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95/2013-00031 信息分类: 其他,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运行,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3-11-08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灌南县1-10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灌南县1-10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浏览次数:  字体:[ ]
 

灌南县110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灌南发改委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稳中有进、好中求快、务实苦干的年度工作主题,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根本,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始终保持紧迫感与危机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挑战增多的形势下,全县经济运行仍然保持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12项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10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02亿元,增长11.9%(季度数据);实现财政总收入57.02亿元,同比增长9.14%;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18.26%;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44亿元,同比增长21.5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00.92亿元,同比增长20.8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3亿元,同比增长13.7%(季度数据);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7元,同比增长8.7%(季度数据);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98元,同比增长11.5%(季度数据);实现全部工业用电量14.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5%;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地方自营出口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0.4%;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16万美元。

二、全县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发力爬坡,化工行业牵头领跑。

1-10月份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71.27亿元,同比增长17.63%。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5.2%,累计增幅环比加快0.1个百分点,同比落后1.4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全县163家规模企业中,96家企业保持增长。钢铁冶金:市场整体平稳。随着钢材市场淡季来临,钢贸商继续压缩存货,粗钢及建筑用钢价格整体平稳;兴鑫钢铁堆沟厂区生产稳定,汤沟厂区恢复生产;亚新钢铁已正式投产;1-10月份,全县钢铁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176.85亿元,同比增长39.81%有色金属持续低迷,但降幅收窄。1-10月份,全县有色金属行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31.6亿元,同比下降27.2%医药化工牵头领跑。1-10月份,全县化工产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71.71亿元,同比增长19.22%76家规模企业中,33家增幅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其中皇马农化、国盛化工、佳麦化工等6家企业产值、销售均实现倍增。船舶修造:没有大的变化。胜华船业、名洋船业、美尔美图船业、海中洲船业4户正常生产。1-10月份,船舶企业实现下水船舶11艘,计2.08万载重吨;手持订单8艘,计3.28万载重吨。机械电子:初具规模。1-10月完成规模以上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22.25%。杰孚特重工领跑全县机械行业,宝石重工等在建项目将实现机械行业的多元化。酿酒食品:产销较好。酿酒食品企业共6家,4家产销量增长较快。1-10月份,汤沟酒销量同比增长18.25%,润普食品销量同比增长46.32%

(二)固投增速继续保持平稳,房地产市场温和上升。

1-10月份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44亿元,同比增长21.58%,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29.77亿元,同比增长20.10%,工业投资完成114.65亿元,同比增长21.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00.92亿元,同比增长20.80%。投资增长继续保持平稳,传统行业成为投资重点领域,医药化工、金属冶炼和设备制造三大行业产值预计分别增长38.2%51.7%32.7%,占规上工业投资比重7成以上。房地产方面:金九银十房地产市场活跃,量价齐涨,温和上升。1-10月份,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12.39%,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1.44亿元。商品房销售市场较同期回暖,1-10月份商品房销售5100套,同比上升14.57%;销售面积65.9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74%10月份全县城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3482/平方米,同比上涨22.79%

(三)财税收入较快增长,金融支持明显增强。

1-10月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7.02亿元,同比增收4.77亿元,增长9.1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18亿元,同比增收3.89亿元,增长18.26%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5.71%。全县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有所加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占比较大。截至10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07亿元,比年初增加19.43亿元;全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77亿元,比年初增加16.51亿元。10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77亿元,比年初增加0.39亿元。全县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对县域重点项目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四)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增长显著。

假日经济催热消费市场,市民购物、餐饮的消费热情进一步释放,推动我县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发展势头,消费增长始终处于高位运行。1-10月,全县预计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30.0%。商贸流通稳步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流通企业培育、农贸市场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使市场消费潜力大幅开发。对外贸易:外贸出口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全县以保存量、促增量、调结构为主线,外贸进出口平稳协调发展,外贸进出口额和出口企业实现双增全年对外贸易出口额增幅远远高于其他县区,增幅跃居全市第一,其中木材、电子、化学医药、船舶等行业增幅较大,6家企业进出口额度达800万美元以上。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要指标增速呈现回落,投资拉动成效显现不大。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实施转方式、调结构、稳货币的宏观政策及外部需求相对依然不足的态势下,我县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下行压力犹存,经济增长势头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一方面,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同期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另一方面,有效投入不足,新开工项目数较少,结转项目进展缓慢,重大项目支撑不够,投资拉动连年高速增长导致疲态显露使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债务违约风险加剧。一方面,财政收入虽然实现较快增长(2013年财政收入的完成是在多年持续高基数基础上,仅是勉强完成),但后续增长缺乏工业经济支撑,地方可用财力增长十分有限,面对各种政策性支出增长、历史性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上年结转指标、加快发展的多重压力,资金缺口近40亿元。另一方面,巨额的历史陈欠债务,以及近几年用于县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而融通的资金,未来本息偿还将主要依靠财政兜底,财政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将越来越大。

(三)项目落地难,手续办理慢,投资主体信心不足。土地问题依然是制约项目落地的首要问题,项目用地指标短缺,土地性质界定困难,征地拆迁进度迟缓,导致部分项目难落地、难开工。新《产业指导目录》的颁布实施,审批权限的调整,环评、安评、能评、风评等各项审批手续的严格实施,导致项目审批时间延长,项目手续办理缓慢。同时,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加之相关产业产能过剩、去产能化缓慢,地方政府债务进入偿债高峰等导致投资主体信心严重不足,影响项目进一步推进和后续投资。

五、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狠抓工业经济。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园和两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载体优势,尽快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深入推进千企升级计划,加快推进新冠酒业、仁欣化工、华尔化工、嘉隆化工等重点项目技改投入,加大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深入实施腾笼换凤战略,加大企业清理整合力度,将有限的土地供给体量大、效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集约发展水平,全力推动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的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迅速开展临界点企业摸排工作,为明后年再储备一批规上企业。拓展南北合作区域,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太仓灌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建设。

(二)突破重点环节,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机遇,密切关注中央、省有关投资重点和投资方向,进一步明确项目谋划的方向和重点,继续把争取上级各类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康得新复合材料、亚邦新材料、田楼中小企业园等新上项目实行打包服务,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尽快促成开工建设;对恒隆高效农药、迪安化工、百禄中小企业园等在建项目要加强协调督导,尽快促成竣工投产;对亚新制管、克胜作物、宝石重工二期等竣工项目要抓紧设备调试,尽快促成达产达效。要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做深做细项目库,充分准备,及时申报,重点以民生项目、农业水利、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等方面为突破,谋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对灌南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以项目推进经济发展,以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促进更多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的项目进入国家计划盘子,为我县发展提供更大更多助力。

(三)狠抓招商引资,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加强集聚区的策划和包装,围绕船舶物流、港口码头、总部经济、城市综合体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强化项目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大力吸引国际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资本进入,加快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关联性强、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不断推动全县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抓好江苏沿海开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申报中哈自由贸易区和南北共建园区等重大载体平台建设,优化园区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围绕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引进关联项目,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转变企业由总部出口为生产基地出口。继续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着力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确保市场秩序安全稳定。

(四)竭力资金融通,缓解项目资金发展需求。建立融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融资工作积极性。整合资产资源,建立政府重点项目工程融资项目库,选择、培养一批有潜在收益、有竞争能力的融资项目,适时调整,适时补充,积极进行包装、打包,加大跑动,争取资金支持。加强金灌集团和担保公司资金运作,缓解县、乡财政压力;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模式,积极融通资金,保证全县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全力做好13金灌二期债券发行工作,同时,通过组建实体公司,做优做强新的融资主体,为长远的资金运作做好载体的准备;围绕新一轮城市规划和布局,加大土地商业开发力度,加大存量土地清理力度,切实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五、下一阶段国内经济走势展望

宏观数据方面: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为18个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经济稳中向好。

——10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

——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1.5%,环比持平。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3%,比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516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1%,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3%

——1-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3999.62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18002.10亿美元,增长7.8%;进口15997.51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2004.6亿美元。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0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1个和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94万亿元,同比增长8.9%,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56万亿元,同比增长8.0%。当月净回笼现金897亿元。

——1-9月,全国财政收入983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801亿元,增长8.6%,比1-8月累计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宏观政策方面:

10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

115日,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宏观分析方面: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盛来运答记者问摘要:1、对于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用12个字来概括,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2、中国现在发展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企业和政府的层面,调结构、转方式的认识统一、态度坚决,行动也很快,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释放改革红利、创新红利,激发和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3、社会预期比较稳定。以上这几个方面说明,当前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还是比较强的,我们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宏观经济前瞻: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中长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针对中国产能过剩、内需不旺、债务攀升的唱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应,在经济由高速转向中低速增长的换挡期,矛盾集中释放是正常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无疑将给世界带来重大利好,一是继续为世界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二是消费升级为世界提供更广大的市场,宋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