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灌部省市属单位:
《灌南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意见》已经县十五届政府第41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 年 11 月 7 日
(此件公开发布)
灌南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意见
为统筹推进我县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4〕41号)及《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连政发〔2024〕40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更好扩投资、促消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27年,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科教、文旅、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连续四年较2023年增长分别为5%、10%、20%、30%左右;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大幅提高,高质量耐用消费品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行动
重点围绕制造业、能源和生态环境、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装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等六个重点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争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能源、教育、文旅、医疗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
1. 加快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钢铁冶金、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老旧设备更新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改造,落实国家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惠企政策,组织实施兴鑫钢铁330平方米烧结、亚新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等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贯彻落实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培育等奖补政策,打造地浦科技智能工厂、建设原秀科技和华尔化工智能车间;推动汤沟两相和酒业申报五星级企业上云,裕灌农业、中能化学等企业申报四星级企业上云,珀然轮毂、佳润新材料等企业申报三星级企业上云;年均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个以上。支持延展金属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裕灌现代农业、润普食品申报省级绿色工厂。提升钢铁冶金、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重点行业用能设备能效水平,落实购置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专用设备所得税抵免政策。对使用年限较长和能耗、排放、安全、技术指标落后的老旧生产装置更新改造,到2027年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实际投产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老旧化工装置应换尽换。(县工信局、县税务局、县应急局牵头负责)
2. 加快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果林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提升北部城区及农业园区供电能力。加快能源领域结构革新,推动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实施标准化线路改造,深化配电网自动化实用化,加快数字化电网升级,提升电网灵活承载力和主配微协同控制能力,打造高质量试点示范,到2027年配电工程投资达到7亿元。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支持,逐步推动水质和空气自动站自动化升级,老旧实验室大型仪器、水质自动站、空气自动站等设备更新;加快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备更新改造、工业企业大气环境治理设备更新改造,固废治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到 2027年更新1个大气自动站点PM2.5设备、县监测机构设备74台(套)。(县发改委、灌南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3. 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出台《灌南县市场局老旧住宅电梯安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组织对全县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电梯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结果为不符合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按规定使用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加装更新电梯(更换老旧配件)。组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能源托管服务单位投资改造,达到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到2027年全县完成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推进城市生命线更新改造,计划完成颐和家园、锦绣丽都等10个老旧小区管道、泵房及水表等设施改造工作,润天都汇、锦绣丽都等50个小区计量设施安装,对部分镇主支管网加装流量、压力、补加氯计量设施,改造老旧燃气管道18.5公里。推进新苏国丰公司完成2条既有生活垃圾焚烧厂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推进环卫设施设备更新,积极争取上级环保奖补资金,到2027年分别完成6座垃圾转运站、38辆环卫车辆、83只垃圾压缩箱更新。(县住建局、县市场局、县综合执法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4. 加快交通运输设备更新。分层分类分批推进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鼓励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公司在更新或新增车辆时,优先考虑新能源车辆,计划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19辆,到2027年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占比达到55%以上。力争2025年底基本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鼓励淘汰国IV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鼓励淘汰使用船龄达到老旧河船年限的内河航运船舶,支持电动、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并推动新能源和LNG等动力船舶应用。推动港口设备更新,按标准新增、更换和改造更新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港口作业机械、港内车辆、海事巡查等装备。(县交通局、灌南生态环境局、县应急局牵头负责)
5. 加快农业农村装备设备更新。依据《江苏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意见》(苏农规〔2020〕10号),淘汰报废老旧农机,加大耕、种、管、收、烘各环节农机装备更新力度,加快高效低耗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到2027年报废更新农机3500台(套)以上。开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烘干等设施设备更新,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到2027年鼓励经营主体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棚室1000亩,利用省级生猪稳产保供项目资金实施15个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利用省级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补助专项资金完成43艘以上渔船北斗终端等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对船龄10年以上的渔船救生筏进行更新淘汰,改造智能绿色产地烘干中心1个。(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6. 加快教育文旅医疗设备领域设备更新。补齐学科教学装备配置短板,侧重于基础教育、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重点实验室等设备更新。其中,中小学添置实验设备、信息技术设备,进行运动场改造,灌南中专添置通用机电设备与调试设备、新电工技术设备,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台式电脑),更新置换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数控车床、PLC实训台),新配置教学仪器(新能源汽车、动漫动捕仪)。推动文旅设施设备更新,加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剧团等文化场所设施智能化升级,更新城市书房、智慧书屋设备,推广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为广大市民提供文化服务,到 2027年累计更新文化设施设备30台(套)。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设备更新,逐步在全县公立医院推行AI智能病历诊断、智能外呼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备迭代升级,力争到2027 年累计更新医疗设备300台(套),实施病房环境改造和设施提档升级,提高2人间和3人间病房数量。〔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县卫健委牵头负责〕
(二)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积极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力争到2027年,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0%,累计实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10万台,促进“互联网+家装”“互联网+二手家居”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1.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0号)、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商消费函〔2024〕75号)等政策宣传工作,让广大居民广泛了解汽车以旧换新优惠政策。组织汽车销售企业(商户)开展汽车展销活动,支持汽车销售企业(商户)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进乡村、进园区、进机关活动,引导消费者及时关注省、市有关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发布动态,指导消费者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报工作,每年更新出租车10辆以上,每年更新公交车辆、客运车辆5辆以上。结合充电桩补短板试点县创建,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电网规划等衔接,优化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将充(换)电设施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范围,鼓励对充(换)电设施给予建设运营补助。(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城发集团分别负责)
2. 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结合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组织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环节监管,开展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以旧换新工作,有序淘汰非标电动自行车,推动电动自行车电池溯源管理。(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市场局分别负责)
3. 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开展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活动,在省、市有关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方案出台后,指导县内家电销售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做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宣传和展销工作。以“全民焕新”为主题,开展家电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宣传活动和促销活动,完善家电销售与服务网络,支持开设以旧换新专区,提供价格立减、取旧送新、免费安装等“一站式”服务。加强绿色节能理念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更换老旧家电、高耗能家电。(县商务局、县供销合作总社牵头负责)
4. 开展家装消费品换新。引导县内家居装潢企业(商户)积极开展推广家装消费品换新展销活动和优惠让利活动,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落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连民养老〔2024〕3号)、《关于印发2024年省市政府民生实事养老服务项目推进方案的通知》(连民养老(2024)4号),分步实施并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录入“金民工程”系统、档案整理归档。(县商务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分别负责)
(三)聚焦推进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优化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推动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促进装备再制造和梯次利用,全面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到2027年,报废汽车、废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分别增长50%、30%以上。
1.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加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简化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登记流程,做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备案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村)回收网点、镇中转站、县综合市场布局,到2027年力争我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商户)数量超30家、建设综合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数量1个。加快“换新+回收”等新模式发展。强化社会源废弃物分类收集、中转贮存等回收设施用地要素保障,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相关规定的,可通过划拨等方式供地。保障废旧物资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县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公安局、县供销合作总社分别负责)
2. 加大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力度。用足政策引导鼓励灌南广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商户)提供上门取货等便捷服务,建立退役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处置“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构建以电池制造企业、第三方回收方为主体的规范化电池回收体系。力争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县商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分别负责)
3. 促进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市通办、一网通办政策,加强汽车流通信息服务(二手车)系统建设应用,研究建设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县商务局牵头负责)
4. 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鼓励开展报废汽车、光伏设备、动力电池等回收再利用,到2027年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占比显著提升。提升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支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项目建设,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及国家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等措施。(县发改委、灌南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四)聚焦实施标准升级行动
依托节能宣传周、全国“质量月”等活动开展,强化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宣贯。执行消费品质量标准,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提高质量安全治理水平。对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企业提供帮扶指导,组织企业申报地方标准项目,对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公开进行监督和服务。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落实能耗、排放、技术标准,跟踪“双碳”技术标准、产品碳足迹标准制定实施,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关注大宗固废回收利用、废弃光伏组件综合利用等相关地方标准制修订动态并及时推进实施,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县市场局牵头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机制,强化调度推进。成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工作(以下简称“两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县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自本工作方案正式印发之日起1个月内分行业、分领域、分年度制订配套工作方案,拟定任务清单,对本年度目标分解到季、月、周。根据上级要求按周开展工作调度,每周四下午将工作开展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建立通报机制,鼓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县各相关单位分别负责)
(二)主动对接,争取政策支持。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政策对接衔接,结合实际统筹利用好国家、省、市各级政策,财政、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协作联动力度,确保对设备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支持力度,积极与产业、科技、环保等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两新”投资的最大乘数效应。各单位要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抓紧制定贴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让惠民利企政策尽早开花结果。(县财政局、县税务局、灌南金融监管支局、县各相关单位分别负责)
(三)分类梳理,稳步梯次实施。市场主导的工业品和消费品项目摸排既要围绕产业链纵向到底,又要按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等横向到边。政策类项目,各相关单位要对照政策范围精准识别、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城市更新行动、交通设施改造、市政基础提升、循环体系建设、社会民生领域更新等进行谋划。摸底排查工作挖深排细,逐领域、逐行业、逐企业梳理汇总形成“设备需换”清单、“产品需求”清单、“以旧换新”清单等,争取不遗漏一个企业、不遗漏一个项目。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高效务实谋划储备一批、稳步梯次实施一批符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条件的项目。(县各相关单位分别负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消费。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加大“两新”政策宣传。各职能部门在坚守“两新”政策宣传主阵地的同时积极选树一批优秀项目、典型案例,配合宣传部门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商务部门要持续开展各类促消费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等渠道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树立安全环保可持续的积极消费观。(县委宣传部、县商务局、县各相关单位分别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