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014309156/2015-00051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统计,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5-12-07
文号: 关 键 字:
内容概述: 内容摘要:本课题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对比二经普数据,并以多家权威发布和提供的资料为佐证,对灌南县商贸流通业的供需现状、发展态势、行业分布、重点区域发展趋势、行业经营策略等进行分析。课题重点研究当前县域业态的市场状况和行业发展环境,并对优势企业(…

从经普数据看灌南商贸流通业发展

浏览次数:  字体:[ ]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对比二经普数据,并以多家权威发布和提供的资料为佐证,对灌南县商贸流通业的供需现状、发展态势、行业分布、重点区域发展趋势、行业经营策略等进行分析。课题重点研究当前县域业态的市场状况和行业发展环境,并对优势企业(新新业态)经营状况、发展策略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总结灌南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况,预测其发展趋势、投资发展策略以及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应对策略。课题还会对国家相关商业政策进行简述,从而对政策趋向做出合理严谨地研判。

关键词:商贸流通、状况、趋势、策略

 

随着2010年中国经济走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世界经济的低位再平衡中找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据相关权威资料披露,自2010年始,通过近5年的发展,中国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逐步成长为主导力量。近年来,灌南县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率逐年上升,商贸流通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凸显,不仅极大满足消费者需求,也逐渐成为吸纳县域创业、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在感受商贸流通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契机的同时,也看到了商贸流通业直面对惨烈的竞争,各种新型业态蓬勃发展,新平台、新特征不断涌现。所以,及时研究其最新发展,跟踪县域业态发展的轨迹和现状,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将为灌南县商贸流通业单位、政府决策部门准确了解目前县域批发零售业态发展动态、把握市场定位、制定整体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一、三驾马车中消费逐步成长为领头羊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在过去,投资与出口的作用相对突出,现在,强调协调拉动作用,让三驾马车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经济的需求结构悄然生变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在2014年,江苏三大需求的贡献率分别为50.9%47.7%1.4%,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这只是趋势演变的开始,放眼全球,从三大需求占GDP的比重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占比普遍在70%以上,而2014年江苏仅为47.7%,虽然时隔12年占比再次超投资,但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江苏已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占比的差距也揭示出了未来消费成长的空间。回顾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出口主导阶段。2007年前(金融危机前),我国GDP平均增长率10.2%,相对以往增速提升了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贡献率63.9%,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为我们带来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埋下祸根:一是国家收支严重失衡,资产价格上涨加速经济泡沫;二是外汇换来不断贬值的美国债券,使得国民财富不断缩水;三是过渡依赖外需,导致内需和生产力极不平衡,贸易(生产)受制于人,内需难以激发带动。这些祸根则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下逐渐显现,使我们的经济陷入低迷。第二,投资主导阶段。2012年前,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必然需要大幅增加投资,但是将它作为常态经济发展策略,却有较大危害:一是资源过渡开发;二是产业结构失调,产能过剩;三是粗放型经济难以升级,埋下金融危机隐患;四是国进民退,不利于藏富于民,内需收到影响;五是滋生政府部门的腐败。2008-2013年,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始终在50%以上,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三,协调拉动阶段。党的十八大之后,强调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更好发挥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拉动作用。2014年,消费贡献率首次超过了投资的贡献率:一是不再盲目追求GDP增长,将民富放在国强的同样高度,为商贸流通奠定需求基础;二是完善国内消费服务体系,为商贸流通业回归国内市场夯实基础;三是完善国内市场秩序,依法保障商贸流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体见表1

1:我国三驾马车GDP增长的贡献率

 

投资

消费

出口

2009

92.3

52.5

-44.8

2010

54.8

37.3

7.9

2011

54.2

51.6

-5.8

2012

50.4

51.8

-2.2

2013

54.2

48.2

-2.4

2014

48.5

50.2

1.3

二、灌南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推动国内消费、工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作用不断得到发挥,成为各地区近年发展最快、承载平台最具多样性、最具活力、最接地气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商贸流通业不仅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更能够引导生产和消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流通本身并不能增加物质财富,但它能化解社会和产业分工带来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所以,研究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深入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摸清地方发展状况,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基本情况

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13年全县普查登记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企业658个,其中限额以上单位56,产业活动单位6个;限下602,产业活动单位20个,批发业5个,零售业15个;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28个,其中限额以上单位4个;限下24,住宿业15个,餐饮业9个。

(二)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企业56,有从业人员1253人,实现销售收入239511万元(批发额67100万元,零售额172411万元,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7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61102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938万元,资产总计140657万元,应付工资、福利费4220万元。

2、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企业602,有从业人员5021人,实现销售收入2758012万元(批发额1928652万元,零售额829360万元,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9925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990万元,资产总计193171万元,应付工资、福利费17306万元。

3、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4,有从业人员288人,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53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68万元,资产总计12449万元,应付工资、福利费757万元。

4、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24,从业人员258人,营业收入379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797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1万元,资产总计8373万元,应付工资福利费683万元。

2013年,灌南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4819万元,增幅为13.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1163万元,占比为21.3%,增幅为26.2%,比全市的平均增幅高8.6个百分点,全市一区三县排名第一。

(三)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比较

第三次经济普查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单位数658个,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法人单位数462个增加196个。从业人数6274人,比第二次经济普查的4164人增加2110人,增加50.7%

第三次经济普查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数28个,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法人单位数33个减少5个。从业人数546人,比第二次经济普查的696人减少150人,下降21.6%。其原因为企业改制、合并所致。

三、商贸流通业对灌南县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1、数据选取依据

利用全县第二、三次经普数据,用2008-2013年这6年的数据来分析全县商贸流通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经济总量的选取用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商贸流通业产值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采用以下两个指标:

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当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前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当年GDP-前年GDP*100%

商贸流通业拉动经济增长百分比=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GDP增长速度*100%

其中,GDP增长速度=(当年GDP-前年GDP/前年GDP*100%

2:我县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

lnY

GDP增长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值Y(亿元)

lnX

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

商贸流通业拉动经济增长百分比(%

2007

62.53

 

——

21.34

5.52

 

——

——

2008

89.85

4.4981

15.5

26.86

5.11

1.6312

20.2

3.13

2009

107.1

4.6738

15.3

31.97

9.57

2.2586

29.62

4.53

2010

140.08

4.9422

15.4

41.54

6.64

1.8931

29.02

4.47

2011

182.33

5.2058

14

48.18

5.83

1.7630

15.72

2.2

2012

210.47

5.3493

12.6

54.01

7.47

2.0109

20.72

2.61

2013

235.9

5.4634

11.6

61.48

5.52

1.7084

29.37

3.41

2协整分析

以GDP数值为因变量Y,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为自变量X,通过传统的OLS方法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表3:我县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检验概率

变量

协同系数

标准误差

t-检验数值

检验概率

lnX

-0.21

0.83

-0.26

0.81

C

5.42

1.56

3.47

0.03

决定系数

0.02

因变量均值

5.02

修正后决定系数

-0.23

因变量标准差

0.38

回归标准差

0.43

赤池信息准则

1.39

残差平方和

0.73

贝叶斯信息准则

1.32

对数似然函数值

-2.18

F统计量

0.07

D-W检验值

0.32

F统计量概率

0.81

 

由回归结果可得回归方程:Y=-0.21+5.42*X,即当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一个单位时,GDP产值会增加5.42单位。回归的其他结果均通过检验,说明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之间存在显著的促进关系。

以上检验结果看出,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均衡的动态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贡献率以及回归方程来描述,二者始终围绕这个轨迹进行发展。除了商贸流通业可以促进GDP的增加外,两者之间还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四、商贸流通业中热点领域的研究

20151112日,第七个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落下帷幕,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42亿元,无线成交占比68.67%。网络贸易、创意买卖以及仓储物流的奔涌发展态势,对小城镇传统商贸流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在对立融合中寻求生存与发展?通过三经普调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发现县域商贸流通业在逐步改变,迎接挑战的同时,也发现了新的机遇。

(一)传统的商贸流通业龙头企业遭受冲击,积极调整,应对挑战

1、综合超市低价招揽顾客

通过调研县域三大超市(乐天玛特、农工商、乐购),我们发现这类综合零售超市五招低价促销招揽顾客。第一招,农商对接,生鲜蔬果全年特价,总有低于1元的蔬菜长年供应,引进苏淮、双汇品牌肉蛋禽确保品质低价,寻找低价货源确保时令水果比集市便宜,这些使超市保有稳定的客源。第二招,紧跟潮流,发起季节性、节日性特色促销。第三招,扫二维码比价,超市承诺顾客利用手机APP“我查查对部分商品扫码,价格高于网店双倍返还,吸引顾客前来消费。第四招,支付宝扫码支付可享打折、半价、返现、积分等多重优惠。第五招,网上购物低价抢货,超市实体店直接提货。

2、传统批发企业重新定位

从三经普数据看,可以发现限上批发企业销售额已在近年悄然下滑,这正是市场倒逼企业优胜劣汰的结果,4万亿的刺激政策带来了产能过剩,企业错过了依托市场求转型的时机,面对经济政策的巨大变化,县域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只能淘汰出局,这也从普查数据钢铁、煤炭销售企业锐减中窥见一二。但是,只有夕阳行业,没有夕阳企业,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在转型,普查期间有家规上钢铁加工、销售一体的企业老板表示,已经引进新技术,求合作,加投资,增加环保钢、新型钢材料生产,抢占高端钢制品市场,提升原材料使用率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

(二)小微零售商创新利用互联网+”,打开市场,带动升级

1、正餐服务由豪华转向简约

对比了较为冷清的桥东悦来集美食一条街和近年来兴起的桥西乐购、新文化东门饮食集中区域,我们发现以豪华为卖点的悦来集美食街很难吸引理性消费群体,而桥西两条饮食街多面对工薪消费群体,特色小吃、炒菜小而精的路线,不少店家支持网上选座订餐,再利用订餐数据调整菜品,吸引更多顾客,一顿人均消费30-60元,行政单位加班用餐选择这里也符合规定。

2、休闲餐饮服务兴起,带动商贸升级

在二经普时,全县休闲茶饮店只有十几家,到了三经普,纳入登记的已经有近百家了。这些茶饮店装修考究,主题各有不同,风格鲜明,原料地道,品质与大城市30-40/杯的无异,由于房租便宜(2-3/年),价位定在10-20/杯,丰富学生、年轻上班族的休闲生活,提升县城居民的消费档次。多少茶饮店老板参与互联网+”,利用美团APP招揽生意,支持支付宝、微信付账,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完成交易。

3、其他餐饮业提升服务水平

在三经普登记中,原来档次较低的小西湖东美食街经过2013年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装修风格——绿色搭配橙色,让人耳目一新,进驻摊位在推出本地风味小吃的同时,引进大城市最新美味——台湾手抓、可丽饼等,较便宜的摊位费(8000/年)使得小吃好吃不贵,丰富了县城居民休闲生活。同时,规划后的美食街统一管理,择优进驻,保证了食品的安全以及商贸的便利,也方便我们开展登记普查。

五、县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

(一)拉动消费品市场运行因素

1、电商对商贸流通影响持续加深

电商对县城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从一开始对服装、鞋帽零售的冲击,快速扩散到当前商贸流通各个领域,这有利于地方小微商户的发展,方便了地方商品走出去,外界商品的流进来,丰富居民物质文化生活。

数据显示,县域这几年电商发展也很迅猛,截止201511月,我们在淘宝网、1688(阿里巴巴)和美团网这三家电商平台上搜索,灌南县注册的供应商分别为182家、1170家和346家,比2013年末分别增加为135家、110家和125家,不少做到了皇冠级,质与量都有所提升。

2、产业调整倒逼多产业加快转型

近年,国家提出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使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形成可持续的技术改造、创新和应用体系。产业升级,使得大批从事劳动密集型夕阳产业生产的企业面临生存考验,依附这些企业的贸易企业订单量也在萎缩,订单急剧变小、变急、变短成为现在的销售现状。

穷则思变,县域商贸流通逐步依托地方制造,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一些商贸企业紧盯市场,寻求商机的同时,也将市场所需反馈给制造企业,带动制造业定位转型,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同时,商贸与流通相互依存,打造高效保质的一体化平台,不少电器销售企业联合物流、快递公司,共同加强仓储管理,加大乡镇网点设置,拓宽商贸辐射范围,降低营业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二)制约消费品市场运行因素

1、宏观环境与经济周期逆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在一段时期强力拉动经济,随着政策退出,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当前,中央政府积极应对,提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以能耗产业为支柱的灌南县进入较为漫长的产业调整探索阶段;消费市场缺乏热点;房地产发展由快速扩张转入滞销;支柱产业之一---白酒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即使没有中央八项规定,也面临发展趋缓;城镇家庭在家电促销期间,已完成家电升级,耐用家电产品市场增势迅速回落;各类行业的卖方市场在扩张之后,在市场资源配置集中的趋势下,很长时间都将面临残酷地优胜劣汰。

2、地方商贸体系建设尚未健全

由于县城商贸流通业起步较晚,商贸市场体系不健全,现代化程度不高。这种落后一方面体现在城乡之间商贸市场体系分割严重,资源分配不均;一方面县域内部市场和企业之间也缺乏纵向体系。

3、县域商贸流通定位有待完善

这几年宏观政策的改变是的地方政府意识到拉动内需求增长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职能部门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战略、产业规划、政府扶持等方面缺乏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导致工作缺抓手,政策缺引导、行业缺规范。全县综合性、专业性市场辐射小、城乡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一方面无法带动消费结构转型,导致有钱的看不上,想买的没有钱的消费断层现象,导致居民购买力和实际消费水平的不断分化,这种分化使得巨大的潜在市场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充分释放;另一方面阻碍企业对市场的准确定位,不利于行业的升级转型求发展。

4、低收入高物价消费基础缺失

商贸流通业的根基在于人们的消费需求,这些年虽然提出拉动内需促增长,但是居民消费热情始终不高,收入缩减与生活物价上涨是很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灌南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原因有四:第一,近年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生产落后产能的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增长乏力。第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已经多年没有按省政府指导线调整工资及退休金了,有政策却难以执行到位。第三,居民理财意识加强,投资渠道拓宽,分流了居民的即期消费。第四,预期消费缺乏信心,如住房、医疗、教育等,分流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抑制通胀,但随着输入性通胀加剧等因素影响,居民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出现较高上涨。基本生活需求类价格上涨,不仅使居民收入增加的部分被物价上涨支出抵消,而且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六、启示与对策建议

立足于县城实际,以制造业强县,商贸流通业先行为战略出发点,围绕开放融合、产业优化、科技兴贸,笔者从以下五方面提出建议:

1、培育集约化主导产业,构筑商贸流通集聚辐射平台。实施集约化战略,首先以制造业为中心,提升中国制造水平,走精工路线,只有创新消费品,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才能吸引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吸引高端客户,培养低中端客户群。其次加快推进全产业链的构造,政府职能部门提高品质监管,减轻生产、商贸流通领域的税费,商贸流通与制造业高效对接,减少商品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突出主导产业辐射作用。

2、认清实际消费能力,谨慎布局大商圈增加乡镇网点。当前的商贸业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批发高度集中化,全国采购中心高度集中(比如叠石桥家纺),另一个是零售高度分散化(比如社区化模式),这是电商和快节奏生活导致的必然趋势。这种特点使得消费承载力有限的地方商业中心开始走向衰落,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布局开发大商业圈。同时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乡镇商贸流通网点,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城区辐射带头作用,实现城乡商贸互动互惠的发展新局面。

3、抓西瓜更要捡芝麻,扶持龙头更要搞活发展小微经济。商贸发展的活跃性和便利性离不开一个个小经济体,我们应当关注新政下释放出的小经济体利好政策对地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在未来更加宽松的经营环下境,积极扶持县域小经济体将健康快速发展。

4、发挥政府能动作用,加强市场监管和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将权力关在笼子里的同时,更应该承担好市场的监管和服务职责。政府作为宏观政策的指导者,要重视产业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不要过多干预,积极为地方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商品的检查与抽查,严惩违法违规商家,加快法制化约束机制的完善,给百姓提供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5、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用互联网+”重塑商贸流通格局。现代商贸流通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流通水平,加快流通渠道,减少流通成本,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重塑商贸流通格,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建立涵盖培训、研发、交易、结算、物流调度等多功能互联网+”交易平台,为商户提供培训,为有落户意向的商家进行落地咨询;商户应该创新举措,采用多种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客户体验,利用ERPPOS等系统优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