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索引号: 014309471/2022-00058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民政、扶贫、救灾,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新安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2-03-31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新安镇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政策解读一、总体目标和要求有哪些?坚持全面排查、精准排查。在对城乡各类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既掌握共性问题、又了解特殊困难,既摸排纳入保障的对象、又摸排存在潜在风险的对象。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新安镇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  字体:[ ]


新安镇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政策解读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有哪些?

坚持全面排查、精准排查。在对城乡各类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既掌握共性问题、又了解特殊困难,既摸排纳入保障的对象、又摸排存在潜在风险的对象。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压紧压实村、社区属地责任,条块联动、各尽其责。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着力解决排查发现的问题,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坚持建章立制、常态长效。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及时健全机制、完善政策,着力构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排查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专项排查整治面向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重点聚焦基本民生保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已经享受基本民生保障政策但生活仍然困难或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问题、是否有未纳入保障但可能存在特殊困难或风险的对象,深入细致排查政策落实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一)排查已纳入保障和服务范围的对象

1.城乡低保对象。排查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定期入户进行动态管理。重点关注低保家庭中的一户多人6人以上、一户多孩(3孩以上和单人户的家庭。

2.特困人员。排查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和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签订、服务协议落实等情况。重点关注失能、半失能和重病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3.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排查8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年人,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年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中独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三类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照料、安全监护、关爱服务等情况。

4.困境儿童。排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监护、生活照料落实情况。

5.留守儿童。排查留守儿童的监护、委托照护、关爱服务落实情况。

6.生活困难残疾人。排查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对象、居家托养照料服务对象、低收入精神残疾人免费基本用药对象等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关注低保家庭内的残疾人,低保家庭外无固定收入的智力、肢体、精神、视力四类一、二级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倍以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以及各镇扩面范围内的残疾人。

(二)排查未纳入保障可能存在特殊困难或风险的对象

1.街面流浪乞讨人员。

2.因病因灾因祸等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

3.申请低保未通过的家庭、近三年动态管理退出低保的家庭。

4.事实无人抚养但未纳入保障的困境儿童。  

5.可能符合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但未申请的对象、有明显残疾但未申领残疾人证的困难对象。

6.重复信访反映家庭生活困难的对象。

7.因未落实户口、人户分离等原因导致无法享受救助帮扶政策的对象。

8.其他可能符合救助保障条件但未主动申请帮扶的特殊困难群体。

9.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排查机构住养对象

在民政部门所属的社会服务机构的特殊困难群体,由服务机构按照要求开展排查整治。重点排查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安全监护、权益保障等情况。

三、排查方法和实施步骤有哪些?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负责、强化统筹的原则,以村(居)为单元,开展排查工作。

(一)动员部署阶段(41日前)

 根据镇级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全面部署启动排查整治工作。

(二)排查准备阶段(46日前)

1.村(居)排查梳理。村(居)组织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村民代表等对辖区所有家庭进行认真排查梳理,列出已纳入保障服务范围的家庭(个人)名单、未纳入保障但可能存在特殊困难或风险的对象名单,汇总形成专项排查基础名册,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46日前上报镇民政办。

2.专题培训。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对相关业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三)组织实施阶段(4-6月)

1.镇组织排查。镇按照制定的排查工作细则,组织入户排查队伍,由镇包村干部牵头,以村(居)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等为主体,以每个村(居)为单元,对照名单,逐庄逐户、逐街逐巷、见人见面开展排查,填写特殊困难群体入户调查表。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汇总,形成排查基本情况报告(一报告)和需要整治的问题清单、需要跟踪帮扶的重点户(人员)清单(两清单,经镇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于5月底前上报县。

2.县级抽查核实。县局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抽查小组,通过实地走访、村民访谈、电话问询、信息比对等方式进行核查抽查。确保辖区村(居)村村到两清单中的对象家家到,对其他纳入保障范围的困难群众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排查工作进度和质量。6月底前,形成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报告,经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上报市和省工作专班。

(四)督导检查阶段(4-8月)

省市县工作专班将组建督导组,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带队,从4月起对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四、整治落实有哪些?

(一)边排查边整治。各村(居)要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立行立改。对自身难以解决需要上级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时梳理上报,提出意见建议。排查中要广泛深入宣传党和政府的民生保障政策,主动告知热线、网络等求助渠道,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帮扶。  

(二)集中攻坚整治。对排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分类研究整治措施,限期解决;对工作机制不完善的,要尽快完善,堵塞漏洞;对工作力量和能力不足的,要配齐配强相关人员,加强培训,明确责任,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水平;对需要新建或改扩建服务机构和设施的,要尽快落实相关手续,尽早开工建设。

(三)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村(居)党组织、村(居)委员会要定期摸排困难居民家庭情况,村(居)干部要常态化走访居民家庭,及时发现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殊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建立特殊困难群体信息数据库和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健全跟踪服务、长效帮扶等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救助帮扶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五、保障措施有哪些?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各村、社区要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落细落实排查整治任务。

(二)稳妥有序推进。要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排查整治,推动排查整治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要细化工作方案,及时会办调度,推动排查整治工作高质量完成。要注重工作统筹,整合力量,防止多头上门、重复排查,避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要敢于动真碰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走过场。要严明工作纪律,注意方式方法,涉及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情况、答复口径、阶段成果等,实行扎口管理,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要建立工作进展周报告制度,镇工作专班将对各村、社区排查整治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原文链接:http://xxgk.guannan.gov.cn/news/show-3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