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索引号: 014309826/2016-00006 信息分类: 其他, 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田楼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6-01-04
文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田楼村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田楼村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浏览次数:  字体:[ ]
 

田楼村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田楼村位于灌南县田楼镇老镇区,现有14个村民小组,1280户,4380口人,党员96名,2014年村集体收入15.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2万元。近年来,灌南县田楼镇田楼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5组村民林培玉指着紧靠灌河堤北侧的小广场说:“这儿以前是废弃的老农具厂,破烂不堪,垃圾随处可见,平时很少有人来,现在你看,干干净净的,即使有人想倒垃圾的人也不好意思,环境好了,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在这里跳跳广场舞健健身什么的,都方便。”林培玉说的变化,是村里为方便村民茶余饭后健身锻炼而带来的直接改变。2012年,田楼村党总支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原先的废弃的老农具厂进行改造,新建一个面积达900平方米的健身休闲广场。

在环境整治中,该村党总支从改变居民不良习惯入手,着力改变行为陋习,养成科学、卫生、健康的行为习惯。刚开始,村支两委一班人每天出现在老街道,自己动手起来垃圾,在他们带动和影响下,村民渐渐也有了“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环境是大家”的意识。村党总支部书记孙玉军说,每天工作之余,他都在村内“溜达”,看到纸屑烟头、废塑料袋,就会一个不漏地捡起来,用他的话说,“边溜达边环保,都是举手之劳,村干部带头做起来,群众心里都有数”。遇到随地乱扔的村民,他会赶忙上前捡起来并借机向其宣传环境保洁的好处。此后,许多村民还与孙玉军等村干部一起“溜达”,义务加入到环境保洁队伍中。

该村共有耕地2400多亩。以前,农民种地零零散散、品种单一,辛辛苦苦一年忙到头,每亩地也挣不到千把块钱。农村要想富,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从1998年开始,村里慢慢尝试土地流转,但规模不大。随着国家、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村里土地流转的规模逐年扩大,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村支两委积极鼓励本村村民把土地向种田大户、种植能手集中。目前,村里流转的土地达到1760多亩,占整个村耕地的70%以上。
     通过土地流转,目前,在田楼村设施蔬菜面积有600多亩,常年种植娃娃菜、西兰花、西红柿、西瓜、大椒等,其中娃娃菜、西兰花还直供上海大超市。除去设施蔬菜外,还有800多亩葡萄园以及花卉苗木200多亩。
     今年63岁的9组村民龚育兰,原来家里有几亩地,土地流转后,被栽种上了葡萄,她就常年在葡萄园里打工,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同时每年从村里拿土地流转钱920/亩,收入增加了许多。龚育兰告诉笔者,不但收入增加了,而且自己原来经常腰酸腿脚疼痛,现在天天上班干活不停运动,还能经常和工友们聊聊天,说说开心的新人新事,现在,腰不酸,腿也不疼了,身体非常硬朗,精神也非常好,感觉年轻了许多,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对农民有这么好的政策。
     “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的秸秆禁烧工作,田楼村没有一点点工作压力,已经连续6年没有出现冒烟着火现象了。土地流转的确是件大好事,无论是村集体还是农户收入都增加了许多,村里为群众新办的民生事业都是村里出钱,根本不需要村民负担,每年村集体资金还略有一定的余额。” 党总支部书记孙玉军信心满满地说,

“我们现在住进新小区,无论是舒适条件还是小区环境,哪一点都不比县城差,我们感觉太幸福了!”刚刚入住小区的村民茆小能高兴地对笔者说。

在发展富民产业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该村村支两委一班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契机,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规划新建了统一式样的田楼新型住宅小区,还配套了绿化、道路、路灯、数字电视等基础设施,目前,该村和茆小能一样,已经有63户居民成功入住新居,有力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