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014309770/2013-00017 信息分类: 政府文件, 其他,通知
发布机构: 灌南县张店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3-05-17
文号: 张政发[2013]20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转发《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政发[2013]20

关于转发《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镇各有关单位:

《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517

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及服务民生福祉安康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94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全市气象工作考核的意见》(连政办发201319)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在苏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功能先进的气象监测预报业务体系

1.综合气象监测体系。一是优化调整气象观测系统布局,统筹建设农业、城市、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网。二是提高观测自动化水平。改革现行人工观测业务体制机制,提高立体观测时空分辨率和观测精度,全面实现气象观测自动化。三是增强气象信息传输与处理能力。建设高性能计算系统,提高数据收集、传输、分发、存储、处理与共享能力,实现气象信息分级分类安全管理。四是加强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装备保障体系,积极探索社会化保障体制机制。五是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

2.气象预报预测体系。一是推进预报业务体制改革。调整预报业务分工布局,健全现代预报业务体制。二是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深入开展定量降水预报、乡镇及重点区域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延伸期天气预报和气候事件检测等业务,完善预报产品和质量评估检验业务。三是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等二次研发,建立本地化数值预报系统和上级数值产品解释应用平台。

(二)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城乡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2.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网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

3.提高公众气象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手段,丰富服务产品,开展科普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气象知识普及率,增强公众气象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4.扩大专业专项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将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与乡镇农技推广、村级组织等建设有机结合,实现集约化建设、综合化服务。开展水上交通、港口作业等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系统等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咨询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三)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型气象台站体系

1.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现代气象业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新型气象台站。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100%

2.推进先进气象文化建设。加强台站气象文化建设,注重用先进气象文化凝聚气象队伍,激发干部职工工作激情和热情,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重点工程

(一)自动化气象灾害监测工程

1.完善新一代气象灾害监测网。一是加密基本气象要素监测。在全县建设二代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现有区域自动气象站9座,新建城市、农村、港口和交通等各类区域自动气象站11座及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2座、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站2座、实景天气监测站4个。二是建立雷达监测网。新建对流层风廓线雷达1部。三是拓展非常规气象监测。新建陆地GPS/MET水汽观测站1座、大气电场仪1套。

2.优化整合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主干网,优化调整广域网,优化集约局域网。理清网络内业务应用类型与数据流程,调整业务、办公等系统的网络接入,实现系统间高效数据交换和各级业务网、办公网与互联网的有效隔离,开展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应用。

3.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建立探测环境破坏预警联动机制,加强探测环境保护宣传和执法检查。

(二)标准化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1.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开展区域短历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应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预报产品,开展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开展7-30天尺度强降水、强变温等重要天气过程预测。建立月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业务,重点开展降水和温度等异常预测和持续性干旱、降水事件的转型期预测。

2.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基于SWAN系统,以雷达、卫星、中尺度自动站和闪电定位、GPS/MET等高时空分辨率的非常规气象资料为基础,开发本地化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天气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及预报信息管理的一体化业务工作平台,提高雷达、卫星、自动站、风廓线和GPS/MET等观测资料的分析能力。

3.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度。发展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精细化预报技术。制作发布可用时效达3天、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的乡镇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和可用时效达7天的城镇预报产品

(三)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优化工程

实施“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和雷达数据处理中心(气象预警中心),加强气象文化、气象科普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台站环境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33月底前完成)

县政府成立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县气象部门开展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调研;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实施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3月—201512月)

各乡镇及县各有关部门要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全面组织实施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县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合作联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20141月—3,县气象部门将组织对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510月—12月)

县气象部门组织做好灌南县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总结与评估,并形成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提请省气象部门对试点工作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论和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经验,谋划“十三五”期间全县气象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机制,制订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措施,统筹推进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县气象部门要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强统筹集约,强化监督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效益,以项目实施带动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强化监督评估。县政府将气象现代化建设列入各乡镇及县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县气象部门要建立跟踪监督、动态考核评估等制度,切实加强对本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推进,按时间、项目节点要求,定期组织评估,准确把握实施进程,及时进行总结修正,确保我县在苏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附件:1.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重点任务进度计划一览表

3.灌南县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责任分解表

4.灌南县2013年度乡镇气象工作目标考核细则

附件1

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刘 

副组长:吴      张永军

成 员:侍     张一东    张海峰    周立伟   

             吴梓进    嵇友亚    杜新忠

     孟卫东    许曙庆    惠学新

     丰士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气象局,张永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灌南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重点任务进度计划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

建设数量

2013

2014

2015

1

升级改造区域自动站

7

2

新建自动气象站

7

3

对流层风廓线雷达

1

4

大气电场仪

1

5

土壤水份自动观测站

1

6

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

1

7

交通气象监测站

5

8

城市近地层能量、湍流观测塔

1

9

城市辐射、温室气象、雾霾综合观测站

1

10

实景天气观测站

4

11

升级改造主干通信网

12

雷达数据处理 (气象预警)中心

(注:阴影部分表示进度安排)

附件3

灌南县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责任分解表

指标名

单位

权重

(分)

目标值

2012

 

责任单位

一、气象观测   22分)

1.气象观测网建成率

%

7

90

60

有关乡镇、县财政局、

县海渔局、县交运局、

县气象局

2.气象观测自动化率

%

6

90

50

县气象局

3.观测信息传输时效

分钟

4

3

11

县气象局

4.观测环境综合评分

5

90

87

县规划局、县国土局

二、气象预报   26分)

5.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

%

8

83

76

县气象局

6.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

%

8

80

65

县气象局

7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时间

分钟

5

20

5-15

县气象局、县文广体局

8.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

%

5

70

60

县气象局

三、气象服务  24分)

9.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

%

7

90

76

各乡镇、县文广体局、

县气象局

10.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

%

6

80

43

各乡镇、县气象局

11.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程度

%

4

80

60

各乡镇、县气象局、

县教育局

12.气象服务满意度

%

7

88

84

县气象局

四、气象科技  14分)

13.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投入比重

%

7

80

50

县科技局、县财政局、

县气象局

14.气象科技人力资源水平

%

7

85

58

县气象局

五、支持保障   14分)

15.地方与上级财政经费支持比

%

7

3:7

2:8

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县气象局

16.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

%

7

100

64

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县住建局、县规划局、

县国土局、县气象局

附件4

灌南县2013年度乡镇气象工作目标考核细则

项目及分值

主要建设内

完成

情况

推进气象

现代化建设

20分)

1)负责提供合适场地,配合气象部门新建、改造乡镇气象灾害监测站、小气候观测站等气象设施。(10分)

2)配合气象部门做好辖区内气象设施管理维护工作,保护设施周边环境不被破坏。(10分)

健全气象

灾害防御

   

20分)

3)成立由乡镇分管领导负责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并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年内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10分)

4)有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或包含气象灾害防御内容),并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配合气象部门建立完善乡(镇)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和相关灾害、地理、人员信息采集。(10分)

深化气象

为农服务“两个体系”

   

40分)

5)依托农技服务中心,按照“六有”标准建立完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向当地至少2个村延伸建立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及时接收气象信息,开展气象服务;(8分)

6)在乡镇人员密集场所或显著位置建有可接收气象信息的电子显示屏,及时接收传播气象信息;(6分)

7)乡镇市民广场或农技服务中心布设气象科普宣传栏,做到年内至少更新内容一次。(6分)

8)形成重大天气发生时确保通过乡(镇)村大喇叭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工作机制,传播及时率达95%以上,充分发挥大喇叭作用;(6分)

9)在民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6分)

10)成立以农技服务人员为主、地方能手参加的为农服务专家联盟,接收气象服务信息,直通田间地头,开展服务不少于5次。(8分)

推进气象

社会管理

   

20分)

11)配合气象部门做好辖区内氢气球施放、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及时上报出现的雷击、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事故,协助做好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工作;(10分)

12)配合县人影办做好相关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基地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行动。(10分)

注:1.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2.“六有”指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upload/201402/27/20140227121352515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