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进一步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
为切实做好我县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养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近期我县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技术宣传工作。县畜牧兽医站在8月份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技术宣传,发放《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常识》、《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十二问》宣传页1000份。督促养牛场户强化饲养管理,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不到高风险地区调运牛只,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农业农村部将其暂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牛结节性皮肤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它能感染所有牛。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蚊、蝇、缘、虹、婢等)叮咬传播。可通过相互舔舐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感染该病,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发病率可达2-45%。病死率一般低于10%。感染奶牛产奶量下降;公牛可能暂时或永久性不育;怀孕母牛流产,发情延迟可达数月。养殖场(户)要从非疫区引进动物。新引进的动物应在隔离区检疫观察 28天。采取防蚊、蝇和蝉虫措施。禁止访问者进入动物饲养区。并采用官方推荐的有效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