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8月上旬以来,我县遭遇罕见持续高温,8月5日至今,最高气温35℃以上天数已连续7天,且据气象部门预测高温天气将持续到15日左右,极端温度可达37℃。当前,我县水稻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大部分都处在幼穗分化始期(苞原基分化至枝梗分化期),部分已经进入颖花分化期,预计8月底开始陆续抽穗扬花。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是对外界温湿度最敏感的时期,连续5天日平均温度30℃以上,日最高温度3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就会严重影响水稻正常幼穗分化和授精结实,导致花粉败育、造成空秕率增加,结实率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各乡镇要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减轻极端高温对水稻的危害。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重视高温热害不利影响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总产占全县粮食总产的50%以上,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是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当前罕见持续高温,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要切实把高温热害防御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高温热害监测预警,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密切联系,关注灾害性天气和灾害发生动态,因地制宜,及早制定高温热害防御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短信等传播途径,加强宣传引导,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御应对工作,减轻高温热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二、科学应对,有效防御高温热害
(一)加强水源调度,灌深水护苗。在极端高温条件下,田间水分蒸腾量大、失水快,要通过及时灌溉,弥补水分损失,同时改善稻田局部气候条件,降低冠层温度,增加田间湿度。各地要加强水源调度,确保每块田都能及时灌水,并保持水层5-8厘米,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喷灌、浇泼、流水灌溉以及日灌夜排等措施,千方百计降低田间温度,减轻高温危害。
(二)加强肥料运筹,弥补养分消耗。极端高温导致水稻营养消耗过快、根系活力下降、光合能力减弱等,对构建高质量群体带来一定影响。各乡镇要在施好穗肥的基础上,针对极端高温,因苗补施穗粒肥。对生育进程较快的田块,在破口期亩增施3-5公斤尿素或喷施叶面肥等,增强叶片光合功能,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光合产物积累转运。对迟播、迟发,群体偏小的田块,因苗早施重施促花肥,并在倒2叶抽出期间适当增施保花肥。对群体偏大、叶色褪淡不明显的田块,要通过叶面喷肥等措施,延长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产量损失。高温高湿天气易加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今年全县水稻群体较大,田间郁蔽,虽然前期纹枯病发生较轻,但据目前观察,纹枯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各乡镇要结合苗情,对近期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重发田块,做好肥药混喷工作。防治时要避开高温时段,用足水量,以防造成药害。要强化安全意识,防止高温中暑和农药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服务指导,提高防御实效
近期极端高温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长,危害呈隐性扩展趋势。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要强化服务意识,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和灾害发生动态,加强农情会商,因苗提出管理意见,提高防灾减灾的时效性、针对性。要加强技术指导,农技人员要深入生产一线,分片包干,踏田指导,帮助农民落实各项田管措施,切实减轻高温危害,努力夺取秋粮丰收。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
灌南县农业委员会
201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