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014309260/2021-00174 信息分类: 政府办公室文件, 综合政务,其他,通知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1-08-23
文号: 灌政办发〔2021〕89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灌部省市属单位:《灌南县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8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 灌南县质量提升三年行…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灌南县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灌部省市属单位:

《灌南县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823

(此件公开发布)

 

灌南县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江苏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苏发〔201812号)、《中国制造2025连云港行动纲要》(连政发〔2015181),全面提升供给质量,推动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奋斗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六个高质量部署,以提高发展质效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目标,把质量强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质量监管,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灌南提供质量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县。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加快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形成党委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2.坚持企业主体,提升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提质增效动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推动我县产业价值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3.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市场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实体经济、质量提升协同发展。

4.坚持质量惠民,促进全民共享。围绕人民生活高质量,把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质量需求作为提高供给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

(三)主要目标

2023年,全县质量供给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1.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全面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效率得到提高,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供给比重持续扩大,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内省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9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35%。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公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其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98%以上。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2.产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全面做好增量带动、存量提升,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拉长产业链条,整合和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更多产业新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钢铁行业坚持精品化、特种化、新型化发展导向,支持亚新、兴鑫等钢铁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及深加工延伸;化工行业利用智能制造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重点发展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高端染料、高效安全农药、医药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酿酒食品行业加强酿造、食品加工等先进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先进成熟技术工艺规模化,打造优质白酒和绿色健康食品;木材机械行业重点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引进先进设备,改造生产线,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3.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完成市下达的减煤任务,万元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0%以上;区域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2%以上,PM25年均浓度低于3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到或优于类水体比例实现100%,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工业污水收集覆盖率和污水处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城区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98%,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4.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系统完整、运行高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修复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鼓励企业争创江苏精品,提升灌南农产品的整体形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高绿色产品供给比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引导生产者全面规范种植(养殖)行为,确保生产全过程绿色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销售全程监管、无缝对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形成规模,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更加融合,持续壮大优质稻米、工厂化食用菌、设施葡萄、畜禽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创成绿色食品50个,建成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灌南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食品药品优质供给。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增强统一性、专业性、权威性。推进食品生产追溯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推动食品加工业向绿色、健康、环保、精细化方向发展。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医药包材及辅料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药物质量水平。推进做好汤沟白酒”“灌南金针茹两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持续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档升级产品质量。加快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开展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支撑民众消费升级需求。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促进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向中高端迈进。推动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运用先进标准助力品种质量改善和产品档次提升。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儿童用品安全性、趣味性,加大银发经济群体和失能群体产品供给。实施品牌培育计划,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申报各级质量奖、驰名商标和江苏精品,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品牌推广活动。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培育质量信用AA级和AAA级企业总计10家,4个以上江苏精品企业。(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形成产业层次高、产品质量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环保安全标准高、劳动力素质高的发展新局面。根据我县资源禀赋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点发展化工、钢铁、酿酒、装备制造等基础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具有鲜明地方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企业申报中华、江苏老字号企业认定。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强产业链培育,形成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行绿色制造,推广清洁高效生产工艺,降低产品制造能耗、物耗和水耗,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1%(责任单位:县工信局牵头,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围绕城乡建设高质量,着力打造精品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高标准建设和改造城乡交通设施、供气供水设施、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全过程工程量控制和评价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全面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深入推进质量管理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市场诚信建设,落实优质工程奖励机制,对工程质量安全出现重大问题的建筑企业一票否决。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完善绿色建材标准,鼓励发展符合我县地区建筑节能要求的自保温墙体材料,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绿色建材应用率超过40%争创省优质工程扬子杯2项以上,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1个、省水利优质工程1个;市优质工程玉女峰杯30项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牵头,县交通局、县水利局、灌南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强化服务业标准化,开展服务业公众满意度调查,促进服务业质量显著提升。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深度融合。发展大众化餐饮,加强餐饮质量安全监管,引导餐饮企业建立规范化生产、连锁化经营的生产模式。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临港产业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发展五龙口生态旅游,规划建设五龙口生态绿色发展集聚区,全力打造华东地区新兴旅游目的地、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盐西乡村旅游集聚区、七彩沂河旅游度假区,以及生态采摘旅游区,打造高品味、高层次的特色乡村旅游区。创成国家等级景区5个,星级乡村旅游点12个。提高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委牵头,县工信局、县卫健委、县文广旅局、县交通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增强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建设美丽宜居县城。构建和执行严格的环境标准体系,落实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源头防控、过程监管和末端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落实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推动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和优化提升行动,实现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小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生态河湖创建行动。扩大湿地保护范围,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建立绿色发展评价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机制,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责任单位:灌南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梳理整合民生服务信息,实现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客户端应上尽上。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四级全覆盖。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和结果通报,引导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提高供电、供气、供热、供水、通信、公交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机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文化建设高质量为引领,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健全、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创造优秀文化服务产品,推动文化服务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完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加强人文关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责任单位:县发改委牵头,县行政审批局,县卫健委、县文广旅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打造质量品牌。引导企业做强现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支持自主品牌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收购国际品牌,促进品牌国际化。加大中华老字号、江苏老字号、地理标志、生态原产地、绿色与有机食品等品牌培育保护和创新发展力度,优化江苏精品和商标品牌结构,增强我县品牌竞争力。鼓励企业争创扬子杯”“玉女峰杯等优质工程。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推广品牌建设先进经验,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和品牌推广活动,不断提高灌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强化标准引领。完善标准供给体系,优化地方标准供给结构,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建立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及社会事业各领域的先进标准体系。加强重点行业国内外标准比对,开展对标达标专项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优势企业和社会团体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研制一批代表高水平、体现高质量、引领高需求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建成各类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个以上。

(三)加快质量创新。实施重点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工程,集中优势资源破解制约我县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质量问题。提升重点行业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指标达到国际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微创新,大力开展关键领域的质量提升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质量。鼓励企业推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扩展性、耐久性、舒适性等质量特性,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消费友好等需求。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控制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

(四)加强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企业建立专业性质量管理团队。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控制(QC)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大力开展质量对比提升和质量攻关工程。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质量问题诊断、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等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支持优势企业争创市县质量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针对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短板,实施精准帮扶措施,提供质量、计量、标准、认证、技术性贸易措施、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公益培训和公共服务。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将配套的中小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范畴,推动全生产链条质量管理水平协同提升。

(五)夯实质量基础。健全计量科技创新体系、计量服务体系和计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充分发挥认证认可传递信任作用,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认证升级行动。加强认证监管,建立全过程追溯机制,规范认证认可行为。深化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确保省、市、县三级质量基础设施的系统完整和高效运行,不断完善全县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六)严格质量监管。结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力度,厘清部门、县镇的执法监管范围与责任,提高执法监管的有效性。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和区域集中整治,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健全管控长效机制。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运用互联网+监管等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品风险管理机制,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加强大气、水、土壤环境监测预警,推进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建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密防范污染事故。加强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七)推进质量共治。着力构建市场主体自治、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质量共治格局。充分发挥各行业组织引导、规范、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方面的作用,找准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提出行业质量提升措施。建立完善质量信号传递反馈机制,鼓励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开展产品质量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引导理性消费,把消费者满意度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倒逼质量提升。增强公众的质量维权意识,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全民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八)加大质量激励。积极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激励各行各业提升质量、追求卓越,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质量提升。在技术标准研究应用、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质量检测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公共财政经费投入,保障质量提升行动的顺利开展。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强化品牌质量标准建设,支持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建设科技研发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部门向社会购买优质服务。

(九)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不见面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健全完善项目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等联审联验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扩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全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减税政策,持续开展降费减负专项行动,加强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出台促进强优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发展行动计划。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新招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重点项目进行综合奖补。

(十)培养质量人才。推动质量教育进学校、进职业院校,发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作用,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推进互联网+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教育惠及面,多途径建立高素质的质量人才队伍。加强对企业负责人质量培训力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大首席质量官的培训与推广力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实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全县技能大赛活动,培育众多技能状元灌南工匠

四、强化机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质量工作摆到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由县质量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全县质量提升工作。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质量提升工作。

(二)严格督查考核。强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对各镇、园区和部门的目标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完善考评体系,以全要素生产率、质量竞争力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等为重点,探索构建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新型质量统计评价体系,实行发生区域性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度。

(三)广泛宣传发动。大力宣传质量工作相关方针政策,深入报道我县提升质量、转型发展的丰富实践、先进典型,讲好质量故事,推介质量品牌,塑造质量形象,让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成为全县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政策解读链接:http://xxgk.guannan.gov.cn/news/show-3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