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灌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灌工信议复〔2025〕24号 签发人:张庆霹
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第02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钟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施策 “链”就产业“生态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强化工业运行调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赋能,坚持真抓实干,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体系逐步构建。围绕钢铁冶金、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实施重点产业链挂钩培育,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明确产业链发展方向,每条产业链由链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责任单位和园区载体按照职能分工协同推进,成立产业链培育专班,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位县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出台钢铁冶金、精细化工、绿色食品、机械电子、合成生物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晰各条产业链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以“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产业链条构建完整”为路径,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4+2”产业体系构建取得实质性进展。以“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产业链条构建完整”为路径,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优势。钢铁冶金、精细化工、绿色食品、机械电子四个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经济总量的90%,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效应总体提升。
(二)实施专精特新和智改数转网联赋能。一是实施“专精特新”培育。积极宣贯《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把“专精特新”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主攻方向,鼓励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上深耕细作、持续发力,培育壮大“专精特新”方阵。邀请省、市专精特新专家团队深入源钰金属、地浦科技、华尔化工、福邦药业等企业开展评价,庚德电子、永凯化学2家企业成功获批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立大绿能、益达管件等11家企业申报第二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二是开展“智改数转网联”升级。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更新智能车间、“企业上云”、两化融合企业培育库。邀请专家走访延展、华尔、立本、海迪、三联、福邦、小牛等企业,对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按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培育和建设指南要求,华尔化工、原秀科技创成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邀请省厅专家、三大运营商专家来灌开展政策宣贯,讲解省星级上云企业政策和指南解读,全力推进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汤沟两相和成功建成全县首家五星上云,新奥燃气、延展等6家企业获批年内首批三星上云企业。亚邦华尔、延展金属获批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推荐润普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亚邦华尔、福邦药业、银得隆木业等5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三联化工、润普食品、源钰金属等6家企业复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316个。三是优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监测调度,四上在统数字经济行业代码企业共21家,较上年末新增四上数字经济企业9家、减少2家。1-9月份,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40.36%。加快数字产业项目建设,以光电产业园、高新技术园为主要载体,推动互雅科技智慧LED及背光显示屏、科隆科技手机配件加工、旭臻电子手机热弯膜和新能源电池发泡硅胶、三是AI工业智能自动化装备、邃铸电子专用光刻胶等重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数字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开展《2024年灌南县新质生产力(深圳华为)专题研修班》,组织县内重点企业现场参观教学,围绕数字站点、智慧园区、广域网络、全栈数据中心、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华为全周期数字化转型实践解决方案等,以及光传送、光接入、政企光网和行业感知等应用前景,全面展示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亲身感受未来数字化企业场景。
(三)推动产业合作和人才招引协同发展。一是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对全县钢铁冶金、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原料药)、绿色食品、机械电子、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绿色建材、船舶修造、合成生物等9个重点产业的企业产品进行了归集,共220种产品,归集后发放到各镇、园区和企业,供企业家们参考和洽商。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多措并举助企发展。启动仪式上从提档升级、专精特新、企业上云等方面对2022年和2023年转型升级企业和项目进行奖补兑现,工信条线共奖补企业资金249.5万元。服务月期间,累计组织服务企业活动22场,服务企业630家次,银企对接等活动38场,31家企业提出融资需求合计7.57亿元。组织9家企业到省股交中心挂牌“专精特新”专板,4家企业成功挂牌。邀请专家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申报辅导,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基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邀请省、市节能专家为工业企业近100人作了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政策解读;开展“一起益企 精准服务”活动,园区80家中小企业代表参加,邀请专家分别从专精特新申报、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财政贴息、工信领域职称申报、中小企业应急转贷业务办理、融资担保等方面进行政策讲解,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就近便利的惠企服务。二是开展宜兴灌南南北结对帮扶。组织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赴宜兴开展产业对接,在产业方向、业务推广、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生产设备及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措并举帮扶助推两地企业强强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挖掘、推出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横向协作,“联”出新优势、“强”出竞争力、“延”出新价值,不断巩固两地优势产业。积极承接宜兴产业转移,推动威孚新材料、达乐明新材料等宜兴投资的项目建设,威孚新材料已开工建设,达乐明新材料设备安装完成,开展试生产。组织灌南企业家参加“锡连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培训,促进灌南宜兴两地产业跨区域交流互动和转型升级。三是加强人才培育。对接我县优质企业,建立优质企业信息库,侧重于突出展示人才掌握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或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情况,涉及生物医药、化学高分子、智能制造、机械电子等专业。组织优质企业高层次人才17名申报省“333工程”人才。举办海外人才亲属联谊活动,组织来自各镇20余名海外人才亲属参加活动,让灌南籍海外高层次人才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到灌南县在招才引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高地的决心,全力打造政策保障好、服务效率高、人才获得感强的人才服务环境。组织三是科技、邃铸科技两家企业人才开展“花果山”英才和“省双创”人才申报工作,“花果山”英才已完成答辩工作,两位人才答辩得分靠前,等待最终审核结果。“省双创”人才工作已经完成网上及纸质材料上报工作,近期将组织专家为申报人才进行多彩模拟答辩,根据人才模拟答辩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为省双创人才答辩做准备。组织我县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绿色智慧化工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参加第九届“创客中国”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三废”一体化深度净化技术入围全省20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焕新传统产业。以钢铁冶金、酿酒食品、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为重点,推动汤沟两相和酒业、兴鑫钢铁、亚新钢铁等重点传统产业焕新项目的实施,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0个。二是壮大新兴产业。完善化工新材料、新医药、高端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工作体系,依托化工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延伸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中华药港”激发创新动能,加大新医药产品研发,提高新医药产品种类和经济总量;瞄准绿色智能船舶、船用装备等方向,重点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打造临港经济(海河联运)产业。三是布局未来产业。围绕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开展培育。合成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基材料、农业食品、医美健康等合成生物未来赛道,培育2~3家龙头企业,打造非粮原料生物合成产业高地。低空经济产业重点打造固定翼轻型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研发、生产、营销中心,建设通用机场和试飞基地,拓展低空经济培训服务,打造低空智慧物流、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商业航天产业重点建设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打造海上发射平台,建设火箭发射专用码头和商业运载火箭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开展卫星技术测试和运载火箭总装,形成“发射母港+海上机动点位+海上固定点位”相结合发射保障能力。
(二)科技驱动创新赋能产业。一是推动产业政策落地。将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和“10+X”未来产业体系等政策措施落实落细,配套形成符合县域产业发展政策,打造产业基金集群,强化专项资金、产业人才等政策保障,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二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制造业再贷款。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制造业再贷款、制造业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政策高效落实落地,帮助汤沟两相和酒业、兴鑫钢铁、亚新钢铁、毅狮迈新材料等一批项目享受再贷款和贷款贴息政策,鼓励银行为企业授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解读好“智改数转网联”助企奖励政策,推动由点到面全面普及,帮助福邦药业打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加快5G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实施5G工厂建设。四是培育优质企业“专精特新”升级。培育壮大“专精特新”方阵,力争培育小牛科技、光鼎电子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五是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亚新钢铁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和兴鑫烧结设备升级等节能项目稳步实施。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打造福邦药业、珀然轮毂2个“绿色工厂”。
(三)推动产学研创新研发。一是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推进产学研向广度进军、向纵深发展、向交叉融合。做好创新链与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中试化基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高质量转移转化。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着力培育形成一批研发投入过千万元的企业集群梯队。二是做强创新研发主体。鼓励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优质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体化运行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绿色智慧化工技术与装备(灌南)研究所,推动汤沟酒业与江南大学共建数字化酿造研究院,建成白酒自动勾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培育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在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高价值专利。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优化商标管理体系,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注册商标拥有率。聚合多方资源、厚植质量优势、打造质量标杆,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助力质量强县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质量奖创建氛围。
感谢您对我县经济工作的支持,希望继续多提好的意见和建议。
灌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4日
联 系 人:舒震宇
联系电话:83221188
抄 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灌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2025年7月4日印发
共印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