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 引 号: 014309295/2008-00001 信息分类: 其他,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报告
发布机构: 灌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08-03-23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关于灌南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二)
关于灌南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7年12月27日
在灌南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贺亚飞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全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灌南”的总体要求和“六加一”的奋斗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克服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和社会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亿元,可比价增长18%,增速创近5年来历史新高。
——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129.8%,占预算的150.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9亿元,增长67.7%,占预算的12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增长58.5%,完成计划的120%。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增长17%,完成计划的100.5%。
    ——直接利用外资完成1.2亿美元,增长199.6%,完成计划的120%;自营出口3000万美元,增长36.2%,完成计划的109.1%。
    ——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14.4%,比上年增加542元,完成年度计划。
    ——城镇登记失业率3.5%,达到年度控制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4.8‰,达到年度控制目标。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实力增强,效益改善,产业提升,民生进步,社会祥和。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2亿元,可比价增长18%,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5%以上,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显著增强。财政收入连续五年上台阶,达到12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五年超过两位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人民致富的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攀升到苏北中游,发展潜力初步显现,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评比中,排名由2006年的第22位提升到18位,我县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二)坚持以灌河开发为重点,临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今年以来,加快灌河开发已成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化工园区、船舶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再生资源加工区、大工业区和堆沟港新城、长茂新区“5+2”的布局模块,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灌河沿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火热场面。船舶、物流园建设快速启动。完成长茂物流园、船舶工业园等地块拆迁3000多户,释放土地资源5000多亩,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的落户和推进。新港大道、滨河大道、高压线路、热电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投资3.5亿元的恒成船业已投产,投资8.5亿元的红旗船业、投资20亿元的江胜造船、投资15亿元的万联物流等15个超亿元项目快速实施。
(三)坚持以优化结构为核心,工业突破之势初步形成。
 按照 工业强县总体要求,通过加大园区建设、项目建设、节能降耗和扭亏增盈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大力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高效运行态势,质量效益型工业架构初步显现。全县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65.5亿元,可比增长33.7%;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5.5 %;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26%,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8%,占GDP比重由上年的 32.7%上升到37.6%。特色产业继续壮大。五大产业集聚效应迅速放大,化工医药、船舶物流、冶金机械、板材家具、酿酒食品为主导的五大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五大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80%。工业发展后劲继续增强。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0项,完成工业投资70亿元,增长63.9%。
(四)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农村经济稳步持续发展。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讲求实效”的原则,迅速启动21个中心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预计2007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14.4%。农业项目日益增多。先后启动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园、聚福生态博览园、林业科技示范园和幸福林海休闲观光区四大农业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称号。示范村建设强力推进。全县45个部门与21个示范村结队挂钩帮扶,22名机关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投入6500万元用于示范村建设;建成“一池三改”3600户,河塘整治170万方;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健康、文化建设等工程,荣获“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称号。
(五)坚持以招商选资为抓手,外向型经济成效斐然。
围绕灌河开发和做大做强五大产业,继续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境外招商,突出联合开发、区域推进,组建招商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招商活动90余批次,取得了新的突破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2亿美元,完成计划的120%,同比增长 199.5%,实现地方自营出口额3000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09.1%,同比增长36.2%。全年共新增项目210个,其中超1000万元以上项目75个;超5000万元项目达45个,占项目总数的21.4%,先后引进和实施了投资30亿元的宏冠船业、投资20亿元的永安船业、投资15亿元的万联物流、投资15亿元的兴鑫特钢等6个超10亿项目。项目关联度显著增强。在实施的321个项目中,其中化工类项目134个,不锈钢制造及相关产业项目52个,船舶物流项目23个、木材加工项目6个,酿酒食品11个,符合我县五大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占80%以上。
(六)坚持以和谐发展为宗旨,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全县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改制企业8家,700多名职工身份得到置换。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项,获得国家级立项的项目2项、省级项目8项、县级项目立项21项。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灌南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先后晋星或跨入省市名校之列;教育中心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骨干专业验收。医疗卫生事业提速迈进。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疫情信息网络四大体系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病种付费试点经验全省交流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9%以上,农村改水、农村改厕、卫生制度改革等项工作位居全市前列。文化事业异彩纷呈,“五张文化名片”继续大放异彩,王咏梅、胥力浦分别在京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作品演唱会和个人画展,歌曲《祖国在我心中》获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计划生育先进县成果得到巩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以内。全县有线电视用户突破10万户,入户率达54%。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荣获“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县”称号。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全市率先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和社会救助城乡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500人,开发就业岗位8000个。全年累计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达12.27万人。
总体来看,2007年我县经济发展比预期好,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我县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的因素占较大比重,在国家逐步减少投资的情况下,我县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项目建设融资渠道狭窄,重点项目建设进程缓慢;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二、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县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200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灌南”为主线,大力实施灌河开发、产业提升、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构建五大战略,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年度计划安排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一是既要看到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咄咄逼人的态势,加速追赶,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准确把握明年的形势,特别要充分估计宏观调控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的形势下我县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二是既体现加快发展的要求又要体现现实发展的可能,要与“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小康目标相衔接,特别要考虑到县人代会上通过的各项发展目标是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确保完成。
三是既要做到各项指标间的衔接平衡,又要突出重点指标的安排力度,确保经济总体增长目标的实现,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2008年主要预期性指标初步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28%;第三产业增长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31%;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亿元,增长52.8%;
——自营出口总额3500万美元,增长17%;
——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25%;
——引进内联资金到位80亿元,增长14%;
——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增长17%;
2008年主要约束性指标初步安排如下:
——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0%;
——户籍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三、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围绕载体建设,突出项目投入,进一步推动灌河半岛经济圈开发进程。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确保全年实现工业投入100亿元。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实施重特大项目重点服务制、重大项目挂钩负责制、重大项目集中督办制;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重点抓好金昌特钢、宏冠船业、光鼎电子等投资超亿元在建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快项目推进速度,确保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0个。二是继续强化园区建设。围绕园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园区各项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配套。经济开发区要加快热电厂、污水处理厂、不锈钢专业市场等重大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化工园区要充分利用与新加坡三达膜集团共建“中新化工环保城”的良好契机,坚持环保优先,提高发展门槛,打造沿海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环保示范园。船舶工业园要在完善配套的基础上,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国家级船舶制造园区。三是深入推进半岛开发。进一步联合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围绕“5加2”总体产业布局,加大临港项目引进和实施力度,不断做大临港产业规模,提升临港产业层次,彰显临港产业特色。
    (二)围绕规模扩张,突出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大优势产业培育力度,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化工医药、船舶物流、冶金机械、板材家具、酿酒食品五大产业。确保五大产业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超过90%。 要密切关注国家近期以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宏观政策取向,加强高耗能企业节能改造,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试点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二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灌河开发为契机,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推进港口码头建设,明年确保现代物流园区建成使用,实现年吞吐量2万标箱和800万吨散货。加快旅游景区的开发,建成引羊寺,完善幸福林海、海西公园配套设施,完成五龙口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景区开发上考虑产品的文化含量、趣味性、参与性和吸引力相结合,逐步形成农家乐、红色经典、工业观光、生态休闲、文化展示等多种元素相互支撑的、不同季节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相结合的旅游产业格局。三是大力抓好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和激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推进力度,加大科技投入,以航天育种蔬菜和百花园等为重点,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东部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园。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与广大农户建立紧密联合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销售前移,力争浅水藕、淮山药、红辣椒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订单种植比例达到60%以上。  
    (三)围绕城乡统筹,突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塑造城市崭新形象。       
一是全力打造现代农村新形象。“城市化示范镇”“城镇建设先进乡镇”、省市级“康居示范村”为创建抓手,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围绕“道路通达、沟塘整治、建筑美化、环境整洁、产业培育、服务配套、休闲广场、组织建设”八大工程,扎实开展第二批20个示范村建设。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实施“五化工程”,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重点推进老村改造、改建、老房翻建、清理“三大堆”(土堆、粪堆、柴草堆)工作,继续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确保完成2500户“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农村卫生改厕完成8000座,完成二次改水5万人。二是着力塑造城市发展新格局。围绕“新兴工业城市、知名水绿城市、和谐文明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并重,坚持城市扩张和品位提升同步,全面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老城区主要是进一步拓展空间、降低密度、提高品位、提升形象;新城区进一步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打造气势、集聚人气,着力完善商住、教育、文化等功能,精心打造新区商务中心。加快推进世纪华城、新天地商业广场、南方家园等核心商业区建设,香树湾、御龙庭、锦秀丽都等精致小区建设。重点抓好人民西路改造、南六塘河桥头公园、扬州路风光带、泰州路绿化长廊、周口河风光带、盐河西岸景观带等六项绿化景观工程。重点实施新港大道、滨河大道、盐灌船闸等工程。继续加快县城和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形成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乡村公路为补充的“八纵六横一环”的现代化交通格局。
    (四)围绕改革开放,突出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把招商引资的目光瞄向龙头型企业,以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步伐,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确保全年新签约总投资超500万美元项目20个,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完成1.5亿元。二是注重招商选资。适度提高招商门槛,控制引进投资强度小、产出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加强招商引资质量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占用土地少、发展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船舶修造等产业。三是推进各项改革。要按照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要求,认清改革形势,认真研究改革思路与方案,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跟踪检查和改革方案间的衔接协调,督促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点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突出富民优先,进一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 大力深化新一轮平安灌南建设。把平安灌南建设、法治灌南建设纳入党政综合考核,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深入组织开展大调解、大防控、基层基础“三大建设”,紧紧抓住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学法用法三个重点,大力推进阳光行政、执法为民。要把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纳入县乡年度财政预算,装备经费与年度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实现全县政法部门及基层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调处中心等装备设备有所改善,确保实现平安灌南建设“六连冠”, 全力争创法治江苏合格县,确保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社会长治久安。二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建立完善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逐步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收入。放宽政策,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支持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的比重。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全县城镇单位新增就业10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积极落实弱势群体救助制度,着力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全民医保覆盖面。四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统筹教育发展,积极开展“教育现代化达标校”和“教育现代化达标乡镇”创建活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全年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加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改造,大力推广“农家书屋”工程,全年新建农家书屋20个;扎实开展文化“三送”和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放大“五张名片”效应,着力培养文艺创作及表演名人名家。大力促扎实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完善灾害性天气公共服务系统,抓好防震减灾工作,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五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加大企业清洁生产推广和节能降耗力度;落实环保优先的方针,以结构调整的方法积极保护环境,实施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开展城乡绿化建设,努力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抓好土地资源、湿地资源、淡水资源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可持续利用资源保障体系。
 
 
 
 
 
 
灌南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完成情况及2008年主要指标计划表
 
   
单位
2007年
2008年
全年预计
士%
计划
士%
1、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可比)
亿元
62
18
 
20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15
6
 
6
第二产业
亿元
28.7
25
 
27
其中:工业
亿元
23.3
26
 
28
第三产业
亿元
18.3
17
 
17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84
58.5
110
31
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0
63.9
100
43
3、财政总收入
亿元
12
129.8
18
5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4.39
67.7
6.7
52.8
4、自营出口
万美元
3000
36.2
3500
17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2
199.6
1.5
25
引进内联资金到位
亿元
70
68.7
80
14
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0.85
-4.4
0.82
-4.0
6、农民人均纯收入
4300
14.4
5000
16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1.3
17
25
17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4.0
 
3.0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
98.9
 
95以上
 
10、人口自然增长率
4.8
 
5.5
 
10、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4.5
 
11、城镇化率
%
32.8
 
38
 
14、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
89.5
 
90
 
15、生活污水处理率
%
70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