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014309404/2022-00002 信息分类: 政府办公室文件,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通知
发布机构: 灌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文日期: 2022-01-18
文号: 灌建发〔2022〕2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灌建发〔2022〕2号 关于印发《灌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各有关企业: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现将《灌南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

关于印发《灌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灌建发〔20222

 

 

关于印发《灌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各有关企业: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现将《灌南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灌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1月18日

 

 

灌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22118日印发


灌南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

序号

类别

防控要点

1

机关事业单位

1.做好干部职工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向办公室如实报告。

2.督促安保人员做好办公场所值班值守工作,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查验双码,佩戴口罩。

3.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做好工作和生活场所清洁消毒。

4.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专班制度,非必要不离灌不离连。

5.一楼大厅宣传重点地区最新风险等级提醒与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

6.做好会议疫情防控工作。

2

物业小区

1.“梳网清格”,梳理排查来灌返灌人员,落实防控政策。

2.居家隔离需单独居住,并有独立卫生设施,不符合需要集中隔离。

3.“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一米线、不握手、用公筷、非必要不离灌”。

4.居民进出小区、均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外来人员提前或抵灌12小时内向社区报备,提供返灌前14天行程,进出小区、还应配合登记信息、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小区入口处张贴最新中高风险地区提示、小喇叭宣传防疫知识及新冠疫苗接种宣传。

5.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少摆席、少串门、少聚集。

2

物业小区

6.“五有一网格”。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并加强网格化管理。

7.物业小区与各对应社区形成外地(市外)返灌人员信息闭环管理,即居民到物业报备-物业到新安镇相应社区报备-新安镇及时对返灌人员进行摸排-报指挥部及时甄别并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县住建局与新安镇加强工作沟通和联系,督促小区物管做好本小区报备人员信息登记,并及时对接社区等工作。

3

建筑工地

1.严格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出入口,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

2.严格排查进场人员情况。做好离灌返灌信息登记和行程监测,实施离灌返灌登记报批制度。

3.严格施工现场人员健康管理。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所有人员不得带病作业。

4.加强对冷链食品的消杀,建立登记和消杀台账。

5.工地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区域要坚持每日一消毒并做好记录。

6.鼓励工人在灌过年,采取各类有效措施鼓励留灌过节。

7.醒目地方宣传重点地区返灌报备与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

4

售楼部及中介机构

1.在各类促销活动中,实行错峰出入,防止人员大量聚集。

2.做好防疫物资和设备储备工作。

3.做好离灌返灌信息登记和行程监测,实施离灌返灌登记报批制度。

4.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一米线、员工健康检测。

4

售楼部及中介机构

5.鼓励员工在灌过年,采取各类有效措施鼓励留灌过节。

6.春节期间安排劳动者正常工作的。弹性休假,合理调休。

7.办公室、售楼大厅、电梯等每日清洁后消毒并做好记录。

8.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演出联欢、集体团拜、年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9.醒目地方宣传重点地区返灌报备与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

5

商品混凝土企业业

1.加强人员管控,做好来访人员登记及双码检查登记工作。

2.   加强现场管控,定期开展消毒杀菌处理并做好记录。

3.    

3.做好离灌返灌信息登记和行程监测,实施离灌返灌登记报批制度。

4.做好防疫物资和设备储备工作。

5.鼓励员工在灌过年,采取各类有效措施鼓励留灌过节。

6.醒目地方宣传重点地区返灌报备与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