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农发〔2014〕40号
关于印发2014年度灌南县农产品安全工作
相关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委属各单位:
现将2014年度灌南县农产品安全工作相关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83375671,Email:jsgnnjzx@163.com。
附件:1.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监管方案
2.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监测方案
3.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灌南县农业委员会
2014年5月20日
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监管方案
2014年灌南县农委将继续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工作目标,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树立标准化和监管示范典型;继续健全完善监管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支撑能力。
一、加强监管体系队伍建设
1、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农业部门负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实现县、乡镇、村、基地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网格化管理。
2、提升乡镇监管能力。继续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通过省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项目充实完善工作手段,加强乡镇监管人员培训,全面提升素质和能力,真正发挥出乡镇监管站的作用。
二、深入开展监管巡查
3、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县农检测中心要充分发挥监测职能,重点开展对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类食用农产品生产、运输和贮藏环节的监测,对农贸市场、超市进行不定期速测筛查。并注重品牌企业发展质量,全面强化认证后监管,定期对全县“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进行检查和巡查,并有详细记录巡查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要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检查和巡查12次以上,并有详细记录,对在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督促整改,确保生产和消费安全。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特别是对禁限用高毒农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在城乡范围内开展一次农资市场专项摸底大排查,对发现不合法经营的进行清理整顿,确保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对发现有问题的农药,要会同有关部门彻查源头,加大查处力度。通过检验检测、监督检查等多种途径,全面组织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问题隐患,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4、加强联合执法。政策法规科、县农检中心、县种子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定期对全县范围内的农资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进行监督检查和巡查,并有详细记录的巡查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5、加强部门协作。依据县食安委职责分工,对在监督抽查和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现属于流通领域的问题转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属于其它领域的问题要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配合工作。
三、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
6、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认真实施国家、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示范项目,探索推进标准化的模式。
7、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注重发展质量,全面强化证后监管,逐步完善退出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信誉。提高“三品一标”认证准入门槛,完善认证制度。全年发展“三品一标”40个以上。
四、强化农产品监测
8、制定总体监测方案。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总体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9、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做好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产品和区域风险监测。配合省农委全年开展蔬菜省级例行监测、监督抽检、“三品一标”抽检等工作。全年蔬菜质量定性检测农产品样本7700个以上,定量检测50个以上。
10、实行检打联动。对监测中发现问题,特别是发现高毒禁用农药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溯源核查,排查风险隐患,并向有关部门及时通报。依据监督抽查结果,依法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
五、抓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11、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参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灌南县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报告制度,加强舆情监控,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效率
12、完善“灌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首先从乡镇、示范基地开始做起,实行县、乡、基地联机联网,使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测数据等信息即时上传,预警信息即时下传。其次是做好“放心吃”上网工程,力争今年再上2-3个绿色食品企业。
七、广泛开展宣传培训
13、抓好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监管人员、检测人员、标准制定人员、标准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重点加强乡镇监管人员法律法规与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
14、强化宣传。重点依托12316新农村热线、《灌南新闻》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力度。
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监测方案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时掌握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水平,根据省、市要求,决定继续对全县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情况进行例行监测,现制定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监测方案,希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监测范围
县区及11个乡镇;主要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三品一标”生产基地。
二、监测类别及数量
1、蔬菜农药残留定性监测(为民免费测),数量任务详见目标任务考核表;
2、重点时段抽检,数量任务适时通过;
3、专项整治抽检,数量任务适时通过;
4、“三品一标”产品抽检,数量任务适时通过;
5、不可预测农产品专项检测,数量任务适时通过。
三、监测要求
县农检中心负责乐天玛特、家得福、农工商等3个超市及城东菜场、城北菜场、聚农商贸城等3个农贸市场;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自行提供蔬菜、农贸市场和超市名单,其中蔬菜生产基地数量不少于3个(每次随机抽检2个),农贸市场1个,交由县农检中心汇总存档。抽样地点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当地蔬菜销售和管理水平。凡被确定的抽样地点不得拒绝抽检,否则其产品按不合格处理。各监测点除生产基地外,其余监测地点相对固定。
四、监测品种和数量
1.监测的蔬菜品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包菜,生菜,萝卜,叶用莴苣,豆苗,香菜,芥菜,菜苜蓿,茼蒿,苋菜,乌塌菜,菜薹(心),长豇豆,大白菜,小青菜,花菜,芹菜,韭菜,菜豆,蕹菜,菠菜。如无以上品种可调整其它品种,控制幅度在15%以内。
2.监测数量:各乡镇每月例行监测样品总数不得低于30个,其它监测类别具体通知。监测的样品尽可能具有连续性,使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五、监测项目、方法和判定依据
1、抽样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规定执行(NYT 789-2004蔬菜农业残留检测抽样规范)
2、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蔬菜农药定性监测采用酶抑制法,依据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和行业标准NY/T448-2001《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能快速检出被测样品的农药残留。项目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监督抽检项目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胺、久效磷、甲拌磷、氧乐果、乐果、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三唑酮,共15种农药,检测依据为NY/T 761-2004。稻谷(大米)监测项目为三唑磷、甲胺磷、毒死蜱、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乐果、吡虫啉和扑虱灵,共计8种农药,检测依据为GB 2763-2005所要求的方法。水果监测项目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胺、久效磷、甲拌磷、氧乐果、乐果、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三唑酮,共15种农药,检测依据为NY/T 761-2004。食用菌检测项目重点为荧光增白剂;“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督项目分别按照所抽检农产品对应的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要求选择不同的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3、判定依据:蔬菜农药定性监测根据显示结果确认,不合格产品可进行定性复检和定量检测;其它类别监测根据农产品(食品)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进行判定,所监测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该产品所检项目合格”;有一项指标不合格者,即判为“该产品不合格”。
六、承担单位
蔬菜农药定性监测由县农检中心、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成。
其它类别监测由县农检中心根据省市安排具体部署。
七、监测时间安排
1. 蔬菜农药定性监测:2014年1-4月监测数据集中报送至县农检中心,2014年5月起,实行月检月报制,当月25日前报送结果至县农检中心;
2.重点时段农产品监督抽检:主要在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期间开展;
3.“三品一标”农产品抽检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主要安排在6、10月开展,具体时间根据省市要求。
八、监测总结材料要求
总结材料应有以下内容:监测结果、监测样品基本情况(包括监测农产品、样品数量、检测项目,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名称等)、当地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总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策措施建议。
九、注意事项
1、监测工作应当保证科学性、代表性和真实性。
2、各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照抽样方法和检测方法,强化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标准溶液,统一判定原则,如果本单位没有确认条件,可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确认。
3、监测期间,县农检中心将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进行检测能力验证、考核以及不合格产品的抽查复测。
4、未经县农委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引用和公布监测结果。
5、各有关单位应按本方案规定做好抽检工作,按时按规定报送监测报告。
灌南县2014年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农委要求,总结历史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农产品种植环节,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者种植行为,切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一年的整治,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端掉假劣农资制售黑窝点、高毒农药违禁销售使用等行为,以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震慑。
三、整治任务
(一)蔬菜水果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整治
1、具体目标。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平稳,高毒农药管理和农民农药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违规添加高毒农药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2、整治重点。重点区域:获证”三品”基地。重点产品:白菜类、绿叶类、豆类、葱蒜类蔬菜,突出豇豆、菜豆、芹菜、韭菜、菜心、普通白菜等蔬菜;葡萄等水果。重点农药: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
3、主要措施。一是强化高毒农药管理。继续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制度,完善农药生产经营管理备案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1586号公告规定。进一步探索农药政府补贴“零差价”销售和集中配送体系。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农药生产经营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禁用农药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组织交叉检查,核查已撤销登记的高毒农药企业停产情况。组织开展高毒农药市场检查活动和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查处非法添加禁用高毒农药成分的行为。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生产者科学用药,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和安全用药规范,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使用低毒和生物农药,提高蔬菜水果质量安全水平。
(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1、具体目标。努力确保不发生因禁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进一步减少,农资生产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重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和反馈率达到100%,上级督办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数继续下降,农资打假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农民群众对农资市场秩序的满意度和购买农资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整治重点。重点时节:春耕、秋播等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重点品种:关系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单位: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乡村流动商贩;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流动加工点、分装点等黑窝点。重点区域:主要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地区,小规模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聚集地区,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区,区域交界处假劣农资游商游贩活动活跃区域,农资问题突出、反复发生、群众投诉强烈、市场秩序混乱、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的地区。
3、主要措施。一是加大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控。严格许可条件和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禁降低标准。会同有关单位开展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清查,进一步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督促农资生产企业单位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资市场和农资物流配送环节的监控检查,加大对乡村流动农资商贩或以送科技下乡等名义销售农资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重点农资抽检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和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对抽检不合格农资产品及时组织查处并追溯制假售假源头。强化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告审批、撤销、注销、吊销等有关信息。二是加强案件查处,严查违法行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度拓展案源渠道,确定排查重点,认真分析排查,提高农资打假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突破一批大要案件。健全案件办理机制,切实加强区域间和单位间案情通报和移送工作。县农委将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联合挂牌督办,必要时会同有关单位成立专案组查办。对大要案的办理机构和办案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三是突出堵疏结合,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进一步加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力度,重点围绕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新型农资流通体系、放心农资店等方面开展。加快建设农业执法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电子化、系统化和集成化,推动农资监管向精细化转变。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模式,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因地制宜,完善标准,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资经营示范店培育规范工作,特别是乡镇和村级“放心农资店”建设。加大对示范店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增强示范店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四是推进诚信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优质服务承诺等制度,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鼓励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开展农资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完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的分类、分级、分等监管模式,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抓紧做好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印制发放和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摸底建档工作,确保在7月底前每一个注册登记的农资经营门店都使用上格式档案,实现农业投入品经营责任可追溯管理。五是完善应急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健全农资突发事件和假劣农资引发农业生产事故的应急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有效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农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及时监测、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迅速核实相关情况,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明确处置措施,把突发事件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行政调解机制,依法开展农业行政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县农委的统一部署,做到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人直接抓。要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县里将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督查考核,适时排出督导组,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案件现场指导、督查督办,各单位也要加强督查检查,切实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专项整治活动工作经费,尤其是加大各类监测经费及案件查处工作经费的投入。
(二)细化方案,明确进度。各项整治活动牵头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提升水平。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要在巩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重点,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整治,重点治乱;要找准问题一直尚未解决的症结所在,从根本上、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的范围广、因素多,各单位在完成本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的同时,要认真排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和“潜规则”,一并予以整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四)强化协调,加强沟通。各单位要加强系统内的配合,强化与外单位的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单位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报送整治活动信息。从2014年5月开始,每月3日前要向我委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相关统计表格(详见附表1-2),报送材料要有工作情况和量化指标,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效。遇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科学用药。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依法经营意识。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内容和农产品安全消费等相关知识,适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表:1.XX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情况统计表(当月统
计)
2.1-X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情况统计表(累计情
况)
附件2-1:
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情况统计表(当月情况)
|
单位: (加盖公章) |
填表时间:2014年 月 日 |
|||||||||||||||||||||||||
|
专项行动 |
检查 生产 经营 企业(家) |
出动 执法 人员 (人次) |
查处案件情况 |
取缔 无证 照企 业 (家) |
吊销 证照 企业 (家) |
整治 重点 区域 (个) |
宣 传 |
指导培训 |
监测情况 |
不合格 产品处置 |
||||||||||||||||
|
查处具体情况 |
5万元 以上大案 |
发放 材料 (份) |
媒体 宣传 (次) |
场次 |
人次 |
监测 场所(个) |
出动 人次 |
抽样数量 |
合格数量 |
合格 率 (%) |
退市 (公斤) |
销毁 (公斤) |
|
|||||||||||||
|
查处 问题 (起) |
涉及 金额 (万元) |
责令 整改 (起) |
立案 查处 (起) |
移送 司法 机关 (起) |
逮捕 人员 (人) |
查处 案件 (起) |
涉及 金额 (万元) |
|
||||||||||||||||||
|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假劣农资问题专项治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2:
1- 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情况统计表(累计情况)
|
单位: (加盖公章) |
填表时间:2014年 月 日 |
|||||||||||||||||||||||||
|
专项行动 |
检查 生产 经营 企业(家) |
出动 执法 人员 (人次) |
查处案件情况 |
取缔 无证 照企 业 (家) |
吊销 证照 企业 (家) |
整治 重点 区域 (个) |
宣 传 |
指导培训 |
监测情况 |
不合格 产品处置 |
||||||||||||||||
|
查处具体情况 |
5万元 以上大案 |
发放 材料 (份) |
媒体 宣传 (次) |
场次 |
人次 |
监测 场所(个) |
出动 人次 |
抽样数量 |
合格数量 |
合格 率 (%) |
退市 (公斤) |
销毁 (公斤) |
|
|||||||||||||
|
查处 问题 (起) |
涉及 金额 (万元) |
责令 整改 (起) |
立案 查处 (起) |
移送 司法 机关 (起) |
逮捕 人员 (人) |
查处 案件 (起) |
涉及 金额 (万元) |
|
||||||||||||||||||
|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假劣农资问题专项治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