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县水利局紧紧围绕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从民生焦点上入手、从关键重点上发力、从特色亮点上突破,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跃升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十二五”时期,我县共计完成5.36亿元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新沂河50年一遇工程、海堤达标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以及通榆河北延、硕项湖应急备用水源等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河道疏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和改造、大中灌区节水改造等农村水利工程全面实施;水政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水利规划体系得以构建和完善,灾害应急应变能力逐步提高,为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十二五”期间连续五年荣获全市水利目标发展一等奖表彰;2012年获得全省水利系统文明标兵单位和全省水资源管理先进集体表彰,中央财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荣获省水利厅“创新荣誉奖”表彰;2013年被省人社厅、省水利厅、省公务员局联合表彰为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被省水利厅表彰为全省水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
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投资1.72亿元,完成2010-2014年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工程建设任务,共获得1000万元中央、省级奖励资金和770万元的无偿奖补项目,连续六年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绩效考评,其中2012年省绩效考评获得全省第二、苏北第一的优异成绩,并代表江苏顺利通过全国重点县项目三年总验收。2015年投资3430万元,打造了北陈集、田楼、堆沟港3镇16个村农田水利示范片区,整治渠道107.97公里;拆建、改造灌溉泵站33座1487千瓦;建设渠系配套建筑物2432座。完成投资1.48亿元,实施公兴河、老六塘河、沂南河、一帆河、唐响河、义泽河6条中小河流治理,进一步沟通全县水系,提升防洪保安能力。投资6218万元,完成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全部规划,共计疏浚县乡河道54条1055万方,整治村庄河塘1326个892万方,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有力地支持新农村建设。完成投资4893万元,实施盐东城区防洪工程、城市防洪提升工程、郑于大沟南延工程、柴米河农用生产桥(大湾桥)等工程,提高城区排水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营造了亲水亲绿的宜居环境。创建省级“水美乡村”9个,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亲水环境,创造“人水和谐”的氛围。完成投资5646万元,推进灌河入海口应急堤防加固工程和灌河堤防险工段处理工程建设,保证我县东北乡镇及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的工业生产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争取中央、省级防汛抗旱经费1022万元,加固维修险工段,抢修涵闸机泵,有效地提高了骨干堤防和涵闸的安全度汛能力,保证排灌设施正常发挥功用,保障全县农村生产生活稳定。
扎实做好防汛防旱工作。重点加强新沂河防洪、灌河防汛、盐西排涝和城区的防洪排涝。制订科学的防洪抢险工作预案,做好物资仓储、调度、运送等工作, 组建抢险队伍,储备块石12600立方米、砂石1200立方米,防浪布14万平方米,木材30立方,编织袋52万条,流动强排机组30台套,以满足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需要。汛前积极做好检查,争取省市资金近300万元用于病险涵闸维修及堤防加固。汛期强化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信息反馈畅通,及时做好防汛防台部署工作,未发生旱情及涝灾,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水政水资源管理再上新台阶。组织开展“水政执法月”和“百湖执法大检查”专项整治活动,有力地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有效遏制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取土、乱占用违法现象。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2015年先后开展亚新钢铁堤防加固、上航局航道灌南基地一期工程等10家企业水资源论证及防洪影响评价工作,全面推进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水资源规划保护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面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北六塘河饮用水源地、硕项湖备用水源地建设通过省级验收。硕项湖水利风景区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今年,主动谋划,推进通榆河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做好省防办调水磋商工作,为田楼水厂的常态供水奔波协调,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安装10.2公里的通榆河防护栏,为我县东北乡镇区域集中供水提供安全保障。积极与省水利厅相关部门协调对接,为硕项湖水厂、田楼水厂办理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工作,为水厂正常供水做好前期准备。做好农村现有小水厂调查摸底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小水厂整合重组工作,为全县区域集中供水做好准备。