矽尘、石棉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放射等职业病危害的行业领域,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做好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让广大一线劳动者了解职业病危害、拒绝职业病危害,提升劳动者的自我防护能力。
(七)推进职业卫生示范创建活动。在专项治理企业中,倡导开展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在重点行业领域创建一批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督促企业重视劳动者职业健康,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落实职业卫生监管主体责任。
三、强化调查监测,全面掌握我县职业健康工作现状
(八)开展重点监测和专项调查。按照省卫健委统一部署,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掌握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基本信息及其地区、行业、岗位、人群分布情况。结合全国尘肺病调查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排查了解全县尘肺病病人救治保障等情况,所有诊断为尘肺病的病人实现一人一档。加强对尘肺病病人的救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疗救助保障工作。
(九)规范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逐步将监测点向相对集中的工业企业、小微企业延伸。通过评估掌握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发病特点、危害程度和发病趋势,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四、强化监督执法,防范化解职业健康重大风险
(十)深化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在冶金、木质家具制造、水泥制造、化工等行业领域,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从严查处职业健康违法违规行为,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坚决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整治无望的依法依规提请政府关闭。通过今明两年时间,纳入治理的行业企业达到以下目标要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5%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培训率均达到95%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
(十一)建立重大风险隐患预警应急机制。加强执法监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障提供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所需费用或者有关资料。制定预警、应急处置流程,强化舆情处置,防范化解因劳动者反复越级信访举报或在网络上发布消息而引发的职业健康群体事件和网络舆情。
五、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
(十二)突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在企业、车站、市场、广场等人口密集地区显著位置悬挂横幅、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组织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五进”活动,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务求取得实效。积极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职业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