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391/2011-00006 信息分类: 其他, 其他,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文日期: 2011-12-27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灌南县规划局工作总结(原灌南县规划局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1灌南县规划局工作总结
 
2010至201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总结巩固“十一五”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水绿灌南、和谐灌南”的目标,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突出超前规划、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环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开展了城乡规划工作,为构建宜居灌南提供科学依据。
一、提高城乡规划编制层次,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我们针对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提升的迫切需要,加强了各类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注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一是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县城总体规划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引导城市建设,在城乡规划方面,我们本着突出整体性、科学性、前瞻性和特色性的原则,2011年2月,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县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了“一心一轴、五脉五区”的总体布局结构体系,打破原有一城三区发展模式。
二是完成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完成4.5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县城西北和东北片区共1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是完成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2010年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人民路城市设计》;委托连云港市城乡规划院编制完成《沂河路城市设计》。在已经修编的总体规划确定的框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增加城市厚度,2011年8月份,我们委托深圳汤威尔规划设计院编制了9平方公里的《高新产业区城市设计》,主要以空间、景观和人文价值为核心,弥补城市新区公共设施功能缺乏,重新建立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类型,形成城市综合体,使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同时,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就新张公路(新港大道-五龙口)现状、建筑、环境脏、乱、差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改造,将其与五龙口景观呼应,与二郎神遗迹公园中建筑协调,拟改造为仿古一条街,科学引导建筑形式与风格,为旅游发展增加丰富的景观与商业氛围。
四是完成概念性规划及其他规划。2010年完成《五龙口片区概念性规划》、《五龙口项目策划》、《天湖景区详细规划》、《二郎神遗址公园规划》、《体育公园规划方案》、《城区“一环两脉”水系景观规划》。
五是协助编制给排水、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召开项目推进会并主动联系18家相关部门,协助其进行前期资料的收集。目前已经完成《抗震防灾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燃气规划》。
六是协助完成重点乡镇总体规划的修编。近两年来,我县对部分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初步完成了堆沟港镇总体规划编制、百禄镇和张店镇总体规划修编,目前正在进行成果完善,争取年内报批,汤沟镇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已经初步论证,将在2011年12月底参加由省建设厅组织的评审。同时2010年完成宁连路沿线两侧李集乡朱圩村、孟兴庄镇郑庄村、头庄村3个村庄的整治规划,并派2名技术人员在宁连路整治指挥部做好技术服务工作;2011年努力做好全县重点工程规划服务工作,上半年完成了新港大道、沿海铁路以及盐河整治拆迁安置,二圩、小海、合兴、腰庄等12个拆迁安置小区规划。
二、加强管理机制建设,严格实行“阳光规划”。
一是科学调整机构设置。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及更好的与市规划局做好工作上的对接,今年我们将内部股室和人员进行了调整。新成立了用地规划股、综合规划股、村镇规划股、政策法规股、市政规划股、总工办、办公室,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各股室的职能。今年以来,我局针对所有申报项目均要求各责任股室自申报受理之日起严格按照优化后的审批流程,同时加强各审批环节之间的监督,并突出各阶段的专业要求,做到专人负责、办理及时,不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从源头上避免违规审批现象的发生。
二是推行“阳光规划”。我们严格实行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审查和公示程序。审查指:一是初审,对所有的报建项目先由规划局业务股室初审,再交分管局长、局长审查,彻底杜绝了个人说了算。二是专家组审查,对重大的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先由规划局初审,再组织专家组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论证评审。对特别重大项目和经专家组审定的项目,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以此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失误。完成黄浦.银都城、润天都汇、国城华府等共44个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审查工作,并组织召开方案评审会。公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政府网站、城市规划展示厅和城市重要地段设置规划公示栏,及时将最新的规划信息向市民公示,特别是对城市重要节点和重点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审批前公示,征求市民意见。其次是项目现场公示。各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在建筑工地的醒目位置公示其批准的规划方案、红线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以确保项目按照审批的规划方案实施。
三是创新决策机制。我局提出了要求加强我县城乡规划管理,保障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规范有序地实施城乡规划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灌南县城乡规划管理规定》,积极抓好县城规划管理,严格规划审批程序,确保了城市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合理、合规性,促进了城市建设。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县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加快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我县出台了《灌南县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我县于2008年底完成了村庄规划的全覆盖,全县行政村236个,现状自然村庄1397个。由于半岛园区的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原因,村庄规划点进一步被合并,为此,今年3月完成了对村庄规划点的二次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全县保留558个村庄居民点,为我县规范民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审批依据。
四是依法审批项目。为了保障规划实施,我局严格实行规划许可证管理制度,依法办理规划选址、规划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及核发“一书三证”。为了让申请建房的开发单位和自建房屋的村民更好的了解审批程序,在办理申请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我们还根据法律法规及灌南民房审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村民自建住房办理流程图》、《房地产项目办事流程图》、《规划方案审批流程》并在灌南政府网站及规划局办公地点的醒目位置予以公示。近两年来共核发选址意见书42份,面积220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44份,面积780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79份,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732份,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民房建设选址意见函1900余份。
五是“回头看”原审批方案。我局对已经审核批准的方案对照审核条件进一步核实,查找不足,提高要求。尤其是对日照间距、绿化率、停车位等指标严格要求,提高建设小区的品味和档次。同时积极配合新区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新区环境整治工作;推动泰州路与扬州路北延工程实施进度。配合完成总长1187米、快车道宽24米的泰州路北延工程和总长1073米、快车道宽14米的扬州路北延工程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基础设施工程。完成泰州路110千伏路径,沂河路35千伏路径,李集乡110千伏变电所,北陈集镇、五队乡35千伏变电所选址,完成垃圾处理厂及公厕的选址等各项工作。
六是做好规划展览馆的日常服务工作。为了及时与城市建设成果同步及保证展馆的正常运转,我们投资了8万元及时更换宣传片、相关版面及电脑设备,同时做好规划展览馆的日常接待工作,这两年共接待5400人次,成为投资者及外地来人了解灌南的重要窗口,受到县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规划从业人员的素质。
一是严明内部纪律,强化内部监督。为了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即《规划局考勤制度》、《规划局加班管理制度》、《规划局公章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项目实行各相关股室联合会审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实行首问负责制。同时以住建系统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抓手,提升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是加强对国家、省、市大的方针、政策及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的学习,提高了大家在一些宏观政策、方向上的了解把握。一方面是加强对党的建设、廉政教育的学习,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廉政建设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及观看警示教育片。一方面是认真学习《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帮助我们严把审批关。同时通过订阅国家级省级如《中国建设报》、《城市规划》、《江苏城市规划》等专业期刊报纸,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到最好、最经典的规划案例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习。我们不定期的邀请规划行业的专家来我单位开展讲学堂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市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及到周边市县参观学习取经,将综合培训和专项培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收益匪浅,大大提高了规划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存在问题
这两年来,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开展良好,进展顺利,但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由于专项规划涉及到18个部门,各部门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虽经多次沟通,推进依然有难度。
2、各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编制主体为各乡镇政府,虽经多方交流,但是乡镇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推进缓慢。
3、《江苏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规定,自2010年7月1日后由乡镇审查村民建房申请材料后报规划主管部门,由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在这过程中发现乡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还比较薄弱和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的把握难度比较大。
4、居住小区高层的推广和地下车库的比例还是偏小,推广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