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飘香。
上午10时18分,在灌南县李集乡连镇铁路建设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彩旗飘飘,由中铁十局承建的连镇铁路站前Ⅰ标段工程第一桩暨连镇铁路全线第一桩正式开钻,这标志着全县78万人民梦寐以求的铁路正式开工了,灌南人民家门口坐高铁的夙愿终成现实。
北上南下 千辛万苦争项目
灌南自1958年建县以来,一直以公路交通为主,铁路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跨越发展。家门口坐上火车出行,一直是灌南儿女的多年梦想。连镇铁路项目争取来之不易,铁路走向取道灌南县城的背后,付出了千辛万苦的努力。
连镇铁路从2007年开始前期工作,最初只是连淮铁路,后来与淮安至扬州至镇江铁路合并为连淮扬镇铁路,至今已有八年多时间。在连淮扬镇铁路前期线路方案比选中,周边临县竞争十分激烈,而且人口优势非常明显高于我县,线路走向悬而未定。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落实专门人员,把争取连镇铁路并建站的这一重大项目纳入我县首要工作日程。县人大、政协,在不同的场合向上级反映、建议,争取连镇铁路已经成为“全民意志”。为了这条承载灌南人梦想的铁路,县政府分管领导和铁路办负责同志不辞辛苦,多次南下北上,赴省政府、上海铁路局汇报争取,阐述线路走向经过灌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到铁路总公司、中铁五院协调对接,表达灌南78万人民的意愿和心声;发扬不达目的不罢休精神,频繁在南京与北京之间往返,不断地汇报,不停地衔接。
功夫不负有心人。执著的信念、不懈的努力终有回报:我县铁路项目争取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13年连镇铁路项目可研评审会敲定铁路线走向,将原来待定的铁路线走向方案最终尘埃落定,把原先公路下挖的方案全部调整为高架穿越,铁路线在我县无一下挖,保障了全县道路畅通平顺;将火车站设计方案按我县要求调整落实到位,留足站前广场,扮靓城市窗口,并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城市公交、城市出租、农公客运、长途客运与铁路交通运输的“零换乘”。
高铁梦想 百年夙愿终成真
连镇铁路为连云港至镇江的客运专线,是江苏中部贯通南北的纵向主通道,被喻为江苏高速铁路网的脊梁骨,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设施。连镇铁路途经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涟水县、淮安市、宝应县、高邮市、扬州市、镇江市等县市,全线共设董集、灌云、灌南、涟水、淮安东、宝应、界首镇、高邮、扬州南、大港、丹徒、镇江等12座车站。项目全长约305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50公里,概算总额为456.84亿元,预计2019年全线建成通车。
连镇铁路在我县境内全长约21.54公里,途经张店镇、李集乡、新安镇和县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开发区设车站1座、养护工区1座,并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涉及我县房屋拆迁约350户,拆迁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含开发区学校、企业8家),征收永久性用地约827亩,征用临时用地约567亩。连镇铁路在我县以人民西路为界分两个标段,中铁十局负责北段15公里建设,中铁十六局负责南段6公里建设。
对于灌南来说,连镇铁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是一条梦想路、幸福路和腾飞路。它的建成将彻底结束灌南人在本地不能乘坐火车通行的历史,大大缩短去苏中、苏南地区的时空距离,快速融入南京、上海“一个半小时都市圈”,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我县区位优势,对于打造灌南“高铁经济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连镇铁路也是一条“血脉”,蕴藏着巨大的造氧和输血功能,将为灌南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灌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连镇铁路建设,县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方案评审会、审查会,县人大、政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连镇铁路相关事宜,县铁路办认真按照市铁路办的部署安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铁路如期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8月和11月,县政府分别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高铁站规模和站房外观设计问题,并专门出台2014年第9号和第12号会议纪要。2014年8月,县政府还印发加强连镇铁路工程建筑控制区管理通告,对铁路沿线提前加强违建防控工作。县铁路办于2014年10月组织人员对中铁五院提供的连镇铁路灌南段境内的房屋征收户数及面积进行了初步核实;还提前统筹安排位于经济开发区的灌南华侨高级中学搬迁,该学校现有教职工229人,40个班级2443名学生。因连镇铁路从学校校区通过,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于今年7月底妥善解决了学生入学、教师分流工作。
路地协作 率先打下第一桩
在连镇铁路第一桩施工现场,中铁十局连镇铁路项目部第四分部欧阳林田书记兴高采烈地说:“连镇铁路第一桩的顺利开钻,得益于灌南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也得益于地方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矢志追求卓越、勇争连镇先锋的中铁人,将以首钻为契机,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建成连镇铁路,早日造福沿线人民!”
此次开钻的连镇铁路第一桩临近灌南县306公路,为579#墩5#桩,位于连镇铁路1标段中铁十局四分部,设计里程DK43+824.505处。施工主要采用正循环施工工艺,设计桩径
中铁十局组成精兵强将自
随着第一桩的顺利开钻,铁路梦想即将实现,78万灌河儿女翘首以待的高铁时代正阔步向我们走来,一条钢铁巨龙将架起地方经济社会腾飞的翅膀,助推实现波澜壮阔的“灌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