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295/2014-00012 信息分类: 其他,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运行,报告
发布机构: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4-01-08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关于灌南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灌南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灌南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16

在灌南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嵇道峰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十二五规划要求和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务实苦干 年度工作主题,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项目推进为根本,以招商引资为龙头,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始终保持紧迫感与危机感,各项事业继续呈现稳中求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一)经济发展类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0亿元,可比价增长12.2%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可比价增长15.1%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亿元,可比价增长13.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3亿元,增长19.3%,完成年计划的103.4%

——规模工业企业达187家,比2012年同期净增25家。

(二)拉动内需类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5亿元,增长21.6%,完成年计划的84.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42亿元,增长22%,完成年计划的78.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增长15%,完成年计划的98.6%

——实际利用外资521万美元,减少2265万美元;自营出口1.7亿美元,增长26.9%,超年计划14.9个百分点。

——引进县外内联资金到位109.5亿元,增长21.6%,完成年计划的115.3%

(三)结构调整类指标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1.7%,比2012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19%,比2012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四)生活改善类指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0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9%,净增1667元,完成年计划的94.8%

——农民人均纯收入9488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2%,净增1016元,完成年计划的97.8%

(五)生态文明类指标

——万元GDP能耗下降3.7%

——城市化率达43.8%,比2012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实现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削减率达1.75%

——实现二氧化硫(SO2)排放削减率达1.13%

——实现氨氮排放削减率达1.97%

——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削减率达1.08%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灌南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瓶颈: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占比依然偏低;受宏观形势、资金、土地、环境、用工等多重因素约束,转型升级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大;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投资拉动边际效应降低;规模企业数量不多,骨干税源较少,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一)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60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我县奋力进位赶超、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宏观层面:2014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保持7%8%增速的动力依然存在。这些动力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城镇化加速、人口质量提升、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2014年国家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战略,掌控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微观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括我县在内的整个连云港市亦面临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推进设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及实施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政策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县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依然拥有巨大的潜力。随着一批重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地生根,工业投资增速出现逐渐回升的良好态势,钢铁冶金、化工化学、港口物流等支柱产业逐年增强。随着硕项湖新城、太仓灌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宁连路灌南南互通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城市建设拉开框架,交通区位、产城联动优势凸显。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机遇和优势,不等不靠,坚定信心,务实苦干,奋力作为,凝心聚力抓发展,集中精力促增长,就一定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快速崛起。

(二)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按照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届七次会议要求,继续以“稳中求进”为工作主基调,以深化改革开放、决胜全面小康为总要求,并与建成全面小康指标、县十二五规划、新一轮沿海开发政策要求等目标相衔接,建议2014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1.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可比价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可比价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20%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增长2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亿元,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亿元,增长14%

——自营出口创汇1.95亿美元,增长15%

——实际利用外资16000万美元。

——引进县外内联资金到位130亿元,增长18.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20,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10437,增长10%

——城市化率达45%

2.约束性指标

——万元GDP能耗下降3.7%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削减率达1.75%

——二氧化硫(SO2)排放削减率达1.13%

——氨氮排放削减率达1.97%

——氮氧化物排放削减率达1.08%

三、2014年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初步安排

2014年初步安排10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66.81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70亿元。分为道路基础设施、工业、服务业、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农业及水利等七大类项目。

道路基础设施类项目安排重点项9个,总投资23.29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0.93亿元。重点实施临海高等级公路灌南段工程、235省道灌南段改线及南互通工程、204国道灌南段改线工程、345省道灌南新港大道三期工程和连盐铁路灌南段及田楼货运站工程等。

工业类项目。安排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170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84.49亿元。重点推进腾航铜业再生铜项目、俊晖复合材料项目、格仁能源光电太阳能电池项目、迪安化工分散染料项目、仁欣化工高档颜料项目和航天生活电器产业园项目等。

服务业类项目安排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54.5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8.3亿元。重点实施寰宇LOBO光影乐园项目、5万吨级矿石码头物流中心项目、金融集中区项目、亚新物流中心项目、灌南硕项湖国际酒店项目和灌南大润发项目等。

城市建设类项目安排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75.9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33.57亿元。重点推进田楼产业新城项目、堆沟港新城项目、硕项湖生态湿地公园项目、硕项湖水厂项目、田楼水厂项目和硕项湖人民广场项目等。

新农村建设类项目。安排重点项9个,总投资11.25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5.95亿元。主要有田楼新农村居住点项目、三口集中居住区项目、北陈集上淋新农村集中居住区项目、孟兴庄大和新村项目、孟兴庄板沟新村项目和堆沟港八队新村建设项目等。

社会事业类项目安排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15.83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8.36亿元。重点推进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项目、硕项湖安置房项目、实验中学迁建项目、硕项湖文化体育中心项目、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和灌南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等。

农业及水利类项目排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17.73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8.43亿元。重点实施裕灌现代农业加工产业园项目、香迪食用菌项目、两相和葡萄酒庄园及基地项目、堆沟港花卉苗木基地项目和易宝嵘成花卉苗木基地项目等。

四、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14年,我们将按照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着力围绕既定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决定,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导向。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规范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做好省、市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积极探索重大项目联审联验制。完善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市政公用事业、水利、旅游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保障、社会事业、重点改革、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实现所有村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逐步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托管、入股分红、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机制。

3.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机制,结合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扎实做好建设用地储备工作,用地指标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建立融资激励机制,整合资产资源,建立政府重点工程融资项目库,选择、培养一批有潜在收益、有竞争能力的融资项目,适时调整,适时补充,加大跑动,争取资金支持。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模式,积极融通资金,保证全县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2014年力争融资25亿元。引进和培育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鼓励担保机构兼并重组,增强融资担保及抗风险能力。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力争做好1家企业上市的前期工作。

(二)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1.突出抓好工业发展。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园和两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载体优势,尽快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新的工业增长点。深入推进千企升级计划,加快推进新冠酒业、仁欣化工、华尔化工、嘉隆化工等重点项目技改投入,加大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深入实施腾笼换凤战略,加大园区企业用地清理整合力度,将有限的土地供给体量大、效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全力推动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太仓灌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体制,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规模企业落户园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规模企业聚集的洼地,成为财税增收的高地。

2.突出抓好项目推进。精心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坚持用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接替有序、持续跟进。创新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对意向项目抓跟踪、抓落实,对签约项目抓落地、抓开工,对在建项目抓进度、抓投产,对投产项目抓扩张、抓提升,努力形成策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3.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生命线。做好新一轮沿海开发政策对接落实工作,突出抓好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南北共建园区等重大载体平台建设,以太仓灌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突出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企业引进和总部引进并重,提高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引进外资型、外贸型企业。积极引进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产业集群。

(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

1.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按照立足发展抓增收、搞活流通谋增收、就业创业促增收、科技创新保增收的工作思路,全力筑牢产业富农、龙企壮农、营销活农、科技兴农、创业强农等五大平台,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主渠道,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村干部率先做种、养、加、销的带头人,建立大户+基地+村官+贫困户的带动模式,鼓励农村科技人员兼职创办高效农业项目。强化项目帮扶,引导帮扶低收入农户发展开发式农业、规模种植业、设施农业,合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增加收入。重抓创业扶贫,开展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实用技能培训。

2.集约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行标准化大棚设施生产模式,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益。继续培育壮大食用菌、设施蔬菜、设施葡萄等优势主导产业,持续提高蔬菜、葡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重点打造设施葡萄产业,新增设施葡萄面积8000亩;稳步推进食用菌产业,力争年产值达到30亿元;发展壮大乡村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加快推动其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继续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统揽全局,促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创建小麦、水稻万亩示范片11个以上,稳定粮食保有量。围绕农业现代化工程21项指标任务,以十项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精心组织实施,力争更多的指标排名全市第一,整体水平全省上移。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创建和园区企业品牌打造,加快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争创2个市级农业园区;重点提高三品基地比重,新增三品品牌30个;新建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16项。

(四)以宜居家园构建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做优做靓新老城区。突出新城功能完善,启动建设硕项湖自来水厂,完成硕项湖输水管线建设,力争硕项湖国际酒店投入使用;突出新城综合开发,重点推进樱花谷、生态湿地景观的开发建设,打造新城标志性新景观,展现硕项湖新城魅力形象。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续建健康南路、悦来东路,改造新东路、镇中路,做好道路修建、管网修补、路灯亮化、环境整治等工作,努力提升老城区形象。

2.做实做好城乡统筹。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按照多元投入、重点突破的思路,提升重点中心镇形象。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大力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建成市级三星级康居乡村1个以上,做好孟兴庄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和李集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完成510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实施8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成绿化示范村10个、标准化示范村2个,造林总面积8000亩以上。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800个。

3.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旅游业是我县的朝阳产业,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将起到主力军作用。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配套设施,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组合开发硕项湖、汤沟古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旅游景点,打造灌南一日游精品线路,加快推进总投资22亿元的硕项湖寰宇乐园项目,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均衡发展教育事业。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持续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着力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高效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政策,推进全县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实验中学新校区迁建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

2.加快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夯实卫生基础,建立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主体、大病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全县人民就医条件,加快县第一人民医院工程建设进度,启动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3.统筹发展文广体事业。完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积极创建省公共文化示范县,重点加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建设。新建10个社戏大舞台,启动图书馆、博物馆改造工程,建好非遗展示厅,全力承办环硕项湖自行车赛、第一届灌南县中平杯体育舞蹈大赛暨华东部分城市邀请赛等市级以上大型单项体育赛事。巩固提高城市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4.切实提升保障水平。对接省市县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财税、信贷等政策对创业就业的支持,抓住创业型城市建设契机,着力培育创业典型,继续支持妇女就业创业。继续推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社保卡发放,做到应保尽保,切实提高参保率。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开展星级五保供养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确保全县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达到省级一星级标准。加强住房保障,2014年全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00套。

各位代表,灌南正处于加快崛起、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积极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为实现全面小康,迈入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灌南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完成情况及2014年主要指标计划表

 

   

单位

2011

2012

2013

2014

绝对数

%

预计数

%

计划数

%

1、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

亿元

182.3

210.47

12.6

240

12.2

273

12

第一产业

亿元

34.33

39.39

5.2

43

4.5

47

4

第二产业

亿元

91.38

105.28

14.6

121

14.5

139

14

工业

亿元

77.53

89.46

14.9

100

14.9

115

14.5

规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53.29

65.49

17.3

78

15.1

95

15

第三产业

亿元

56.62

65.80

14.0

76

13.1

87

13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80.11

181.34

 

220.5

21.6

265

20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5.83

116.32

 

142

20

170

20

规模以上工业固投

亿元

107.15

99.65

 

120.6

21

146

21

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22.2

25.59

15.2

30.53

19.3

34.5

13

4、自营出口

亿美元

1.08

1.34

24.1

1.7

26.9

1.95

15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1573

2786

77.1

521

 

16000

 

引进县外内联资金

亿元

80

90.5

13.1

109.5

21.6

130

18.7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394

18533

13.1

20200

9

22220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7451

8472

13.7

9488

12

10437

10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8.18

54.01

15.3

62

15

70.7

14

7、服务业占GDP比重

%

31.05

31.26

 

31.7

 

31.9

 

高新产值占工业比重

%

15.1

17.62

 

19

 

20

 

8、城市化率

%

40.8

 

42.5

 

43.8

 

45

9、万元GDP能耗

吨标煤

0.82

1.02

-3.7

0.982

-3.7

0.946

-3.7

化学需氧量削减率

%

3.48

 

O.43

 

1.75

 

1.75

二氧化硫削减率

%

1.54

 

0

 

1.13

 

1.13

氨氮排放削减率

%

6.91

 

0.16

 

1.97

 

1.97

氮氧化物削减率

%

3.55

 

0

 

1.08

 

1.08

10、规模工业企业

140

162

22

187

25

207

20

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含下面2个指标)为全市统一核减后的调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