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1-11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灌南发改委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稳中有进、好中求快、务实苦干”的年度工作主题,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坚持以项目推进为根本,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始终保持紧迫感与危机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挑战增多的形势下,全县经济运行仍然保持“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11项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11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02亿元,增长11.9%(季度数据);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19.26%;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75亿元,同比增长21.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19.08亿元,同比增长20.4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3亿元,同比增长13.7%(季度数据);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7元,同比增长8.7%(季度数据);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98元,同比增长11.5%(季度数据);实现全部工业用电量16.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6%;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地方自营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8%;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21万美元。
二、全县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逐渐发力,化工行业强势领跑。
1-11月份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36.83亿元,同比增长19.39%,增幅较上月加快1.76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15.1%。截至11月底,全县163家规模企业中,95家企业保持增长,12家企业实现倍增。钢铁冶金:产能显著扩大。随着钢材市场淡季来临,钢贸商继续压缩存货,粗钢及建筑用钢价格整体平稳。兴鑫钢铁生产稳定,亚新钢铁已正式投产。1-11月份全县钢铁行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210.4亿元,同比增长47.68%,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近5成,新增产能拉动全县工业产值增长12.5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持续低迷。铜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震荡,铜材市场略有好转,降幅有所收窄。目前,我县7个铜企大幅减产,根博铜业和利泰金属产量下降70%,5家铜企停产,海胜铜业维持生产。1-11月份,铜材加工行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6.59亿元,同比下降26.13%。医药化工:牵头领跑。染料行业提价意愿强烈,多方面信息显示环保趋严是必然趋势,染料后续涨价有保障。化工园区染料及医药农药中间体三大板块产值、利税均稳步上扬;全县76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中,37家企业增幅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其中致诚化工、道博化工、佳麦化工等9家企业产值、销售实现倍增。1-11月份完成规模以上产值83.87亿元,同比增长21.13%。船舶修造:趋于稳定。胜华船业、名洋船业、美尔美图船业、海中洲船业4户正常生产。1-11月份,船舶企业实现下水船舶11艘,计2.08万载重吨;手持订单8艘,计3.28万载重吨。机械电子:初具规模。机械电子行业产销情况较好,1-11月份杰孚特重工、科冠电子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4.1%、30%。1-11月完成规模以上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6.6%。酿酒食品:产销较好。6家酿酒食品企业4家产销量增长较快。1-11月份,汤沟酒销量同比增长18.25%,润普食品销量同比增长52%。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房地产市场温和上升。
1-11月份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75亿元,同比增长21.42%,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51.37亿元,同比增长20.2%;工业投资完成134.19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19.08亿元,同比增长20.49%。44个重点项目, 1-11月份完成投资8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9%。其中,235省道灌南段改线工程已超前完成计划;江苏中能化学联苯技术改造已完成;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进展缓慢。 13个集中开工项目, 1-11月份完成投资18.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7%。其中,1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4个项目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3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房地产方面:“金九银十”以来,房地产市场日趋淡化调控,市场刚性需求不再观望,纷纷出手,成交量、成交价均保持温和上升。1-11月份,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53亿元,同比增长13.07%,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3.17亿元,同比增长25.19%,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0.64%;1-11月份商品房销售5480套,同比上升16.3%;销售面积71.4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3.79%。11月份全县城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350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2.8%。
(三)财税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
1-11月份,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收4.53亿元,增长19.26%;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4.2%。全县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有所加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占比较大,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资金调度压力巨大,仅2013年当年预算缺口就达5.5亿元。金融方面:截至11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65亿元,比年初增加16.51亿元;全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7.35亿元,比年初增加18.11亿元。11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79亿元,比年初增加0.4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2.05%,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贷款质量趋于下滑,不良贷款“双降”势头发生逆转,金融机构经营压力加大。
(四)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增长显著。
长假经济催热消费市场,市民购物、餐饮的消费热情进一步释放,推动全县消费市场持续保持繁荣活跃,消费增长始终处于高位运行。限上批发零售企业占据主体地位,住宿餐饮业增长继续放缓,城镇消费继续领跑。1-11月,全县预计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增长28.4%。对外贸易:外贸出口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全县以“保存量、促增量、调结构”为主线,外贸进出口平稳协调发展,外贸进出口额和出口企业实现“双增”,全年对外贸易出口额增幅远远高于其他县区,增幅跃居全市第一。其中医药化工、木材、电子等行业增幅较大, 6家企业进出口额度达800万美元以上,其中连云港润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连云港珂司克化工有限公司、连云港市金囤农化有限公司、南龙(连云港)化学有限公司分别出口1739万美元、1192万美元、1119万美元、1033万美元。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要指标增速呈现回落,投资拉动成效显现不大。“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实施“转方式、调结构、稳货币”的宏观政策及外部需求相对依然不足的态势下,我县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下行压力犹存,经济增长势头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一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同期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另一方面,有效投入不足,新开工项目数较少,结转项目进展缓慢,重大项目支撑不够,投资拉动连年高速增长,疲态显露,后劲不足,导致投入产出比降低。
(二)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一方面,财政收入虽然实现较快增长(2013年财政收入的完成是在多年持续高基数基础上,仅是勉强完成),但后续增长缺乏工业经济支撑,地方可用财力增长十分有限,面对各种政策性支出增长、历史性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上年结转指标、加快发展的多重压力,资金缺口近40亿元。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存在“错位、越位”现象。巨额的历史陈欠债务,以及近几年用于县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而融通的资金,未来本息偿还将主要依靠财政兜底,财政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将越来越大。
四、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转型升级,紧抓工业立县不放松。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园和两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载体优势,尽快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深入推进“千企升级”计划,加快推进新冠酒业、仁欣化工、华尔化工、嘉隆化工等重点项目技改投入,加大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深入实施“腾笼换凤”战略,加大企业清理整合力度,将有限的土地供给体量大、效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集约发展水平,全力推动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的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迅速开展临界点企业摸排工作,为明后年再储备一批规上企业。拓展南北合作区域,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太仓灌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建设。
(二)突破重点环节,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机遇,密切关注中央、省有关投资重点和投资方向,进一步明确项目谋划的方向和重点,继续把争取上级各类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康得新复合材料、亚邦新材料、田楼中小企业园等新上项目实行打包服务,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尽快促成开工建设;对恒隆高效农药、迪安化工、百禄中小企业园等在建项目要加强协调督导,尽快促成竣工投产;对亚新制管、克胜作物、宝石重工二期等竣工项目要抓紧设备调试,尽快促成达产达效。要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做深做细项目库,充分准备,及时申报,重点以民生项目、农业水利、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等方面为突破,谋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对灌南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以项目推进经济发展,以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促进更多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的项目进入国家计划盘子,为我县发展提供更大更多助力。
(三)狠抓招商引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台阶。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生命线,明确乡镇、园区、部门一把手主抓,每个月汇报招商成果,坚持不懈抓下去,全力以赴求突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园区布局,加强集聚区的策划和包装,突出抓好江苏沿海开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申报中哈自由贸易区和南北共建园区等重大载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22亿元的硕项湖寰宇乐园、总投资18亿元的津通(灌南)科技园、总投资40亿元的宁波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吸引国际资本、民营资本等各类资本进入,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研发创新、科技产业孵化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动全县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四)强化资金保障,缓解项目资金发展需求。建立融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融资工作积极性。整合资产资源,建立政府重点项目工程融资项目库,选择、培养一批有潜在收益、有竞争能力的融资项目,适时调整,适时补充,积极进行包装、打包,加大跑动,争取资金支持。加强金灌集团和担保公司资金运作,缓解县、乡财政压力;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模式,积极融通资金,保证全县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全力做好13金灌二期债券发行工作,同时,通过组建实体公司,做优做强新的融资主体,为长远的资金运作做好载体的准备;围绕新一轮城市规划和布局,加大土地商业开发力度,加大存量土地清理力度,切实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五、下一阶段国内经济走势展望
宏观数据方面: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与上月持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高点,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
——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0%,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
——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0%,比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20亿元,同比增长13.0%。
——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2万亿美元,增长8.3%;进口1.77万亿美元,增长7.1%;贸易顺差2341.5亿美元,扩大18.3%。
——1-11月,全国财政收入1196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747亿元,增长9.9%,比1-10月累计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2.4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5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6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当月净投放现金846亿元。
宏观政策方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对于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改革”,提出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宏观分析方面: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年内巨额的财政结余可能令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消费支出有望继续加速,从而支撑10%左右的工业增长。
宏观经济前瞻:
12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2~2013)》。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关键时刻,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继续下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6%,物价水平稳定在2.5%。面对结构性减速的压力,2014年仍然是一个主动减速、控风险的调整年。蓝皮书通过对GDP分解、劳动生产率分布和生产函数的三重计算,得出结论:中国经济2013-2018年增长区间为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