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36/2009-00003 信息分类: 其他, 其他,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文日期: 2009-11-19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灌南县林木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工作三年规划(原灌南县中小企业局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灌南县林木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工作三年规划
 
 
一、2009年度基本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基本思路:资源扩总量,企业上规模,产品增特色。
资源扩总量——按照“突出重点、建好基地”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县河堤资源充足、宜林地带广阔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速培育以意杨和泡桐为重点的林工资源,把建立高起点、上规模的林业生产基地作为壮大林木支柱产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打牢林木产业发展振兴基础。
企业上规模——按照“提质增效、培植规模”的原则,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改革步伐,聚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间分工协作,扩大行业间经济联合,快速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产品增特色——充分借助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加速产业科技创新,不断开发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目标要求:“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期,年栽植树木800万株,林木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十一五”期末,活立木总数达4500万株,总蓄积量保持在83万立方米以上,年生长量27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0万立方米,年加工量25万立方米,实现林木产品综合销售收入16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家,过5000万元的15家,过1000万元的20家;建成省级林木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开发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个。
三、具体对策措施
随着全球环境热的升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问题备受关注。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后,国内木材及林产品出现了结构性短缺,且随着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全球木材及木制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于逆转。我县要充分抓住全球性林木产业调整机遇,通过培育、利用、发展多管齐下,促进我县林木产业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全力推进绿化造林,扩大林木资源总量。随着经济危机的扩散、蔓延,各行各业的竞争将会由表面的削弱变为更加白热化。对我县而言,大力培植林木资源,不仅是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需要,更是吸引外来投资、技术、项目,增强林产工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首先要全力推进育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苗木规格标准。大力引进推广以意杨、泡桐为主体的速生林木优良品种,每年育苗面积不少于5000亩。实行林木种苗标准化生产,提高一级种苗的比重率,使我县在苗木品种引进生产上实现“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其次要加快成片造林和路旁植树步伐,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目前我县15条大中河流、128条大沟,共计河堤青坎面积约11万亩,仍有近四成面积未实施绿化造林,要加大退耕还林、退窑还林力度,将河堤青坎建成成片林。进一步加大道路两侧和村庄周围植树力度,将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村道路建成“绿色通道”,所有村庄建成“绿色村庄”。大力推进农田林网改造,全面提高农田林网标准。第二要推广林木栽培技术,提高林业集约经营水平。在苗木栽培时要做到“五大一深”,即大树塘、大苗壮苗、大株行距、大水、大肥和深栽。积极推广林粮、林草、林药等林间套种模式,提高林木生产综合效益。要加强日常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防草、防病治虫,保证树木的良好生长。
(二)壮大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增强林木产业市场竞争能力。首先,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植龙头加工企业。积极支持捷达木业、龙华木业、森森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抓住改革机遇,大力推进同行业和跨行业的重组联合,迅速集聚生产要素,加速规模扩张,以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利用产品、市场、资本以及人才等竞争优势,组建木材加工企业集团,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力争引进2-3个投入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木材加工企业。其次,加快技改步伐,推进木材精深加工。以提高效益为重点,改变现有木材加工生产机制,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由浅层次加工向深层次加工转化,由产品单一化向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积极引进能利用不同资源的设备开发新产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林业转化率。紧紧抓住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建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机遇,挂靠南林大、南京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技“联姻”,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现有木材加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开发环保型高(中)密度纤维板、新型环保空贴面装饰板、低毒胶合板、阻燃胶合板等新产品,以新产品、新技术抢占国内外市场。第三,要推进企业间多种形式联合,提高抗风险能力。针对目前加工企业数量较多、分布较散的特点,要结合工艺流程、加工技术等各种内在需要,通过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本着相对集中的原则,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在壮大提高汤沟大同、孟兴庄严垛、李集徐庄等现有木材加工小区的同时,努力开辟六塘、新集、新安镇、大圈、五队等新的木材加工小区,把分散的个体加工户集中起来,形成聚合效应,培育规模优势,形成拳头产业,扩大对外影响。要积极引导一批中小木材加工企业顺应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经济发展规律,走专精特新之路,在较大范围内挂靠同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依靠外力壮大自己。
(三)全方位搞活木材产品流通,提升林木产业综合经济效益。一要大力发展民间流通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木材及木制品 供销大户、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更多农民从事木材运销,使他们成为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的主力军。要充分发 挥木材生产、加工、流通大户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把彼此相互 独立但在生产经营上又密切联系的大户组织起来,加强交流和合作,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二要积极构建木材市场体系。一方面, 要加强县内木材交易市场建设,吸引周边地区木材经销大户加入,扩大我县木材市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动员 木材加工企业和运销大户,有组织地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辟直销窗 口,让灌南的木制品走向大市场,销往国内外。三要争创林木产 品地方品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 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烈。我县有木材加工企业210余家,而拥有 自己品牌的仅有龙华木业等少数几个企业,绝大部分木材加工企 业无自己的品牌,大量木材制品被外地销售商贴上其它商标,转手贩运到大中城市,赚取高额价差。因此,创立林木产品品牌, 扩大我县林木产品市场影响力,是发展我县林木产业必须面对而 且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四)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林木产业发展空间。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低成本进入环境。要用足、用好、用活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帮助捷达木业、龙华木业、森森集团等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省市星火开发带建设,积极协助骨干企业承接省市科技攻关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政策扶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加入木材生产、加工和流通行列。组织力量对全县林木产业化开发前景及对策进行系统研究,为骨干企业发展和外引内联项目提供科学指导及信息、技术、政策咨询。其次,要强化资源集成实施,建立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围绕林木支柱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产品、龙头企业,集中实施各类科技项目,搞好资金、技术、人才的配套,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第二,要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支技术创新队伍。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选拔、培养、引进保障机制,推进入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加强与南林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走联合开发的路子,培养更多的“泥腿子”专家。注重培养懂经营、会管理、技术精和熟悉外贸运作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为林木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