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委、总)支部、村(社)委会,镇直各部门及驻镇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作用,根据《灌南县关于进一步强化“精网微格”落实“楼栋长”“十户长”联防联控实施方案》(灌网格办〔2022〕1号)和县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指挥部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三口镇“十户长”职责任务清单。
一、总体目标
深入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十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 优势,全面掌握责任区内人员流动和异常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精网微格”做实做细,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二、工作要求
(一)编制一张精网微格。依托自然村庄,以十户为基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十户长”。
(二)制定一份职责清单。根据上级要求和我镇实际,制定“十户长”职责清单。
(三)绘制一张网格图表。根据村域图,将各“十户长”所包区域进行划分,标明责任区,挂图上墙。
(四)完善一套管理机制。建立“镇—村—网格—“十户长”“的上下联动机制,结合条线横向联动,实现统筹管理,落实考核奖惩。
(五)建立一个管理平台。纳入镇、村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依托现有网格化工作系统,结合各条线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十户长”管理系统。
(六)突出一份考核评比。定期对“十户长”工作开展评比,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重用,对不适应工作的及时更换。
(七)加强一份成果运用。对“十户长”工作中发现的信息、隐患和社情民意等及时向责任单位流转,切实发挥“网格长”“吹哨人”作用。
三、“十户长”职责清单
(一)基础信息采集。“十户长”要对责任区内村户开展一次上门走访,全面掌握联防村民的常住人员、暂住人员等情况,并开展信息采集,上报责任区网格员,建立完善“一户一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二)社情民意收集。“十户长”要及时了解责任区内村户服务需求和诉求事项,积极提供帮助,在权限范围内提供直接办理或者代办服务,同时做好认真的登记,将详细情况报送至镇、村相关受理部门。
(三)安全隐患巡查。“十户长”要对责任区开展每日巡查、定期检查,及时排查、化解责任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排查网格内治安、消防等公共安全隐患,随时记录、掌握、上报各类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劝告、疏导、教育等工作,无法化解的问题及时上报镇、村领导或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四)矛盾纠纷调解。“十户长”要积极化解责任区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存在的矛盾纠纷,积极主动介入,做好稳控和化解;不能化解的,迅速报告给镇调解中心或派出所,并且做好现场稳控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后期积极跟进的同时做好化解结果的上报工作。
(五)政策法规宣传。“十户长”要积极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宣传动员工作,搞好法律、科学等知识的普及工作,引导群众把上级的决策、决定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架起镇村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宣传工作,逐户上门发放疫情宣传资料,提醒邻里不聚集、 少出门、强防护,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官方正面信息, 教育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六)特殊人群帮教。“十户长”要掌握责任区内信访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释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危险物品从业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信息,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走访勤、汇报准、办法多。协助开展流动人员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老人和残疾人帮助关爱、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等工作。
(七)重大事件上报。“十户长”要常态化上报责任区内突发事件情况,如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治安要情、信访稳定、突发事件等各类重大事件,第一时间上报镇村领导,并第一时间稳控,防止事态蔓延升级。
(八)文体活动开展。“十户长”组织责任区内村民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各种社会公益行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九)其他交办事项。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中共三口镇委员会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